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提醒谈话?(附实例)《中国共产党监督条例》规定:发现领导⼲部有思想、作风、纪律等⽅⾯苗头性、倾向性问
题的,有关党组织负责⼈应当及时对其提醒谈话。提醒谈话既是扼杀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的重要⽅法,更是“敲边⾻”、“打消炎针”的关键⼿段。做好提醒谈话⼯作,必须深⼊理解透、全⾯把握准“提醒谈话”的整体⼯作与“每字”要义。
⼀、提即提前准备,磨好⼑
磨⼑不误砍柴功。只有提前做实调查研究、论证归类、材料准备等⼯作,谈话主体才有“硬⽓⼒”、提醒谈话才有震撼⼒、对谈话对象才有“杀伤⼒”,才能顺利达到谈话的预期⼒。
⼀是问题定性准。通过个别谈话、查阅会议记录和登统计等资料,全⾯弄清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起因、经过、结果、危害;对照法律、纪律、组织规定和上级精神,准问题根源,开出改正“药⽅”,真正把问题搞清楚,把性质定准确。
⼆是交流沟通实。谈话主体要与同级党委(党组)、领导班⼦成员,就问题事实、基本定性等谈话内容沟通交流,⼀⽅⾯征询对提醒谈话的意见建议,另⼀⽅⾯统⼀党委(党组)、领导班⼦对问题定量定性的看法,将其上升为党委(党组)、领导⼦⼀致意见。
三是⽅案计划密。紧贴全⾯从严治党责任需求,合理安排好谈话时间、地点、提醒谈话主体,制订出提醒谈话⽅案,报党委(党组)、领导班⼦主要负责⼈审核同意后,正式告之谈话对象,作好接受提醒谈话准备。
⼆、谈即谈得刚柔,讲⽓场
谈既要体现组织的柔性关爱,更要彰显法纪的刚性约束⼒;既要凸显指⽅向、给出路的“和⽓”,也要“散发”“咬⽿扯袖、红脸出汗”的“辣⽓”,更要“弥漫”可能“扣帽⼦”、“动⼑⼦”、“挪位
⼦”的“煞⽓”,让谈话对象感受到领导关注、组织重视、纪律刚性。
⼀是明确谈话地点。上级党委(党组)、纪委负责⼈同下级党委(党组)负责⼈谈话地点应在谈话主体办公室,也可在单位纪检谈话室。党委(党组)负责⼈与同级班⼦成员、班⼦成员与其分管业务⼯作⼈员谈话地点,应在单位纪检谈话室。
⼆是确定谈话主体。提醒谈话主体⼀般为2~3⼈。1⼈主谈,1⼈副谈,1⼈记录;也可以1⼈主谈,另1⼈副谈兼记录。上级党委(党组)、纪委负责⼈同下级党委(党组)负责⼈谈话,⼀般应安排组织部门副职【分管组织⼈事的(党委)党组成员】或⼲部监督⼯作负责⼈为副谈,也可安排纪检部门副职或党风政风监督⼯作负责⼈为副谈,另1⼈记录。党委(党组)、纪委负责⼈与同级班⼦成员谈话,⼀般应安
排纪委、组织部门副职或纪委党风政风监督⼯作负责⼈、组织部⼲部监督⼯作负责⼈为副谈;领导班⼦成员同分管下属谈话安排纪检或⼈事部门⼯作⼈员作为副谈。
三是规范谈话语⽓。谈话时,主谈、副谈(或纪录⼈)与谈话对象⾯对⾯,特别是主谈要正对谈话对象,谈话主体的座位要稍⾼于谈话对象。整个谈话要体现语重与⼼长的结合,严肃与关爱的统⼀。谈问题、析根源、点危害宜以居⾼临下的态度、教训的⼝吻、痛⼼疾⾸的表情、⼤声谈、严肃地说;谈措施、提要求宜以平等关爱的态度、交⼼教育的⼝吻、信任可亲的表情、中声谈、肯定地说。谈完话,签字画押存档,并⾔明如不悔改,将作为从重或加重处理的依据,进⼀步增加谈话对象的⼼理压⼒。
三、话即话到⼼坎,点准⽳
谈话内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纪为准绳,讲问题实事求是,作评价恰如其分,完整地勾画出问题⾏为过程图、⼼理活动轨迹图,让谈话对象不仅认账领账、⼝服⼼服,更有拔云见⽇的深刻反省、有错必改的⾃觉担当。
⼀是问题要点全。对谈话对象问题要开门见⼭指出是苗头性还是倾向性问题,发⽣了⼏次问题,时间、地点、详细经过、现场⼈员,必要时可以点出见证⼈等,问题⾏为情景再现,让谈话对象⼼服领账。绝不可挂⼀漏万、以偏概全,更不能避重就轻、蜻蜓点⽔,让谈话对象误认为谈话主体没有完全掌握情况,增强防范抵赖⼼理。
怎样磨刀⼆是危害要谈⾜。紧扣当前危害与长远危害,从对谈话对象个⼈成长、家庭幸福、单位名声、社会风⽓等⽅⾯不良后果,特别是把遭别⼈“诟病”、让家⼈担⼼、受纪律处分、承⼼理压
⼒、损单位声誉,甚⾄因法律制裁,失⼈⾝⾃由等危害讲清说透,让谈话对象“眼明⼼亮”,由皱眉低头到胆颤⼼惊,甚⾄冒冷汗。
三是根源要说准。要说清问题根源是⽆知⽽犯⽆⼼之错,还是⽆畏⽽故意为之;是思想放松、⼼理放任、⾏为放纵等内因主导,还是组织监督不位、领导管理不到位、同事提醒不到位等外因主导;是多个“根源”相互叠加、⼀两个根源相互作⽤⽽影响的。既要把谈话对象发⽣问题时“敢做⼼理”沟画出,更是顺藤摸⽠,把更深层次的根源(思想认识、法纪观念、党性修养)说清楚,实现⼀语惊醒“梦中⼈”,⼀⾔拔正“迷茫者”。
四是措施要提对。对谈话对象提提措施要坚持纠偏正向、依据法纪规定、结合⼯作岗位,⽴⾜当前,着眼长远,提出操作性的可⾏性措施。主要有:⽴即改正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或消除问题引发后遗症的补救措施;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党性修养、纯洁端正“三观”的长远措施;继续关注、加强督导促整改的组织措施。
四、醒即醒在⾏动,达⽬标
谈完话只是完成了“上篇⽂章”谈,更须着眼“纠好认识‘误区’、强好⼯作‘软肋’、补好制度‘短板’”等标准,做好“下篇⽂章”醒,形成以谈话促成醒改,以醒改检测谈话的⼯作“闭合回路”,真正达到“醒在认识上,悟在思想⾥、改在⾏动中”的⽬的。
⼀是远观察。着眼“⽴改⽴⾏、边改边⾏”,谈话主体成员从远处、以⾮接触⽅式,以感性认识观察谈话对象践⾏对组织的承诺、对谈话主体所提要求的等改过错、校⽅向的具体⾏动和⾏为表现。主要看⾏动是否迅速有⽆迟缓、态度是否坚决有⽆徘徊、作风是否务实有⽆飘浮等问题,初步评价谈话对象是真改、半改、假改等问题。
⼆是近了解。着眼“掌握思想、了解效果”,谈话主体以听取汇报【⼝头汇报和书⾯汇报(让谈话对象第15天、30天以书⾯形式汇报;习惯养成为21天)】,座谈了解【与谈话对象的同事个别谈话、集体座谈】等近距离接触⽅式,了解谈话对象改正过错的具体⾏动、思想认识、存在问题、下步打算以及单位评价等⽅⾯。同时,既要实事求是与谈话对象交⼼交底,⼜要满怀激情对谈话对象肯定⿎励。
三是深检查。着眼“深⼊了解,终极定论”,谈话主体亲⾃检查或派组检查等⽅式全⾯深⼊了解谈话对象改过错的⾏动与思想、改正过错与挽回影响、单位评价与社会效益等情况,主要通过查阅学习笔记与⼼得体会本、⼯作台账、⼯作登统计与单据、建章⽴制等资料和⾛访众(服务对象)等⽅法,全⾯深⼊了解纠正过错的⾏动⼒度、思想醒悟的认识⾼度、降低危害的措施⼴度、各⽅(众、服务对象、同事)评价的总体深度等,进⾏综合定论,并报告党委(党组)或领导班⼦成员。(
三是深检查。着眼“深⼊了解,终极定论”,谈话主体亲⾃检查或派组检查等⽅式全⾯深⼊了解谈话对象改过错的⾏动与思想、改正过错与挽回影响、单位评价与社会效益等情况,主要通过查阅学习笔记与⼼得体会本、⼯作台账、⼯作登统计与单据、建章⽴制等资料和⾛访众(服务对象)等⽅法,全⾯深⼊了解纠正过错的⾏动⼒度、思想醒悟的认识⾼度、降低危害的措施⼴度、各⽅(众、服务对象、同事)评价的总体深度等,进⾏综合定论,并报告党委(党组)或领导班⼦成员。(来源:公号我们都是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