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一、 导入(4分钟) 播放王菲和陈奕迅合唱的歌曲《因为爱情》 2011年情人节上映的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让很多人重温了校园爱情的纯真与美妙,主人公杨峥和文慧从大学校园相恋到步入中年后可能面临的三种结局,使人感慨万千。 校园爱情是美好的,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留下遗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看看她在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让我们从中受到启迪。 二、作者简介(2分钟)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79年开始发表诗歌。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他同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致橡树》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诗人的代表作,今天我们学习的《致橡树》便是当代诗坛描写爱情的经典之作。 三、朗读诗歌(10分钟) 1.学生齐读。(纠正字音) 2.个别朗读。(进行点评) 3.名家范读。(播放丁建华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出朗读差距,进一步把握诗歌情感。) 4、配乐朗读 四、整体感知(2分钟) 1、思考:诗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请同学们出来并指出各指代什么? 明确:“我”指木棉,“你”指橡树,”我们”指木棉和橡树在一起。 2、致橡树中的“致”是何意? 致: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白之意。 五、赏析诗歌(20分钟) 1.本诗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哪一段落开始阐述的? 明确:不这些都还不够。 2.:“不”,是个否定词,它否定什么? 明确:否定旧的、传统的爱情观,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东西,从这里引入崭新的爱情观。 3.解读第一层: (1)集体朗读第一层。 (2)提问:诗人在这一层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 明确: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①攀援的凌霄花 它是一种藤本植物,没有直立的茎,但它为追求高贵的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顾一切向上爬,完全置身的人格尊严不顾,借橡树来证明自己价值的存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是一种“极力攀附陈奕迅请学生离场”(板书)的爱,夫贵妻荣。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给以否定,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②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又抱有什么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绝不学。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记了为自己歌唱,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死缠烂打、一厢情愿,反复唱着单调歌曲、频频示爱,它固然痴情,但双方没有共同的根茎,没有共同的基础,这种爱是不稳固的,是一种无资格、不般配的爱。 ③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这些事物在其它文学作品中大多属于被赞美的对象,在传统的爱情观里,女性的付出是当然的,正所谓男人背后总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学生齐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教师补充:虽然不像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A.险峰:让橡树长在其上,从而使橡树显得更高大、伟岸,它只是作为一种衬托,默默支撑着大树。 B.泉源:长年为大树送来清凉的慰藉,不求回报,一味付出。 C.春雨、日光:从存在以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永无止境地奉献,滋润着橡树、沐浴着橡树,树是有形的,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春雨、日光是无形的,来无影去无踪,他们为了橡树的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却忘记了给自己一个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贵,却容易丧失自我,结果难免另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自我牺牲”的爱情。(板书) 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作者是持否定、批判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爱情是什么呢? 4.解读第二层: (1)学生朗读诗歌第二层。 (2)诗人在这一层里提出了“木棉”这一形象。 A.即:“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话指出了什么?学生回答,师明确: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 B.“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指的是外表虽有距离,实质是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 C.“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指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没有其他人,只有两人互通心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3)作为爱的双方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呢? ①男生齐读:“你有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 师点拨:铜、铁、刀、剑、戟说明橡树坚毅、刚强、有力,作者在这里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理想中男子汉比做刀、剑、戟,枝干像铜、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应具有坚毅、刚强、矫健的阳刚之美。 ②师问:女性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师点拨:红硕的花朵,说明木棉的美丽、热情、真挚,体现了一种女性的阴柔之美。即:青春秀美、充满生机,既有美丽的外表也要有丰富的内涵。 ③那么,真正的爱情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 我们分担潮、风雷、霹雳(男)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女) 仿佛永远分离(男) 却又终身相依(女) 这里的寒潮象征着挫折,雾霭象征着喜悦、幸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为相爱的两人,应分担不幸和痛苦,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最终是共享幸福人生的。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心心相印、甘苦与共。这种爱情才是最坚实的。 ④诗的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在诗人看来,爱不仅只爱对方,还要爱他的事业,他生活的土地,简言之,爱他所爱。这是一种升华了的爱情,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六、课后小结(3分钟) 1、依据诗歌内容填写表格。(重点概括先破后立的写作结构) 2、在生活中,除爱情外,我们还有哪些值得珍惜的情感?(明确:父母之爱,朋友之情。) 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也是幸福的,但是我们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我们必须认识到:首先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根基牢固的大树,只有这样才能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等等,我相信,同学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必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七、拓展对比(4分钟) 1、列举出古代写爱情的诗句有哪些? 2、将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诗人不同的爱情观。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主要采用诵读、创设情境、讨论对比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会诗歌意象,从而领悟诗人的爱情观。当然,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丰富,在体会诗人情感时,须反复引导。 |
语文说课第17课《致橡树》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4-11-22 11:5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流行音乐对小学生的影响
- 下一篇: 适合中学生的歌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