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武侠英雄的内心世界
——《天龙八部》人物的心理学分析
记得第一次看《天龙八部》是在我初一的暑假,胡军版的《天龙八部》在各大卫视热播。形形的各路武侠英雄在荧屏上表现地生动,让我记忆深刻。大气凌然豪迈的萧峰,勤恳老实善良的虚竹,傻气痴情执着的段誉,一心只为光复大燕而谨小慎微的慕容复,知书达理优雅的王语嫣,性格迥然不同而都深爱萧峰的妹阿朱阿紫,万恶皆有的四大恶人、用毒残害他人的星宿老怪丁春秋、为争夺同门师兄无崖子感情的逍遥派、的王爷段正淳、还有对段正淳又爱又恨的女人们……当时的我只知道,善恶要分明,恶人最后的下场一定是也应该是悲惨的,而善人们除了萧峰这个悲情人物之外还是都得到了善报的。
上了大学之后,我重温了一遍《天龙八部》,这些人物形象再一次深深地打动着我。由于我的专业是心理学,我开始用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部小说。我发现不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美是丑,我都认为他们都是社会影响和自我心理下的产物。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善与恶,他们产生“恶”是有其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的。有些是被迫走向恶的道路,比如“恶贯满盈”段延庆、专偷别人孩子的叶二娘;有些是由于小时候的环境造成的,比如在星宿老怪的培
养下成长的阿紫。
而金庸老先生用天龙八部来命名这个小说,是采用了佛教术语。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现在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一些典型人物。
(一)天众的代表——早期记忆影响下的悲情大侠萧峰
在小说中,天众的代表,是萧峰。萧峰在整部书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如天神一般”,无论是身材、相貌、气质、还是武功、人品、性格。另外,萧峰其实是书中第一主角,与天神的首领地位一致。但正是这位天神,他怎么也容忍不了自己承受不白之冤。在整部小说中,萧峰一直在承受不白之冤和复仇中度过。起始时的乔峰的状态,应当是一个努力履行礼义的所谓“侠义领袖”,他的行为标准类似成年后的郭靖,可是他的生活突然中断,无论是出于如何荒谬微小的理由——一个女人微小的愤恨拉开了癫狂世界的幕布,乔峰的光明道路中断了。在杏子林中,这三十年来他所熟悉的世界突然天翻地覆,背叛、陷害、误会,一切他无从辨白,他看惯了的信任和友谊也都瞬间变成了怀疑和疏远。而这一切迷雾中,最让他震惊的是他的身
份血统,他自认为清白无私的前提被质疑。整个天龙八部,写的是乔峰从这样一个稳定的状态走向灭亡,他在天龙里的经历纠缠着自我认知和复仇雪恨,他被陷害,又夹杂着血统带来的原罪,他被那些教养他的中原武林大豪怀疑,被所谓的忠义爱国者疏远排斥。他的确充满了重重疑窦,矛盾,激愤,误会,价值观的崩溃,在复仇和雪冤的道路上,逃不过灾难的天罗地网,他是一个受天谴的英雄,最终虽然坦白接受了自己的契丹身份,却无法再对所谓的中原武林有价值认同。但同样他也无法融入契丹阵营,于是在极端的孤独中死去。甚至可以说,萧峰从此走上的,是痛苦的自我重建。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志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并且还概括了三种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和潜意识梦境的分析。而其中影响萧峰生活风格的就是早期记忆。
要了解个人赋予自己和生活的意义,最大的帮助是来自其记忆。阿德勒特别强调了记忆对了解个体的重要性。“在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露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他的记忆是他随身携带、而能使他想起自己本身的各种限度和环境的意义之物。记忆绝不会出自偶然,他
的记忆代表了他的“生活故事”;他反复地用这个故事来警告自己或安慰自己,使自己集中心力于自己的目标,并按照过去的经验,准备用已经试验过的行为样式来应付未来。”从发生的这一切之后萧峰的表现看,我们可以分析出他的心理总共可以归结为3点:
①早期记忆影响下的自我毁灭倾向。
这源于他一岁时受到灭门的心理创伤。有人说那时候他那么小根本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其实这只是意识层面的。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承栽着几万万年的进化史,一切一切都在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里。也许你会觉得很难理解,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就如同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做过逃跑的梦,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在逃避野兽追击时所产生的恐惧,留在了我们的集体潜意识里。我们在梦里感受到了。更何况已经一岁了。其实在娘胎里就能感觉到母亲的情绪,这就是胎教的作用。
丐帮的四位长老犯了禁忌,他代人受过,在自己的二块胸大肌上插了四刀。好在他皮糙肉厚,不用止血也不用缝针跟做了个针灸似的。阿朱死了,他自然更有理由认为那是他的错,带着和阿朱只有血缘关系没有妹之情的阿紫到长白山灵芝,差点冻死。上面这二种绝对不符合他的英雄形象,所以,他不会让自己这样死去。但是,他最后终于到了。就是
在他在父母跳崖的地方,以一个挟持皇上、背叛兄弟的理由自杀。这绝对是个好死的理由和地方。这也是他最好的归宿。
一岁的萧峰无法摆脱死亡带给他的阴影,似乎他的理智永远都不能战胜它们。命运把刚出生的他和族人的死亡联系在了一起。虽然没有人认为他要为这些负责任。然而,内疚感还是无情地侵袭着他。他不断地制造痛苦,比如代人受过等;糟蹋掉好运,比如拒绝马夫人的一夜春宵、耶律宏基的金银珠宝和所有女人的爱等来试图作出补偿。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企图,命运对于他进行的补偿的要求完全不屑一顾。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了自己无论怎样痛苦地活着,对于已经死去的人来说,只能是贬低而不是尊重。
②早期记忆影响下的情感隔离。
面对马夫人的诱惑和阿紫的痴情,他都不为所动。因为儿时的他没有享受到亲情,自幼就有着严重的分离焦虑。他认为只要是亲情就意味着分离,他无法面对这种痛苦,只好把这种情感的需求压抑到潜意识里,以此来逃避痛苦。
精神分析学认为,一岁时的分离焦虑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几乎是终生的。阿朱在他
最痛苦的时候出现,替代了他母亲的角。他终于到了关心和无条件接纳。所以,任何女子都不能替代阿朱的位置。也就是说,他要的不是自己心爱的人,而是一个母亲。所以,他终生都不会知道爱情为何物。
③早期记忆影响下导致难以承受不白之冤。
还记得当阿朱生病时萧峰给阿朱讲的那个故事吗?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萧峰。萧峰因为被自己最亲近的人冤枉,一气之下把大夫给杀了,而萧峰那时还是个孩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虽然这是个复仇的故事,但故事的重心却是冤枉的,被最亲近的人冤枉。最难过的还不是被冤枉,既然被冤枉,那就打一场,骂一场倒也痛快,偏偏对方疑心萧峰还对萧峰特别客气,而且不留丝毫辩白的余地,萧峰完全不能忍受这一点。
长大后的萧峰完全是在重复这一童年故事。他的故事永远离不开被冤枉的主题,而且都是被最亲近的人冤枉。不明身份,不知道自己是汉人还是契丹人;冤枉他的人也还算客气,只是后来误以为他杀人的人太多,甚至很多都是自己的曾经的知己好友,喝了绝交酒,忍无可忍之后打开杀戒。这种种的悲情事件都是在重蹈童年时期被冤枉的那段经历。
(二)夜叉的代表——由心理因素产生的四大恶人
夜叉,经常以集体名义出现,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金庸提到:“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可见,金庸的意思是夜叉并不都是人们想象中的恶鬼,夜叉也有好的一面。根据上面依据,我认为夜叉是四大恶人。四大恶人是金庸精心打造的一个组合,他们面目狰狞,凶恶残暴,与我们常说的“夜叉”一样。但同时四大恶人也有心中永远的痛,也都有好的一面。
四大恶人之恶,分别代表了人类心灵深层非常基本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恶。段延庆之恶,代表着权力场竞争失败所带来的挫折。这种挫折多数情况下是致命的,尤其是对皇帝宝座的争夺,一旦失败就可能意味着非常恐怖的后果,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段延庆死里逃生,人不人鬼不鬼的活在世上,假如巨大的仇恨化作强烈的复仇愿望,那他在四大恶人中排行第一是非常合理的。叶二娘的命运,在那场不幸的恋爱发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她的恶主要是源于失子之痛所造成的心灵创伤。岳老三的恶,是由于幼稚思维错误的社会化,他的心理年龄完全没有社会化。他杀人只是觉得自己也应该恶,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会让成年人觉得可笑。云中鹤的恶,是对人类性本能的放纵,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性意识的放纵,从弗洛伊德的观点看,云中鹤的本我程度大大的超过了自我和超我。他故意放纵自己的性,强迫女孩子,没有超我和自我的约束,显然是很有问题的。
现在我们就来一个一个具体分析一下这四大恶人。
1过度压抑愤怒情绪导致人格歪曲的“活死人”段延庆
堂堂皇太子,被人夺去了皇位,还落得如此下场,胸中所积攒的众多怨恨,我们是很能够理解的。但是他的愤怒情绪和仇恨被深深的压抑住,没有发泄出来。
心理咨询研究发现,当情绪得不到充分的表达时,它并不会消失,而只是暂时被压下去,压多了不能表达出来,就会转化为别的形式,通过一些曲折的方式来表达。段延庆最终复仇的方式及其阴险毒辣,给段誉和木婉清服春药,要他们兄妹,要段家身败名裂。这样曲折、变态的复仇方法实属他压抑程度过深的产物。
不管是什么情绪,当一个人压抑情绪太深了,这个人就会变得麻木、冷漠、无情,越来越没有情感。段延庆对自己的死党岳老三,只因一言不合便将他杀死,随即命令老四把他埋了,并且警告这就是不听老大话的下场。临走的时候,老四中毒躺在地上,段延庆理都不理,扔下昏迷不醒的老四,被一人分尸。如此的冷漠无情,叫他“活死人”并不为过。
②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寻求心理补偿而专偷别人孩子的叶二娘
当叶二娘这个人物出场时,我相信谁也想不到,她的恶竟是由她的悲造成的。叶二娘,一个完全心理受到严重创伤的母亲,每天残杀无数的别人孩子的人只是为了心理补偿。她的孩子都当年萧远山为了报复玄慈方丈才把叶二娘和玄慈方丈的孩子虚竹偷走,寄养少林寺,使得虚竹父子天天相见却不相识。叶二娘在孩子被偷后在一段时间内肯定产生了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想丈夫想儿子,玄慈的身份地位不能言,长期的压抑,使叶二娘慢慢地发展为精神病,以杀别人孩子为典型病症。
在叶二娘认出虚竹是她的孩子的时候,叶二娘表现出了她母爱的一面,她的心结已经解了,不需要再寻求心理补偿了,自然精神病的症状也随之缓解了。叶二娘在玄慈方丈自尽后也相继自杀,可谓是至情至性之人,恶随之消散,只有伟大的母爱和忠贞的爱情还留在人间。
③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幼稚思维错误的社会化的“南海鳄神”岳老三
岳老三最大的特点就是头脑简单,这一点总是在段誉那得到了很好的再现。段誉恭维他几句,他马上就觉得自己是武功盖世的大英雄;再用点激将法,他便又是保护师父,又是保护师娘;岳老三的逻辑永远都这么简单,为了不被叫做乌龟儿子,忍辱屈尊拜段誉为师。最终他也是为了保护师父段誉而违背老大意愿而被老大亲手杀死,可怜的岳老三,为了
救所谓的师父,只因一言不合便死于跟随多年的老大之手,真是死不瞑目。这完全是幼稚思维错误的社会化很好的诠释。
胡军天龙八部演员表他的心理年龄也可以体现在另一个细节中。岳老三在木婉清面前,拉开裤子便撒尿。他的身体虽然成熟到了成人阶段,但是他的心理却没有长大。小孩子乱撒尿或玩弄自己的性器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他已经三四十岁了,还保留着幼儿的行为习惯,只能说他的心理年龄尚未达到成人水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