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知识
1. 世界电影理论的三个里程碑:
(1)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为电影理论史上的首个
里程碑。
(2)以安德烈·巴赞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美学为第二个里程碑。
(3)以克里斯蒂安·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为第三个里程碑。
2.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公开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标志着电影正式诞生。
3.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名为《第
七艺术宣言》的著名理论文章。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门综合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六种艺术元素的“第七艺术”。
4.“视觉暂留原理”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皮特·马克·罗杰特在1824年公布的。
5. 无声电影又称默片,是指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
的电影。
6.“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主要特点有三微:一是“微时”「30-3000秒」放映;二是微周期制作;三是微规模投资。
7. 类型电影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公式化的情节;二是定型化的人物;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影像。主要的类型影片有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
8. 喜剧片是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美国喜剧的奠基人是塞
纳特,其创立的戏剧风格为“启斯东风格”。
9. 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是以美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的影片的统称。1903年,美国人埃德温·鲍特导演了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鲍
特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的电影镜头的分切技术。
10. 公路片通常指电影的叙事发展是以一段旅程为背景,电影的主人
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
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或者与别人的、与自我心灵的交流。
11.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
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
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罗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认为“纪录片之父”和伟大的写实主义者。他的
影片《北方的纳努克》开创了非叙事电影的历史。
12. “真实电影”一词最早是法国电影作者让·鲁什用来指其与埃德加·默瑞合作的影片《夏日纪事》的。该片被认为是首部“真实电影”。
13. “现实主义”一词用于电影,始见于意大利影评人彼得朗吉在《电影》杂志上评论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开始于1945年,持续了11年。
14.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最大的成就在与他的叙述故事的结构方法——悬念的设置。
同时,希区柯克不遗余力地倡导他的“纯电影”概念,如画面、音响、场面调度或蒙太奇来讲述故事,而不用语言,尤其是对白。
主要作品:《后窗》、《深海疑云》、《惊魂记》
15. 特吕弗等人提出,认为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作者政策要求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电影作家的作品—即导演个人的作品。
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
16.运动镜头包括由推、拉、摇、移、跟、升降摄影所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等。
17.(1)拉镜头是指人物的位置不动,摄影机逐渐远离拍摄对象,使人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
(2)移镜头是指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个方向的移动拍摄,可以把行动着的人物和景位交织在一起,它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态感和节奏感。
(3)推镜头是指人物位置不动,镜头从全景或别的景位由远及近向被摄对象推进拍摄,逐渐推成人物近景或特写的镜头,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描写细节、突出主体、刻画人物、制造悬念等。
(4)摇镜头是指摄影机放在固定的位置,摇摄全景或者跟着拍摄对象的移动进行摇摄(跟摇),它常用于介绍环境或突出人物行动的意义和目的。左右摇一般适用于表现浩大的众场面或壮阔的自然美景,上下摇则适用于展示高大建筑的雄伟或悬崖峭壁的险峻。
18.(1)跟镜头又称“跟拍”,是摄像机跟随运动者的被摄对象拍摄的画面。跟镜头可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角在行动中的动作和表情,既能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动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环境的关系,使运动体的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2)升降镜头:上升镜头是指摄影机从平摄慢慢升起,形成俯视拍摄,以显示广阔的空间;
下降镜头则相反。他们大多用于拍摄大场面的场景,能够改变镜头和画面的空间,有助于加强戏剧效果。
19. 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
20. 主观镜头是将镜头当成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中其他人或事物活动的场景,这种镜头最擅长表现影片角的内心感受。
21. 客观镜头指视点不带明显的导演主观彩,也不采用剧中角的观点,对于被拍摄对象的展示完全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其语言功能在于交代和客观叙述。在一般影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客观镜头。
22. 长镜头是指摄影过程中从开机到关机,未间断地拍摄下一个完整的戏段或表演过程的镜头,一般一个镜头超过十秒。长镜头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的。
23. 俯视镜头一般称为鸟瞰镜头,感情彩上可以表现出阴郁、压抑等情绪;
仰视镜头一般称为仰瞻镜头,在感情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景仰的感觉。
24. 正常情况下,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转换频率是同步的,即每秒拍24幅,放映时也是每秒24幅,这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速度。慢镜头,也叫升格镜头。快镜头,也叫降格镜头。
25. 景别是通过视觉所产生的。不同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景别可具体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
26. 远景一般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和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它相当于从较远的距离观看景物和人物,视野宽广,能包容广大的空间,人物较小,背景占主要地位,画面给人以整体感,细部却不甚清晰。
27. 全景画面中包含整个人物形貌,既不像远景那样由于细节过小而不能很好地进行观察,又不会像中近景画面那样不能展示人物全身的形态动作。在叙事、抒情和阐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功能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28. 中景是指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是表演场面的常用镜头,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在包含对话、动作和情绪交流的场景中,利用中景景别可以最有利最兼顾地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景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动作以及动作的目的。表现多人时,可以清晰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9. 近景是指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被摄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近景
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
30. 特写镜头简称“特写”。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部的镜头。特写镜头能细微地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有时也用来突出某一物体细部的特征,揭示特定定义。
31. 新媒体一词是英文“NewMedia”的直接翻译,最早是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提出来的。31VR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32.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电影发明后又在法语中引申为“剪辑”。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蒙太奇在处理时空关时系主要有两种方式:“再现时空”和“再造时空”。时间的蒙太奇可以表现为两种表现形态:延长和省略。
33. 平行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34.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
35. 连续蒙太奇不像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
36. 颠倒蒙太奇,这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的或事件的当前状态,再介绍故事的始末,表现为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它常借助叠印、划变、画外音、旁白等转入倒叙。运用颠倒式蒙太奇,打乱的是事件顺序,但时空关系仍需交代清楚,叙事仍应符合逻辑关系,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以这种方式结构。
37. 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
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表现蒙太奇主要包括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
38. 抒情蒙太奇是一种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
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让·米特里指出:它的本意既是叙述故事,亦是绘声绘的渲染,并且更偏重于后者。最常见,最易被观众感受到的抒情蒙太奇,往往在一段叙事场面之后,恰当地切入象征情绪情感的空镜头。
39. 心理蒙太奇是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这种蒙太奇在剪接技巧上多用交叉穿插等手法,其特点是画面和声音形象的片段性,叙述的不连贯性和节奏的跳跃性,声画形象带有剧中人强烈的主观性。
40.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这种手法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情绪彩。隐喻蒙太奇将巨大的概括力和极度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不过,运用这种手法应当谨慎,隐喻与叙述应有机结合,避免生硬牵强。
41. 对比蒙太奇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即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如景别大小、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
42. 理性蒙太奇: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环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像。这类蒙太奇是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创立,主要包含: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
43. 杂耍蒙太奇:爱森斯坦给杂耍蒙太奇的定义是:杂耍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其间一切元素都是为了促使把导演打算传达给观众的思想灌输到他们的意识中,使观众进入引起这一思想的精神状况或心理状态中,以造成情感的冲击。这种手法在内容上可以随意选择,不受原剧情约束,促使造成最终能说明主题的效果。
44.反射蒙太奇:它不像杂耍蒙太奇那样为表达抽象概念随意生硬地插入与剧情内容毫无相关的象征画面,而是所描述的事物和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同处一个空间,它们互为依存;或是为了与该事件形成对照或是为了确定组接在一起的事物之间的反应,或是为了通过反射联想揭示剧情中包含的类似事件,以此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和意识。
犯罪片
45. 思想蒙太奇这是维尔托夫创造的,方法是利用新闻影片中的文献资料重加编排表达一个思想。这种蒙太奇形式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因为它只表现一系列思想和被理智所激发的情感。观众冷眼旁观,在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