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58www.sjgzzs 基于“豆瓣影评”对《我们与恶的距离》的解读
杨文敏
(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
摘 要: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火爆两岸,文章以豆瓣影评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受众对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感知和态度,挖掘评论中所热议的话题,进一步探究电视剧获得成功的原因,以期对国产电视剧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影评;原因
两年前李晓明在剧院随机扫射在场观众,致9死21伤,电视剧故事就两年后李晓明无差别杀人案的判决而展开,描述了受害者、加害者、媒体、律师、思觉失调病患的现状。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2019年3月24日在省播出,随后获得54届电视金钟奖的六项大奖,2019年6月24日在腾讯上线,半个月时间累计播放量高达1.3亿次,豆瓣评分9.5。
电视剧的题材、台词和背后的意义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热议,其中既有高度评价,也有质疑批评。现如今
受众对影视剧的反馈更多的是分布在微博、、知乎、豆瓣等平台上,而其中豆瓣电影是一个专业的评论网站,对影视剧的评论较为集中,内容也较为权威而客观。因此,将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豆瓣影评作为研究样本,①解读受众的态度倾向、理解程度以及分析它的火爆原因。
一、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豆瓣影评分析
1.受众心理
在豆瓣电影网站中,截止至2020年3月3日,共有22573个人给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进行评分。77.1%的人和19.7%的人分别给了5星和4星,共占总数的96.8%;2.5%的人是3星,0.3%的人给了2星,0.4%的是4星,3星及以下的共占总数的3.2%,豆瓣最后评分为9.5,这说《我们与恶的距离》评分很高,总体是受欢迎和赞赏的。
关于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短评共有68827条,数量过多,本文选择热门列中排名前100的评论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在这100条评论中,有17条评论是在讨论台剧和大陆剧,对台剧的转型抱有赞扬,而希望大陆剧也能更多的关注现实主义题材,脱离家长里短的描述,聚焦现实话题。台剧是偶像剧的鼻祖,2001年《流星花园》的播出,刮出偶像剧的流行风向,2000年至2010年达到顶峰,流行的背后体现的是受众对同质题材的视觉疲软。《我们与恶的距离》更多的体现是台剧的转型,敢于直面社会问题,聚焦人性的讨论。大陆剧也盛产优质剧,近几年的《甄嬛传》《欢乐颂》《琅琊榜》深受观众喜爱。
从两者的讨论表现出网友对国产剧的需求,也给今后影视剧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有23条评论表达了对电视剧的赞赏和喜爱。网友“trouble”说,“这种剧不打五星还要打什么!现实题材,严肃话题,法律道德的拉扯,人性的亲密疏离,善恶的争辩,新闻理想的偏离,只是一集引出这么多话题,期待后续!吴慷仁是精品台剧标杆吧,这些年口碑台剧都有他,太会接戏了。最后一集片尾曲回顾画面里全是笑容很暖,很喜欢,很棒的剧。”网友“一业”评论,“贾静雯演技还是很棒啊,也许是有了孩子的关系,她把那种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感和对叛逆期的无力感演得很棒。依旧是为吴慷仁尖叫的一部剧。”题材、剧情、演员等方面深受网友的喜爱。
有7个观众的打分在3-5分之间,虽然评论中包含赞扬,但也包括些许的理性批判。认为电视剧题材很好,呈现出美剧的既视感,但编剧意识过多,主题先行,社会纪实性较弱,剧情中有些煽情过度。还有部分受众的评价过于平淡,不表达自己喜恶。些许受众用隐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32条评论评分过低,持贬义,对剧情和演员不满意,认为电视剧对边缘体的权益保障浮于表面,对主题不予接受。
以上100条评论中受众的心理态度表现为三种,一种是受众对电视持正面评价,对电视剧剧情、演员演技、主题表示喜爱和认可,对国产剧的未来充满期待,受众表达自己的态度希望有助于国产剧未来的发展;另一种是少许受众评价较为理性客观,不褒不贬,持中立态度;最后一种是受众对电视剧持负面评
价,这表现出受众对导演和编剧的风格不认同,里面有感性也有理性分析,受众意见良莠不齐。
2.热议话题
在这些评论当中,有些受众的观点引起热议。网友“凌睿”说,“如《大卫·戈尔的一生》探讨法律和人性的矛盾,又如《聚焦》《夜行者》展现媒体人的真实写照。律师为杀人犯辩护,人们就骂他没有良知,甚至对他泼粪。其实,和发泄愤怒相比,还原真相更加重要。每件案件发生时,我们都需要一个冷静的人,能客观中立地查清真相,不包庇罪犯,也不夸大事实。记者为了收视率不播人们真正关心的新闻,而去播博眼球的新闻;为了流量和热度,还没查清真相就播假新闻,甚至可以为了发一个假新闻耽误女儿的生日;捕风捉影,以讹传讹,传来传去把导演拍电影传成了精神病劫持儿童……”网友“嘉凉”说,“从滴滴事件到红黄蓝事件到房思琪到胜利酒吧到更多每天刷新在微博热搜的事件,这几年关于社会刑事案件引发众情绪和价值导向,有太多话题值得探讨了。有“刻奇”,围观者自我感动到不行并聚众煽情;有污名化,卷入事件的每个个体都即将被更大的名词代替来加入讨论;有“健忘症”和“娱乐至上”情绪,上一秒义愤滔天的众下一秒即将被肤浅的娱乐消息吸引注意;有媒体职业道德的探讨,是否权利和金钱可以随意抹掉或支配媒体的声音。这些案件,
作者简介:杨文敏(1994-),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法。
新闻视界影视大观
59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活生生血淋淋稍加整理都是最好的影视剧题材,也都应该借助影视作品的性质来引起更强烈、更广泛、更专业、更具辩证态度的社会关注。”
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在剧中有明显的体现。女主和丈夫都是新闻媒体从业者,但价值观在最初阶段有所分歧。宋乔安追求快新闻,博眼球,所以有一开始假新闻的出现和后来母子的自杀剧情。在当今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媒介等渠道参与公共事务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传媒行业迅猛发展,媒体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不高是造成媒体司法报道中伦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成为紧要解决的问题。长时间以来,媒体和学者把媒体和司法的关系看成是监督和被监督者,两者长时间处于对立面,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媒体与司法因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不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在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定位下,媒体是监督者,掌握着话语权,在报道司法案件时就会衍生伦理问题。媒体应对自身的角有清楚认知,媒体是报道者,而不是事件的裁判者。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所以,我们应重新审视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关系,应从监督和被监督的对立面转变成参与合作的关系。在剧中媒体肆无忌惮的报道施害者家属的行踪,导致基本生活不能够进行,受害者的伤疤再一次揭露,施害者家
属的身心再次煎熬。媒体应把握报道的的尺寸,充分尊重事件的当事人、犯罪嫌疑人以及涉事亲属,要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合理呈现事件的细节,避免对社会和受众造成不利影响。媒体正确引导舆论,能够减少媒介审判的发生。
剧中施害者李晓明家属因背负杀人犯家属的骂名而东躲西藏,生活不见天日,思觉失调的应思聪因这个病况而被贴上标签。两种家庭不同的境遇,但都被社会污名化。污名化这个词是戈夫曼率先提出,戈夫曼认为,污名是由于个体或体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而降低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污名是社会对这些个体或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被贴上该标签的人有一些为他所属文化不能接受的状况、属性、品质、特点或行为,这些属性或行为使得被贴标签者产生羞愧、耻辱乃至犯罪感,并导致了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的待遇。②污名化的原因往往是社会优势体对弱势体的贴标签行为,被污名化者内心会产生自卑、压抑甚至自我怀疑的心理。剧中所反映的李晓明家属隐姓埋名的生活,妹妹李大芝的改名正是污名化伤害的结果。应思聪因患上思觉失调,社会上对这种病存在原有的歧视和不解,刻板印象和存在的偏见使得这一类患者扣上了污名的帽子。虚拟网络上的谩骂和现实生活中的偏见都是体情绪和体感染的因素,煽动性舆论使得体情绪快速传染,不理性的评论使得污名化情况更加严重。
二、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火爆原因的探究通过豆瓣电影中网友对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评论可以看出,受众对电视剧的喜爱包括选题、剧情,创作团队的精心打造,剧中对边缘体生存状况的
普及。评论所赞扬和认可的方面正是电视剧成功的主要原因。
《我们与恶的距离》选题贴近社会现实,是根据台湾省发生的真实案件改编而成的,反应社会焦点话题,是一部现
甄嬛传的演员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剧情敢于直面社会痛点而饱受好评。选题的成功意味着电视剧成功了一半,之前《人民的名义》播出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动荡。这表明了现实题材影视剧符合观众的口味,但不能过于同质化。豆瓣网友对这部剧的评分较高,是因为这部剧不落俗套,同质化的家庭剧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明星、富豪、职场精英这种人设对人们来说太有距离感,难以产生共鸣,而这部剧描述的是普通阶层下的公众,选题体现的现实感是这部剧成功的首要原因。
创作团队的精心打磨使这部剧更加完美。一部好剧不是在家凭空创作的,而是来源于生活。编剧在写剧本前花费一年多的时间进行田野调查,为了能够了解真实状况,曾去法院旁听死刑犯的庭审,总共耗时2年多,剧本才基本定型。团队为了场景的真实性,花费300多万打造了300坪的一个主场景,就是女主所在的品味新闻台。在品味新闻台播出的电视新闻画面都是团队真实去采访的画面。演员贾静雯为了更好的贴近角,时常跑法庭去观摩,应思聪扮演者为了更好的了解思觉失调者的生活情况而跑去疗养院与患者待在一起,观察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想法,进而改变了自己对这一类人的看法,离角人物更加贴近。
叙事模式的创新是这部剧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以往国产电视剧在情节、人物的叙事上都略显单一,这部剧就简短的十集,从围绕李晓明案件而展开了多个事件,情节丰富。主要围绕宋乔安夫妇、律师夫妇、李晓明家人、应思聪家人等多个关系,展现了媒体、司法、施害者、受害者等方面的矛盾。电视剧中还运用了叙事疗法,2014年郑捷案是李晓明案的原型,郑捷2016年被执行死刑,但对这场案件造成的心理伤害并未完全抹灭。电视剧中折射的创伤使得人们的内心记忆得以唤醒,更加了解事情的全貌,了解施害者家属的生存困境,治愈人们受伤的心理。以应思聪为代表的思觉失调患者被社会所歧视,但因剧中情节,疾病和边缘体被普及,减少了社会的偏见。
三、结论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播出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本文以豆瓣影评作为研究样本对电视剧进行解读。从豆瓣评论中解读受众的心理态度,分为正面、中立、负面三种,正面评价占据多数,也体现出评分虽高,但也有多种声音的存在。评论的热议话题是此剧的社会价值所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贴近现实,但此剧中所延伸的话题更具社会普遍意义。
注释:
①豆瓣影评.我们与恶的距离[EB/OL].[2020-3-12].movie.douban/subject/30181230/.
②Goffman E.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M].New York:Simon&Schuster,1963:1—10.
参考文献:
[1]陆敏.纪录片艺术性的受众解读初探——基于张以庆纪录片“豆瓣影评”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6):103-106.
[2]陶鹏.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媒介污名:虚拟社会泛污名化现象的三维解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26(01):39-44.
[3]刘斌志.论“叙事疗法”在地震灾后心理重建中的运用[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02):125-130.
[4]尉天骄,董思文.豆瓣网最受欢迎网络影评类型及特征研究[J].电影文学,2014(11):22-2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