对新世纪国产警匪片警察形象塑造的反思
作者:罗雅真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4
        摘要:本文以新世纪以来包括合拍片在内的国产警匪片中的警察形象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警察形象塑造予以深入分析,探寻出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以及变化产生的原因,并对国产警匪片中的警察形象塑造方式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此关照对国产警匪片的思考。
        关键词:国产电影;警匪片;警察形象
        新世纪以来国产警匪片中的警察形象在类型、形象、人物性格刻画等方面都有了很多新的发展,警察形象开始从脸谱化、传奇化、高度正邪化的扁平人物走向多样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圆形人物,警匪片的票房和高质量的影片数量也有所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当下国产警匪片中,深入人心的警察形象屈指可数,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人物的塑造甚至朝着过度娱乐化、荒诞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和好莱坞、香港成熟的警匪片相比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类型片模式,而警匪片中警察形象的塑造对国产警匪片类型化起着重要作用。
        一、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
        类型片的发展模式决定了类型片产业的专业化属性,不仅需要专业的制作流程同时也需要培养专门的受众需要。警匪片中警察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导演、编剧、演员共同完成最后在观众面前呈现,因此他们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物塑造的成败与否。通过分析好莱坞和香港警匪片的制作过程可以看到,警匪片的创作团队相对固定和专门化,甚至出现具有个人风格和品牌效应的导演、编剧和明星。如香港警匪片导演中擅长暴力美学的吴宇森,擅长战和人物内心刻画的杜琪峰和风格写实而残酷的林岭东。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保证了类型片的质量,粉丝效应的出现也带来了高额的票房回报。国产电影也有许多独具个人风格的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但国产警匪片由于商业化时间比较短及题材的限制,导演和影片的品牌效应没有形成。从编剧角度关照,警匪片题材的特殊性需要许多专业知识的补充,如心理学、犯罪学等,对警察的工作性质等也要有深入了解。对比好莱坞警匪片中各类心理犯罪、高科技犯罪的深入挖掘,国产警匪片在这些方面的浅尝辄止说明了编剧在这方面知识的缺失。好莱坞警匪片中哈里森福特、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阿诺·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等影视明星无论是在外形还是在演技上都塑造了深入人心的警察形象,赢得了全球影迷的追捧。而在港产警匪片中也有李修贤、成龙、任达华、刘德华等明星饰演的经典警察形象。国产警匪片明星专门化程度相对较弱,曾经红极一时的警察专业户如尤勇、张嘉译、
李幼斌更多的是活跃在警匪剧中。而新晋饰演警察较多的内地明星段奕宏、吴京、刘烨等塑造的警察形象也未形成庞大的粉丝效应,反而是港产警匪片明星成龙、刘德华、古天乐等人的加入成为国产合拍警匪片的票房保障。英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提出文化产品的意义取决于受众解码因此受众的培养是国产警匪片发展的重要途径。受众的专业化首先体现在培养专业的影视评论上,我国在影视评论方面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活跃一时,在主流媒体上时常出现对影视作品的大讨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影视评论更多的面向大众和新媒体时影评却出现了许多公关类的炒作现象,沦为电影宣传的工具,这一现象不利于受众的选择和影视行业整体的发展。其次,提高受众审美意识对国产警匪片警察形象的塑造也十分关键,在当下以票房论英雄的风气下,许多影片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中朝着同质化、娱乐化甚至荒诞化发展。影视作品中的警察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国家形象和意識形态。过于娱乐化的审美倾向所塑造的警察形象不仅不能弘扬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反而会给观众带来错误的信号,是国产警匪片与好莱坞等地警匪片进一步产生差距。最后受众是需要培养的,舆论媒体以及影评界能够给予他们指导意义,但同时受众也是类型片发展的动力和不断创新的源泉。
       
        二、塑造兼具民族性与普适性的警察形象
        “艺术来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因此从生活实际出发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纵观警匪片的发展历史,其源头的好莱坞警匪片根据黑帮片、侦探片、西部片发展而来这与美国当时社会中黑帮林立、西进运动中产生的各类社会问题息息相关。近年来好莱坞警匪片中更多的是大成本制作,激烈的战、刺激的画面在吸引海内外大批观众的同时,通过英雄人物的塑造宣传着包括资本主义、民主、宗教、家庭等核心的信念和世界警察的美国梦。但是反观国产警匪片,如果只是简单模仿好莱坞模式,在投资的规模和特效的运用上不仅有所差距,而且许多好莱坞大片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在国内没有现实基础。造成水土不服的尴尬的同时也没有对本国的价值观起到弘扬和宣传的作用。因此,从中国实际的国情出发让观众在影片中到民族认同感的人物塑造方式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所以首先国产警匪片必须立足本民族审美中的地域环境塑造警察形象。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不同地缘文化场域的个性特质常常十分明显,很难取舍其中之一代表中华文化,但它们的多元一体、复合共生恰恰就是中华文化最独特、最有价值的特质。例如北京的犯罪片老北京传统文化与其新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文化碰撞。如青藏高原上对信仰的崇尚对比法律鞭长莫及的现状所产生的矛盾等等这些都给国产警匪片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同时也符合全球本土化语境下多元文化交流的态势。其次,塑造国产警匪片警察形象要继承发扬民族审美中的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
文集》中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强调的是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发扬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走上世界的舞台取得全球话语权和普适性。关照警匪片来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中一直有着英雄崇拜的情结,表现为对英雄人物文学化和仪式化膜拜。英雄形象发展到现代更多的成为了社会心理和共同情感的寄托,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革命英雄形象等。新世纪国产警匪片中的警察形象塑造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的典型特点如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等还要展现当代的时代特点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最后,塑造丰满的国产警匪片警察形象需要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和受众审美趋势去塑造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在改革开放之前,国产警匪片中的警察形象塑造主要是为政治服务。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商业化,市场成为类型电影的风向标。警察形象塑造开始从高大全的英雄主义向反英雄彩的平民英雄出发。可以看到更加接地气的警察形象出现在了观众面前,这体现了对受众的迎合和主流价值的回归。就如《神探亨特张》中老张所说的那样我就是警察,每天面对各种负能量,能不烦?还好通过工作可以还人正能量,就只能这样聊以自慰了。
        三、在创新中塑造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警察形象
        警匪片是商业片的一种,因此它不仅是一个艺术品同时也是一个商品,需要在具有艺术价值的同时具有商品价值。新世纪国产警匪片既有具有较高艺术性并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摄影奖肯定的《神探亨特张》却出现票房滑铁卢,叫好不叫座的局面的尴尬情形。也有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同质化、娱乐化严重的2015年三部侦探警匪片的上映。怎样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中到平衡,塑造观众买单且具有艺术价值的警匪片,从警察形象的塑造角度关照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在好的故事情节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警匪片成功的关键。导演金依萌指出现在国内许多不好的影片,大部分失败在剧本上。因为剧本本身就有问题,并没有按照类型片的方式、结构去写,所以就不可能拍出类型片的电影。所以好的故事塑造的人物必须是在符合警匪片的程式下的创新。例如警匪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警匪的两元对立,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取向。如果出现正邪颠倒,好的警察反而被坏人消灭这显然就是不符合警匪片程式和大多数受众的接受心理。其次,类型片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它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受众需求。对照截止2015年来中国本土电影票房排行榜我们可以看喜剧片成为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类型电影。观众对喜剧片的喜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和对和谐美好事物的追求决定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充斥着整个社会,对于笑一笑没烦恼的普遍认可观众可以在喜剧片中释放压力。如喜剧警匪
片《唐人街探案》成功原因其一是互联网+电影的胜利,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全面布局电影产业链,同时在O2O战略下和大数据分析中为电影宣传造势,导演更是借助个人感情话题等在微博上形成热门话题,轮番制造热度。其二是国产警匪片中观众更注重的警察角由塑造过众多喜剧、警匪剧人物的王宝强饰演和小鲜肉刘昊然的搭配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而在剧中分别饰演被冤枉的侦探和考警校落榜的不得志破案高手共同塑造了传统文学中不得志的江湖游侠形象,符合中国传统英雄的审美。其三是当下流行的烧脑推理、悬疑彩、异国风情等元素共同推动了影片的成功。最后在创新中塑造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警察形象确实需要专业的团队和品牌的打造,形成國产警匪片成熟的产业结构。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产警匪片还没有形成现象级的观影趋势,类似于香港银河映像这类具有独特的影片风格和导演风格的电影制作公司也未出现。导演和演员的专业化,影片的品牌树立、周边产品、原声音乐等产业链模式在国产警匪片发展中还有很大空间。随着国产影片的大力发展,警匪片和警察元素的运用是否会成为国产影片的掘金石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郝建著.类型电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0.
        [2]周星、谭政.影视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7.
        [3]彭耀春等.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研究[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43.
        [4]彭耀春.作为国家形象的中国警察影像.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