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 XUN 财讯
宝相花是一种立足与中华文化的图案设计程式,是自然美与理想美完美结合的装饰典范。宝相花是莲花中国化的产物,至唐朝,佛教的发展使得莲花纹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莲花本土化和世俗化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宝相花艺术符号。
宝相花纹佛教本土文化
花的寓意宝相花纹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宝之 一,又称“宝相花”“宝花花”。宝相花 纹是将自然界花卉的花头作变形的艺术 处理,使之趋于图案化、程式化。花纹 主要形式为两种:一种为平面团形,以8 片平展的莲瓣构成花头,莲瓣尖端呈五 曲形,各瓣内又填饰三曲小莲瓣,花心 由8个小圆珠和8瓣小花组成。另一种 是立面层叠形,以层层绽开的半侧面勾 莲瓣构成。
宝相花纹的发展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华时代之 一,在其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 及对外交流的背景下,宝相花茂叶盛,具有丰满、肥硕、大气的唐韵。宝相花 花瓣结构非常清晰,在结构上,①四瓣 花的造型,四出的十字结构。②多瓣或 团花的造型。唐初期宝相花纹的花瓣是 由莲花母体花瓣与其他纹样结合演变而 成。
纹样是以“十”字为基准,用四方 连续的形式进行45°旋转变形为“米”字8瓣,10瓣,12瓣,14瓣。
盛唐贞观年间,宝相花纹样也同样 反映出融合、创新的状况。高宗武则天 时期艺术风格产生了转变,其时豪迈浪 漫,追求意韵的观念,把宝相花纹样推 向了一个注重装饰性的抽象表达的高峰。盛唐宝相花层次繁縟华丽,富有富 贵宝相气层次增多,形象丰富。宝相花 纹样逐渐定形,侧卷花、对勾瓣、云曲 瓣这三种基本瓣都形成,且自由组合,是宝相团花最为丰富的时期。这一阶段 的宝相花纹即不同于传统纹样,也不同 于直接摄取的外来纹样。在这里,已看 不到明显的莲花,其造型的装饰变化达 到了鼎盛,华丽而不失庄重威严的气势 特征,整体结构呈向外辐射状,这正是 盛唐“有容乃大”思想所造成的盛世景 象的完美体现。
宝相花与佛教
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人的现实愈渺小,对佛的崇拜越着迷。宝
相花作为圣物必须是可见可闻的,否则,
其象征与载体功能就无法实现。所以,
中国莲花因它的“出淤泥而不染”以及
香、净、柔软象征离尘脱俗,清净无染
得思想,顺理成章地代替了印度睡莲的
圣物位置。莲花纹既有莲花化生的思想,
又有中原本土辟邪吉祥的寓意。
宝相花纹样从诞生之初就具有着亲
民的特质,大雅大俗,是大众之花。宝
相花纹样是在敦煌的石窟之中形成的,
是佛教艺术的产物。但是随着佛教在唐
代的蓬勃发展,世俗化也迅速加剧,象
征佛教庄严的宝相花,在在佛教石窟壁
画中得到充分体现。
(1 )窟顶中的宝相花纹饰:窟顶作
为石窟中的最高集结点,常把佛教的象
征物一莲花纹或宝相花纹安置在中心
位置,周围饰以飞天,以显示佛国天宫
的庄严、美丽和欢快。宝相花纹饰是藻
井中常见的纹饰之一。由于藻井多为方
形,而宝相花纹的造型浑圆饱满,所以
装饰藻井时的宝相花多会以四分之一宝
相花纹或以羽人、飞天为角饰,以使得藻
井构图饱满匀称,层次丰富,大气华美。
(2)背光中的宝相花纹饰:背光又
名“身光”“圆光” “舟形通身光”“圭
形举身光”等。佛教认为佛的各部分都
能发光,在佛后,凡是想念佛、想念佛
光的人,即可消除一切罪恶,能令一切
闻法之人得度。佛头光多用桃形瓣纹和
宝相花纹,背光多用卷草纹,菩萨头光
多用卷草纹,配以半团花或宝相花纹,
弟子多用团花。这些纹样使佛的形象更
为尊贵庄严,菩萨形象显得高贵华丽,
弟子形象更觉端庄持重。由于圆光的造
型为一圈一圈的圆轮,所以外围的宝相
花常以半破的形式四出四入的形式组
成,或者中心出现完整单元或者没有。
宝相花纹在其他方面的运用
(1 )金银器
国泰民安、财富聚集和相对自由的
大唐帝国,奢靡享乐之风盛行,使用金
银器物成了人们的追求。正是因“丝绸
之路”兴盛畅通,中亚、西亚及地中海
沿岸国家的金银器物的大量传入,犹如
‘万事具备’之后的‘东风’一样,为
唐代金银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唐
代没有哪类物品象金银器那样造型别
致、纹样丰富、工艺精巧。”唐代前期金
银器皿数量较少,制作和纹样风格都处
于模仿阶段,器物中有较多的波斯萨珊
式金银器的器形,象八棱带柄杯、高足
杯、带柄壶、多瓣椭圆形盘等,因而明
显带有粟特、萨珊、拜占庭的装饰风格。
唐代后期,这些器形已不用或很少用,
吸取了中国传统的铜器、陶瓷器、漆器
的传统器形,常见的器类为碗、盘、盒
之类。这些多为圆形,于宝相花纹的结
构非常契合(如图6),因此,金银器纹
样中出现大量与圆形盖、底相适合的在
唐代极为盛行的宝相花纹。外来造型和
纹样逐渐失去相对独立的地位,而同中
国传统装饰图案融为一体,从而使唐代
金银器装饰臻于完美、成熟。
(2)纺织品
唐代的纺织业在手工业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唐代实行租庸调制,户
调主要征收丝织品,丝绢等还常常作为
流通领域中的货币使用,同时丝织品又
是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输出物,这些都
极大地促进了唐代丝织业的兴盛,而宝
相花纹样是唐代丝织品中最常见的纹
饰之一。
1968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81号唐墓
中出土这款的宝相花锦履就是是其中极
品该双云头锦鞋面样为变体宝相花纹,
在“十”字结构的基础上,以如意云纹,
组成大团花纹。鞋头纹样图案为红底八
彩花,以大小花朵、云、水纹组成团花,
其中以宝相花为主题,饰以瑞草、禽鸟,
外侧杂以折枝花、山石远树。此款履耸
起的鞋头部,用了大红、粉红、白、墨
绿、葱绿、黄、宝蓝、深紫八种彩绒
织成的斜纹纬锦,这种八纬锦是唐锦
中最华丽的新品种之一,在丝绸之路的
唐代出土实物中亦属少见。唐代已普遍
采用植物性染料,染料谱已较齐全。
传统的颜料印花已向创新型版的多彩
套印花和地印花方面发展,从而使印
花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结论
宝相纹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兴
衰、社会审美角度的转变而不同,艺术
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是艺术本
身所能决定的,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
然是现实生活。
[1] 诸葛凯.佛教艺术对中国花卉的影响.
艺术研究,2004 (2): 50
[2] 郑军.《中国历代宝相花纹样艺术》北
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12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