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读后感(一)
看金庸的原着完全是一种独特而令人沉醉的享受——
那些跌宕起伏的大喜大悲,那些错综纠缠的大爱大恨;
那些人物本身个性鲜明的棱角,那些人物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
那些精彩绝伦壮阔宏大的打斗场面,那些言笑靥靥恍若仙子的美丽少女;
那样的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引人入胜,完全不是电视剧的镜头所能够触及和表达的。那里一切的一切,虽然我们明白并不存在,依然完全沉入其中忘乎所以。笔端的汩汩流淌,掺着那些生生死死喜怒哀乐,让人叹惋,让人陶醉。
在金庸的众多小说中,《天龙八部》算不得悲剧,除了萧峰阿紫之坠崖而亡,让人扼腕喟叹,其余也都算得皆大欢喜。然而我合上了这本整整700页都是密密麻麻小字的书,依然是一声叹息。
这或许就是人的天性吧,当美好的事物摆在面前,我们总是认为那都是理所应当,不加感恩;
而当这美好的一切被撕裂在眼前,也就是悲剧发生的时候,我们却从心底生出莫大的悲伤,幻想能够改变一些什么。终究有心无力,便只剩悲情和叹息。
是啊,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比如段誉和语嫣,比如虚竹和西夏公主,我们总是在悉数金庸小说美满夫妻的时候才能够想起。而有些人,他们始终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铭刻于心,无法磨灭。
这里我重点来说说南海鳄神这个人物。穷凶极恶岳老三算得我心里一个极端鲜明的人物,他的命运从开始到结束就和段誉纠缠在一起,从为段誉出场到为段誉谢幕,从渺小到高大,从可笑到可敬,他的悲情彩萦绕我心。他想认段誉为徒,却在大理皇宫内被段誉戏弄反而拜了师父。他既不甘心,又不愿意做“乌龟儿子”,因此多次受人摆布,每次只要和段誉同时出场便令人啼笑皆非,可爱可敬。看似没大脑的岳老三,却无时无刻不让人感觉到一种正气和守信。直到最后,为了救段誉被恶贯满盈的段延庆一杖戳死,生命至此终结。单纯也好,暴躁也罢,南海鄂神却认定段誉是货真价实的徒弟,拼死相救。他的形象在那一瞬间高大,我想在腥风血雨勾心斗角的武林,这老头也算得是出淤泥而不染吧!鄂神死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段誉觉到南海鄂神伤口中的热血流在自己脸上、颈中,想起作了他这么多年
的师父,从来没给他什么好处,他却数次相救自己,近日更为己丧命,心下甚是伤痛。”是啊,相比起丁春秋那一只会溜须拍马大唱赞歌,却在星宿老儿有难之时失势之后四散奔逃的宝贝徒弟,岳老三真可谓高大和令人敬佩!
人生渺渺,得徒如此,夫复何求?悲哉,悲哉。
天龙八部读后感(二)
初中时最喜欢金庸的作品是射雕英雄传,但诚然如作者所说:射雕中塑造的形象过于经典,传统,人物性格比较简单,故事线路比较清晰。读到今天下来发现金庸小说中射雕是很不禁读的一本,想一想还是其塑造的人物不够丰满,或至纯刚正,或经典反派,郭靖可以为了种种世俗道义三次背弃黄蓉,难怪有金谜诚其为金庸小说中第一外貌忠厚,实人品不端之人.
有人说过:中国人的逻辑道理没有对错,只有是非。所以那个至情至意的令狐冲为了追求爱情被师门视为魔道叛徒一路追杀,而有着经典的中国传统好男人形象的郭靖却得到了东邪南帝北丐周伯通等高手的眷顾。令狐冲这种人放在现实社会中会被老大们整死,因为他总猜不透自己师父在想什么;而段誉似的“一段木头”的人会被现实中的“王姑娘”玩死,王府里的小少爷满眼痴痴却总想不明白女人心里要的什么。
最近重读天龙八部,一遍遍地为书中各各样人物的""所叹息,似乎每个人都逃不出佛家的贪嗔痴三毒,但想想之所以天书会如此触动人心,还是其描绘的人物更具人性,叙述的故事更贴近现实生活。金庸用一枝秃笔将各人等特绘然于纸上,将整个故事脉络如蒸鼎洪炉般轰煮,烤炼着书中的每个人的悲欢离合。
胡军天龙八部演员表作者将故事的力点纠结在佛家点化这点上,我因为价值观不同认同不了,大师的悲天悯人超脱了凡人的境界。所以萧峰最后还是会死去,萧峰是那种真个性情之人:粗犷而不失精细,他可以为了爱人孤闯聚贤庄,可以率燕云十八飞骑独上少室山,我每次读这个回目时都会读得热血沸腾:被契丹烈酒,被燕北胡刀,被郁郁青狼头,被雁门北飞鸿。天书中段誉痴傻,虚竹被造化所弄,无涯子追求逍遥终成黄土,扫地僧佛讲精益总出世。但我总会为萧峰倾倒,也许他满足了我心中的英雄情结
小说读完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十年之内,国内影视界最好还是放金庸先生的作品一马吧。《天龙八部》里虽然也充满了神奇武功,但最大的看点却绝不在此,而是里面形形的人物。比如萧峰,有天下第一掌法降龙十八掌傍身,但真正写明他发动特技降龙十八掌的段落,也只有少林寺那一段;其他的时候,他与人交手的情节都被金庸先生用最朴实的文字
交代过去,然而那一场场战斗的惊心动魄程度比起充满华丽光影特效的影视剧与游戏,却没有丝毫减损,因为这个角的光芒与魅力就足以撑起激战时的气势来了。像《天龙八部》这样故事宏大、人物众多的杰作,不拍则已,要拍就应该向《权力的游戏》这样国际顶尖的电视剧作品看齐。而国内的电视剧要达到这种水平,不说做事的细致程度与投入的技术力量,光是影视剧的审查制度就很让人头疼。武功在于杀人,武侠小说里都充满赤裸裸的血腥暴力场面。金庸先生当然不屑于用这些内容来博人眼球,但它们是小说真实性的基础。国内目前没有分级制度,要防止未成年观众接触到少儿不宜的内容,只能把所有的片子都拍成儿童片,像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也只能哭笑不得的跟着年轻观众看那些过分活泼的所谓武侠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天龙八部》这样的杰作目前看来还是不拍的好。
目前已有的《天龙八部》电视剧,我最喜欢的是黄日华版。胡军版的拍的很认真,尽可能的还原原着,而且剧组也阔绰的多,从场景到特效都不似TVB的电视剧那么简陋。但是如我上面所说,因为小说的尺度本身比我们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任何剧集都要大得多,所以在现有条件下,无论怎么样朝着原着的方向去努力,还原情况都不会太理想。越是想去还原原着,越容易碰壁,电视剧反而显得完成度不高。倒是TVB版,虽然寒酸一些,但却有传统戏曲那样的写意性。所谓写意性,说白了就是投机取巧的借用观众的脑补能力去弥补硬件的不足。这
一招能够得手,首先得是电视剧抓住了原着的神髓。如果本身味道就不对,又不舍得下血本奉上好材料,那电视剧一定会被观众唾弃。
我读的版本里,三兄弟共赴西夏参加招亲是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这是小说里少有的轻松舒心的情节,因为三个主角终于能聚在一起,并共同去完成一项并不残酷的任务,其间得以愉快的相处数回。光想想就替他们高兴。然而在胡军版的电视剧里,这一段却只有虚竹和段誉二人参与,热闹程度大减,萧峰一生之中难得的轻松悠闲的时光又少了一段,令我始终耿耿于怀。相比之下,黄日华版在改编方面最贴心之处就在于增加了几个主角之间的互动,特别是鸠摩智成了贯穿始终的人物,他对六脉神剑的执着使他多了几分可爱,同时也制造了机会让段誉和乔峰有更多对手戏。
既然是书评,总得说点读书的心得才不至于读书离题太远。在已经知道故事大体情节的前提下再去读小说,会觉得一些细节特别耐人寻味。
比如段正淳与段誉的父子关系,段正淳第一次登场,木婉清心下就在嘀咕怎么这父子二人长得全然不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前几回里有一个人倒是反复强调自己与段誉在外型上的相似性,没错,就是总盯着别人后脑勺看的南海鳄神岳老三。我读到他说段誉后脑勺跟他相像
的文字时,心想金庸先生最早不会是很恶趣味的把段誉设定成了岳老三的儿子吧。
配角当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这南海鳄神岳老三,在西夏遇到段誉一行人后,不住口的称段誉身边各种红颜知己为各种大小师娘,竟让我这个旁观者跟着生出一股得意之情来。少林寺的英雄大会本是三位主角的舞台,但最让我为之心神激荡的却是南海鳄神在段誉临危之际奋不顾身的出手。此时他的身手在萧峰、虚竹、段誉这三大主角与游坦之、丁春秋、慕容复这三大反派面前已经完全不值一提了,但他还是愿意为段誉这个从未给过自己半分好处的师傅挺身而出,实在是个有信有义的好汉。其实从他刚一登场时的口头禅“这话倒也有理”,我就已经喜欢上这个可爱的浑人了。在读书时,每到南海鳄神出场,脑子里浮现的总是秦煌大腹便便的身影。他的外形与小说中对南海鳄神的描写其实大相径庭,但是对这角憨直可爱的气质拿捏的极佳,所以后来者纵然造型上更贴近原着,也难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