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课文缩写
【篇一:苏州园林课文缩写】
一、对语文新教材“研讨与练习”的分析
----综观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一至六册,其课后“研讨与练习”有明显的特点与规律可循:
----首先,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量少而精,题型类似。就精读课文而言,一般是三道题;略读课文则一般两道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整体感知类、文章写法或语言赏析类、立足课文的拓展延伸类。具体而言,整体感知一般体现为:通过概括或复述课文内容等形式,或设计几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对课文整体内容进行把握。如七年级上《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题“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八年级上《苏州园林》的第一题:“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整篇文章也大致把握了。文章写法或语言赏析主要针对的是文章精华部分,如七年级
上《济南的冬天》《春》的研讨与练习的设计就课文语言特及景物描写方面分别安排了两道题。通过这部分的习题,学生能够把握文章在写作手法与语言运用的独到之处,从而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运用水平;拓展延伸部分内容也非常丰富:有多种形式的片断写作练习,如仿写、缩写、续写、扩写以及改写、写阅读感受与见解、学写诗歌(九年级上《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写信(九年级上《傅雷家书两则》)等;有内容丰富的口语表达交际如讨论、讲故事、辩论等;还有相关文章的对比阅读,延伸阅读;甚至还有对某些尚无定论的学术问题的探究。如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的“研讨与练习” 其中有一题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⑴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⑵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或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
----另外,尽管新课标强调要淡化知识,但是考虑到学生语言学习和运用的需要,在“研讨与练习”中,还适量补充了一些常用汉语知识。如七年级上《春》和《济南的冬天》的”研讨与练习”分别安排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七年级下《安塞腰鼓》一课安排了排比和反复这两种修辞;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课后第三题介绍了对偶的修辞。此外,八年级、九年级上册还分别适当安排了一些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从对上述“研讨与练习”的分析来看,教材的编者有意识地注意到以下一些问题:
(一)、练习与研讨并重,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既是研讨,则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观阅读体验与独到见解,以及与同学老师共同合作探讨获得学习成果。我们发现,其实在很多练习中是没有确切答案的,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只是给了一个思考方向或参考意见而已,最重要的是学生能有自己的见解或感悟。从不少探究性题目的设计可以看出编者特别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及学生个性化地阅读趣味;另外,在完成练习的方式上,也尽量体现出研讨、探究的学习新方式。不少练习或需要与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或需要自己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材料等才能获得结果。
为什么要阅兵(二)、在“研讨与练习”中注重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的提高。
从新教材的“研讨与练习”来看,学生的基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如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对语言的欣赏与感受,对文章的初步鉴赏(包括新教材中比较重视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较阅读来提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每册的古诗文都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大部分都要求背诵默写;现代诗文中的一些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春》还提出了较高的诵读要求),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及其他常见写法)表情
达意、合作学习能力等几乎在每篇课文的“研讨与练习”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的。可以肯定地说,只要系统地、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用好“研讨与练习”,学生的上述能力就能得到反复的训练,并由此而深化成规律性的认识(比如如何概括文章内容,从哪些角度进行文学鉴赏),对语言的直观感受能力也能不断增强,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三)、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首先是内容上,在新教材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有本学科的知识,也有不少跨学科内容,涉及历史、音乐、生物、天文地理等,比如七年级上《郭沫若诗两首》的练习就有要求学生观察夜空的牛郎织女星,查有关天文知识写成短文;其次是方式上,有通过走访相关人员或单位、进图书馆等来实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也有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更有直接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有意识的关注一些社会现象。如八年级下《吆喝》的“研讨与练习”要求学生将自己家乡的吆喝作为一种口头文化遗产来加以收集记录,为抢救工作作点贡献;九年级下《枣儿》的“研讨与练习”则安排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孩子孤独的现象,了解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条件的可以开展一次为孤独者送温暖的活动。应该说,如果真正把这些“练习”落到实处,学生会走进一个广阔而精彩的语文世界,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用语文,那时,焉怕学生不喜语文?
二、对“研讨与练习”的使用建议
----不可否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后“研讨与练习”并未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大多学生也对“研讨与练习”缺少必要的关注,而将更多精力放在自己另外购买的练习资料上,出现本末倒置的做法。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好“研讨与练习”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地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不折不扣地将“研讨与练习”纳入日常备课与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仔细分析该课“研讨与练习”的设计思路,并在教学过程尽量将“研讨与练习”的内容巧妙融合进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课可以以“研讨与练习”来作为展开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其中有些题目可以当作一堂课的切入点甚至是出彩点。由于大多数课后练习设计思路、类型相类似,因此训练时可以有侧重有取舍,灵活处理。有的可以安排学生预习时完成,通过“研讨与练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文章的重点难点等,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能够心中有数;有些可能要有专门的课堂时间来完成;而部分需要充分时间准备的拓展探究题则应该提前安排好,或者给学生留够充足时间。
----其次,宏观地把握好“研讨与练习”,对某些专题进行有系统有层次的训练。譬如,将相关
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就是不少练习都涉及的一块内容。如果能对这块内容进行有系统的落实,那么学生的逻辑思维,思辨能力,文学鉴赏水平都会有实实在在的提高。而不同的练习它所侧重的方面又有所不同。仅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有比较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所产生的效果,如《湖心亭看雪》的练习:“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三峡》的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李白《早发白帝城》),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这着重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极其产生的效果。有从思想内容上进行比较,如《大道之行也》的练习:“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桥之美》的练习则要求学生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说明文来比较差异。有些就专门从写法上来比较,如《中国石拱桥》练习三:“《夜宿卢沟》选段与课文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台阶》的练习三要学生品味《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和《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对写作的好处。还有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进行对比阅读,《信客》练习二:“《背影》的语言朴素平实,《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与这两篇文章相比,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这些有共性又各有侧重的对比阅读训练既可以分化在每篇课文教学中,也可以安排专项练习,系统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思辨能力,文学鉴赏水平等。
再次,将“研讨与练习”与口语交际、写作训练进行整合。这实际是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三个训练系统的整合。新教材的写作、口语交际内容,是分作两个系统编排的。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个系统是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第一个系统就体现在阅读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总的来看,安排了写作训练有十几次,口语交际练习近二十次。这些练习,有些写阅读课文后的心得体会、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对课文内容质疑等。就形式看,口语交际形式有发言、讨论、辩论等;作文形式有改写、仿写、续写、缩写、扩写、摘录等。由此看来,不应把“研讨与练习”当作单一对课文内容的反馈与检测,而应在操作时利用上述各种方式来实现学生口语交际、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些练习题本身就蕴涵了丰富的信息,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教师在使用这些练习题的时候,以点带面,给学生以更加全面的新鲜知识,同时在使用练习的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学生倾诉心灵,表达见解的机会,学生的视野回更广阔,情感会更丰富,思想会更成熟。
【篇二:苏州园林课文缩写】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
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