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师如何对待网络语言
作者:刘  晶
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9期
    刘  晶
    内容摘要:如今网络深入我们的生活,随之产生网络用语。简洁、新奇、幽默的网络语言成为中学生的常用语言。对此种现象,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语文教师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络语言泛滥校园  网络语言的影响  应对网络语言
    去年四月份我到广州参加全省高中语文选修课优秀课例的学习,老师的精彩讲解和学生出的表现让我收获良多。但我发现在课堂上老师特别是学生都喜欢借用网络语言,什么“恶搞”、“杯具”、“雷人”等等,并且这些词语的运用似乎还为课堂带来了轻松的效果。回校之后,我对自己的学生做了相关方面的调查。据了解,学生普遍认为:与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新奇、简洁、幽默,不用网络语言就会显得老土,落伍。这种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网络语言由何而来?它的生命力为什么如此强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对待来势汹汹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成因
    网络的出现使得网络用语迅速流行起来,“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网民们为了快捷、省钱以及一些年轻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等原因,网络用语深受年轻人的热捧。深入到语言发展的历史成因看一看,可以得出结论:网络语言其实还只是某一种社会成员内部的一种语言,正因为它的局部性,它至少目前尚不能成为一种属于社会的、共同的语言。它是一种正在成熟、正在发展的语言现象,能不能真正成熟起来,发展为一种语言,尚待社会这块试金石来检验它。
    二.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的确使中学生的语言素质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随意改变语言的基本组合,随意使用错字、别字、怪字等等做法,冲击着学生的头脑,学生很难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庄重与美感,写字能力差,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说话和作文辞不达意、语句不通等现象很普遍。
    三.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众多语言专家也不再认为网络语言全是垃圾。如果在校园
里一律禁用网络语言,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们应着力教导学生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修炼,帮学生去粗取精,走出网络语言的误区。我们可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接纳它,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研究,分清楚哪些属于语言健康发展和丰富的成果,哪些是不健康成分。学校、家庭应该更多地从正面引导学生,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因为传统的语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1.教学生鉴别网络信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有效地在网上获得有用的信息,教师首先应该教学生在搜索信息之前先确定合理的关键词,然后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进入相应的网站搜集相关的信息。对于一些可用作学习的资源网站,可引导学生进行记录或收藏,以便以后再用或查询。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获取强硬的网络知识,平时多关注、了解各网站的资源,对网络语言进行筛选,分清健康与不健康的语言,正面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并学会判断粗俗、不健康、不合规范的网络用语,不盲目随从网络语言,发扬传统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为中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面临网络语言的冲击的形势下,中学语文教育者应加强语言实践方面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培养其语感,提高语言的判断能力和运用能力。
    2.上好语文课,激发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兴趣。叶圣陶先生早年就说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的只在灌输固有的道德——而竟忘了语文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特有的任务”就是指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修养的主渠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应当强化对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基本的言语、书写能力,还应该逐步提高语言能力的层级。比如,对于文字,不仅限于认识了解,还应该更加注重规范化,更加注重文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对于语言,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口语能力和艺术化表达;对于汉字书写,应该更加重视美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往往过多地侧重于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训练,而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训练。而学生进入社会后,恰恰用得最多的是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从死记硬背、题海战中解放出来,走向全面发展。
    同时,语文不仅是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因此,它是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3.开展丰富的相关活动,认识文字背后的魅力。中国汉字已走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留存下来的使用者众多的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象形文字。汉字的结构,给予人们的是一种稳重,端庄的整体感,这在于汉字的左右、上下都处在相互平衡、相互对立统一的状态中。汉字的构造和形成往往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即我们的祖先在造汉字时把自己的文化心态熔铸到汉字的形状、结构里。这些特质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汉语、汉字的认识,教师可以开设语言文字专题讲座,对一些语言文字相关的内容进行专题讲解。很多时候,学生对一个东西的兴趣和情感来自于对它的认知程度。很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可和亲近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熟悉程度。因此,开设一些专题的讲座是很有效果的。
    从“汉字的演变”中,我们知道了古汉字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今天的汉字。如“美”字,不少人以为它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因为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甲骨文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在古代两个字都是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鲁迅先生也曾经把“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也就是此意。可见,一个字能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数千年前我们祖先的智慧,而且这种智慧一直传承到今天。此外,还可以就“汉字与民俗”、“汉字与生肖”、“汉字与绘画”、“汉字的构造”等内容,都可以开设专题讲座。  4.深入持久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通过诵读亲近、熟悉经典,理解、热爱经典,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修养和人文素质,进而把握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语言文化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应该大力提倡,积极推进。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关键在于怎样读。我以为,有些传统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略读和精读应该并举,不可偏废。略读求其广,精读求其深。一般人欠缺的是精读。韩愈《进学解》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也是这个意思。特别是优美的短篇诗文,不宜匆忙读过,而要从容涵泳,含在嘴里慢慢咀嚼玩味,要品出味道来。有些一时不懂、懂不透的,也可以先
文明用语有哪些词语囫囵吞枣地背诵下来,像牛吃草似的,以后慢慢反刍。可能有一天你会豁然开朗,真正领会到其中蕴藏的深层含义或艺术上的高妙之处。读经典作品,还需要有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可以生发出自己独特的体会,不一定和作者的意愿相符。如果精读熟读的作品积累比较多了,自己写文章时就不必机械地模仿别人的写法,搬用别人的辞藻,而自然会有佳词妙句络绎奔集到笔下。可见,对于经典的反复诵读是理解、欣赏、感悟语言之美的重要方法。
    经典诵读现在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开展了,学校应该将这种有益形式认真实施,广泛地、深入持久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真正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砥砺心志,受到优秀文化传统的滋养。经典诵读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大的活动和表演类的形式,应该在每天的晨读、课堂教学等各种场合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活动真正起到实效。  5.通过课本剧、辩论、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当代语言学的研究与语言学习的相互作用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模仿的过程,也是模仿和创造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学生需要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和丰富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锤炼语言、用活语言、发展语言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具体有课本剧、辩论、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形式。比如课本剧的表演,它是对课本语言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一方面,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的课本教学使书本语言烂读于心,另一方面,学生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语言,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丰富。
    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特殊岗位上,想方设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让每一个青年学生有着儒雅的言语,进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不懈努^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更何况我们的传统语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相信在社会、学校等各方的努力下,大力弘扬传统语言,对网络用语因势利导,一定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语言。
    刘晶,广东清远市清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