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偏旁部首解
“手”作意符放在汉字下边,多写作“手”,如“拿”、“拳”等。
“手”作意符放在汉字上边,俗称“看字头儿”,如“看”。手搭凉棚用目远眺。
“手”作意符放在汉字左边,写作“扌”,俗称“提手旁儿”,如“操”、“打”、“扶”等。
又部,“又”象形字。“又”的本意是“右手”,“又”是“右”的本字。《说文》:“又,手也。象形”。
用“又”作意符的字,多以手有关。
如“叔”,左边“尗”音shū,是豆类;右边是手(又)。本意是“用手拾豆”,泛指拾取。后来被借用为“叔伯”的叔。于是在“叔”上加“草”成“菽”,以表原意。
如“報(报)”,左边的“幸”是古代刑具,“卩”跪着的人形,“又”是手。合起来是“逮犯人定罪判刑。”《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如“取”,《周礼》记载:“获者取左耳。”割下左耳计数请功。
“又”作意符放在汉字中部或上部,写作中间一横有右头的“彐”。如“秉”,手里拿着禾谷。引申为拿着,持着。如聿,手里拿着刻刀,后世书写改为毛笔。“聿”泛指笔。
“又”作意符放在汉字下部,如“史(叓)”是手中拿着“册”的形状。上部“中”是“册”。
部,“ ”音zuǒ,象形字。本意是“左手”。因与“右”相反,引申为“违背”。后来在“ ”下加“工”(工具)成“左”,表示拿工具助人,即“佐助”之意。再后来,在“左”的左边加个“单立人儿”成“佐”。用“ ”作意符,多与手有关。
如“灰”,上部“ ”是手,下部是火。可以用手拿的火,就是“灰烬”。
如“友”,是两只手,用手相助叫做“友”。
父部,“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斧。父与男性有关,如田父、渔父。爸、爹、爷。
攴部,攴(攵)音pú,会意字。上部是个器械,下部又(手),表示手持器械击打。“攴”作
意符,与手持器械击打或劳作有关。如“敲”,形声字,右形左声。如敺(驱),拿着鞭子赶牲畜。
“攵”俗称“反文儿旁”,是“攴”的隶变。如“政”,《周礼·夏官·序官》:“使帅其属而掌邦政”注:“政,正也,所以正不正者也。”统治者用暴力施行他们的政治。如“教”,本意就是手持棍棒管教子女。如“败”,本意就是手持器械毁坏贝壳。贝壳在古代作为钱币,视为宝物。
廾部,“廾”音gǒng,,俗称“弄字底儿”。 “廾”为象形字,甲骨文中是左右两手捧东西的形状。用“廾”作意符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
如“弄”,上部的“王”是“玉”,下部是两只手。本意是两只手捧着玉玩赏。
如“戒”,是两只手持戈,戈是古代兵器。“戒”的本意是警惕、戒备。
丛的偏旁部首如“典”,甲骨文写成上部是简册,下部是一双手(廾),是双手捧简册的形状。小篆把下部的“廾”写成“丌(音jī)”,这样“典”就成了把书放在书架上的样子。后来把一横下边的两竖变成了八字底。“典”的本意是“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
寸部,“寸”指事字,小篆上部是手形,在手下加一点,指明“寸口”位置。寸口与手腕约有一寸长。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寸”与“又”字相同,所以古文中“寸”与“又”通用。用“寸”作意符,与手有关。
如“射”,金文左边是弓上有箭,右边是发箭的手(寸)。小篆把“弓上有箭”写成了“身”。
如對(对),左上部是草木丛生貌,左下部是土,右边是手(寸)。本意是:人工培植的草木长得茂盛。草木丛生,多株并立,引申为“相对”、“对着”、“对立”。
聿部,“聿”音yù,为会意字。上部 “彐” 是手,手中拿的是用来刻字的契刀。聿的本意是刻刀。用“聿”作意符表示与笔有关。
如“肄”意为“学习”。学习离不开笔。
如“畫”(畵、画)。上部是“手握着笔”,下部是“田”,合起来意思是:把田地界限用笔画下来作为依据。画的本意是“划分田界”。
如“書”(书)。上部是“手握着笔”,下部是“曰(说)”,合起来意思:用笔来说话。就是书写。
隶部,“隶”音dài,为会意字。上部“彐”是手,手中拿的是一条禽兽的尾巴。“隶”表示捉住意。后来“隶”写成了“逮”。因为捕捉要追赶,所以加了走之儿“辶”。用“隶”作意符,多与捕捉有关。
如“隷”(简化为“隶”),音lì。形声字,右形左声。表示捕获来的俘虏或罪犯。奴隶社会奴隶主把捕获来的俘虏或罪犯当做禽兽看待,可以任意宰杀。“隷”本意是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所有奴隶。“隷”是“奴隶”中“隶”的正字。“隶”为“隷”的简化字。
爪部,爪音zhǎo,象形字。本意是鸟兽脚趾。也是人的指甲和趾甲的通称。用“爪”作意符,多与人或动物的脚爪有关。
如“爬”,形声字。本意为“搔”,瘙痒要用爪。引申为趴在地上向前移动或是攀援。
“爫”俗称“爪字头儿”。是“爪”作意符放在汉字上边的变体。为了书写简便美观。
如“受”,是形声字。上面的“爫”是手掌朝下的一只手,下面的“又”也是一只手(又,手也)。“受”的本意是一方给予一方接受。这在文字学上叫“施受同词”。由于这样用起来不方便,于是后世为了区分,在受的左边加个“扌”写成“授”,表示用手给。“受”与“授”得以区分。
上“爫”下“又”之间的“冖”,本是个“舟”字,作声符。小篆把“舟”简化成“冖”。
如“爲”(为),是会意字。上面的“爫”是一只手。下边是一只头朝左的大象形。一撇“丿”是象鼻。“为”的本意是牵着大象去干活。所以,“干”和“做”是“为”的本意。
如“爭”(争),会意字。上面的“爫”是一只手,下边的“彐”是又(手)的变体。是两只手争夺棍形的东西“丨”。
如“印”,会意字。左部是“爪”字的变体(放在所构成汉字的左边),右部的“卩”是跪着的人形。合起来意思是:用手按压使人跪下。“印”的本意是“按压”。图章是被按的,“印”引申为“图章”。秦朝时皇帝用的图章叫玺,官私用的图章叫印。
如“盥”音guàn,会意字。上部是两只手捧着水,下部“皿”是是水盆。“盥”的本意是洗手。
丮部,“丮”音jǐ,象形字。金文中,是伸着双手蹲踞着的人形。意思是伸着双手做事情。“丮”的本意是“握持”。用“丮”作意符,大都与用手劳动有关。“丮”作意符多讹变写作“丸”。
如“埶”(艺的本字),意思是拿着禾苗去种植。“艺”的本意是“种植”。
如“蓺”音yì,意为种植。
如“艺”,甲骨文写法:右边是伸着双手蹲踞着的人形,左边是颗禾苗。即“秇”。经过金文、小篆和楷化,写作“蓺”。由于后来大量汉字形声化,就在“蓺”的下面加个“云”作声符,这样把原来会意字,变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字了。
厶部,“厶”音sī,会意字,向自己怀里揽物貌。“厶”作意符,多与自私有关。
如“篡”,音cuàn,意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地位或权利。所以用“厶”作意符。
鬥部,“鬥”音dòu,甲骨文中写作两人对打的形状。“鬥”本意为争斗、对打。“鬥”现在简化为“斗”。由“鬦”简化而来。“鬥”与“斗”本义无关。“鬥”作意符多与争斗相关。
如“閙”,会意字,现简化为“闹”。市场上买卖东西,讨价还价,争论不休,所以“閙”字用“鬥”和“市”作意符。引申为嘈杂、热闹。
如“鬮”,音jiū。会意字,现简化为“阄”。至今仍在沿用的“抓阄儿”,只因争执一件事决定不下来。所以用“鬥”和“龜”作意符。“龜”(龟),古人用龟甲占卜,已决定行事。
走部,“走”字在金文中上部是一个甩开两臂迈着大步的人形(楷化时变成了“土”),下部是一只大脚,表示行进。合起来“走”的本意是“跑”。古时跑步叫走,快步走叫趋,不紧不慢地走叫行。用走作意符,大都与行走有关。
如赴,形声字,“走”作意符,“卜”是声符。意为前往。
如趣,两个读音。读cù,同促,表示“催促”,“催人快走”;读qù,意为“趋向”,有引申为“意向”,“兴趣”。
止部,“止”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只脚的形状。“止”的本意是“脚”、“足”。用“止”作意符,大都与脚的动作有关。
如正,会意字。下面的“止”是向前行进的脚;上面的“一”是由一点转变而来,表示向这个目标一直走下去。所以“正”的本意是“不偏不倚”、“正中”、“正直”。
如步,会意字。是上下两只脚,“步”的本意是行走。古人把左右脚各迈出一次叫“步”,只卖出一只脚叫“跬”(kuǐ)。
如歱,形声字,用“止”作意符,“重”声符,音zhǒng,即“脚后跟”。后来“歱”写成了“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