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古韵新声观后感
除夕、元宵、清明、端午……节日,不仅承载着世代传承的美好祝愿,同样蕴藏着悠久的文化积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国家文物局,创新推出《古韵新声》系列节目,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垂直化内容切口,通过“一物一曲”,用“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的形式,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清明时节,这档文化节目首次亮相,打开了一条气韵典雅、光影写实的文化通道。观众在节目中了解到《淮南子·天文训》、浙江上山遗址 “万年稻米”、展子虔《游春图》等众多文物中的精神内核,也体悟到清明节日“慎终追远”的历史蕴藏。#当苏轼的词遇上清明的茶# #古代立体龙形风筝# #杨千嬅唱出千年前的清明诗意# #用中国诗词打开清明时节##张含韵唱出2500多年前的春日浪漫#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古韵新声—清明》带来了文化的一缕新风,拂动人们的心灵。
 古今同一月,万里共清辉内容之雅:文化基因的生生不息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自有其特殊性,它是一个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节日与节气重叠在节俗史上并不多见,而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既与祭祖追思相关,又与农事节令关系密切,承载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古韵新声—清明》聚焦清明的
文化内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湛担任文化访谈嘉宾,将镌刻着清明记忆的文物内涵一一道来。 清明作为节日,与慎终追远、追亲敬祖的精神有关。对于逝去的生命,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特定的缅怀方式。而对于中国人来讲,清明节就是一个最特别的时间节点,在这个告别凛冬辞旧迎新的时刻,中国人一定会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感恩和对他们的纪念。康震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强调忠孝的国家,中华民族所重视的就是先祖。对先人祭扫的崇拜与思念,先人就会与我们同在,仿佛就不曾离开。这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起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合力。”祭奠祖先,缅怀先烈,慎终追远的精神,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也是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历史的尊敬与传承。 
另一方面,清明节既是对过去的郑重告别,也是迎接新生的仪式。关于清明节,《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任万平结合故宫馆藏文物明代《月令图》册讲解“清明三候”。明代的《月令图》是现存最早的月令图册,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清明节气,尤其是节气中的物候“一候,桐始华;二候,
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朝春醒,万物清明,因此该时期的风被称为“清明风”。清明风,催人奋进,又孕育新生。古人运用真实有形的自然形象,来标注抽象无形的时间。节目通过文物展演与文化访谈互补进行的方式,展示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蕴藏着古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自然的浪漫哲思,在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长期农耕实践中,渐次成为中华文明的底、基座与内核。 
zhanghanyun所以清明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具有非常特殊的韵味。一方面《古韵新声》将文物中所蕴藏的文化抽丝剥茧,从节日这一传统文化的小切口出发, 将传统民俗与当代精神对接,让当代人更好地理解清明民俗的文化源流。它既承载着中国人对生命的哲思和对先祖的缅怀,又承载着我们对全新时光的憧憬和向往。 而通过清明,把现在和过去,古和今,生者与逝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让观众知道现在的我们、我们的现在是从历史走来。我们在祭拜先祖当中去敬畏我们的历史和过去,我们要用勇气和努力去创造全新的未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形式之新:人文科技的交相辉映 生活情境的变化,是造成现代青年与传统民俗产生文化隔膜的重要原因。《古韵新声》对历史文物的文化阐释不是思维导图,而是在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里让观众与历史的生命触碰,产生命运交响。节目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文化访谈开先声,古风乐舞叙风貌”的形式。古风乐舞是对文物内容的视觉化呈现,是一种节日科普,更是一种人文美育。 
在CG、AR等技术支持下,古风乐舞对文物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可视化、美学化改造,突破了传统文化节目容易流于抽象说教的弊端,同时不改节目中历史传统的厚重底与中华美学的精神本,呈现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完美契合。“吹面不寒杨柳风”, 青青的柳枝昭示着生命力的勃发。清明“折柳”“插柳”“簪柳”也成为春天浪漫的仪式。节目嘉宾援引馆藏文
物南宋《武陵旧事》中的记载,指出都城临安市民插柳之风已蔚然成风。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也渐有惜春赠别之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便因“折柳送别”成为千古名诗。节目采用数字技术,营造了一幅渭城驿馆折柳送别的场景。清朗的天宇、远处的山、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调清新明朗的清明图景。古筝与笛声的浅吟低唱交织,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当观众沉浸到这场颇具纵深感的画面中,便能感受到诗词中的韵味隽永,轻柔明快。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而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节目组对于数字技术恰到好处的应用,得以让观众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地体验徜徉于文物所代表的清明场景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指出,故宫所珍藏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风貌的写照。这幅栩栩如生的画作,吸引无数观众想要迈入北宋的生活场景中。节目以古风歌舞《画中城》的形式,将北宋人民的生活情境徐徐还原。身着北宋服饰的古人漫步从细雨微湿的街道走来,身后是繁华店铺,油纸伞、推车等充满清明季节特征的物品出现在街道旁,《清明上河图》在观众眼中便有了具象的表达。另一侧身着现代装束的今人则从高楼鳞次栉比的幽静小道踱步而出,当古今道路贯通在
一起,文化的贯通感也油然而生。“活化”的文物,是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文物。数字技术将中华美学精神巧妙熔铸其中,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帮助观众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文化访谈中的历史知识,实现了传统与当代的精神趣味对接,真正做到中华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高质量传播。风骚同一脉,枝叶总关情韵外之致:生命美学的诗意观止《古韵新声》用系统、深沉、细腻的手法来表现清明的文化民俗与习惯,既帮助人们读懂一枝一叶在每一候每一季里的变化,也让人在自然变化中感悟宇宙世界之变,悟道万物生命之心,完成生命美学的构建。作为世俗性的个体,人们需要在节日的仪式感中获得生命的升华。个体、家族、国家生命意义的连续,历史、文化的整合与社会的凝聚,都在传统节日系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清明是有关“慎终追远”的缅怀与追思,荡秋千则是清明的地方民俗之一。节目嘉宾介绍,纳兰性德就曾撰词“茜袖谁招曲槛边,弄一缕、秋千索。”满地飘落的梨花秋千,只是故人已经不在。一架秋千,触动词人愁绪,让词人借着对清明民俗的回忆,将物哀中物相的美,转化为精神的内在。
祭扫是清明时节的民俗,采茶品茗,也是清明的重要习俗。据张志清副馆长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所馆藏的陆羽所撰写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百科全书,这部典籍中记载着唐宋时期人们采茶制茶的盛况。由于《茶经》的广泛影
响,陆羽从唐后期开始就被人们奉为“茶神”,卖茶的人都要供奉陆羽的雕象。国家博物馆还藏有白瓷黑彩陆羽像及茶具。品茶是意趣,带给人们清新的体验。很多古代文人在品茶时候都带着诗意升华。比如苏东坡在密州做知州时,正是寒食清明之际,他就写下了著名词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一切人生都有新的开始。在节目组的人文关怀视角切入下,传统节日成为极好的生命美学的载体和切入点,提供了每个个体生命意义建构的文化桥梁。为了让文化类节目既有文化价值又有传播意义,众多节目制作方都在尝试展现其与其他文化类节目在内容视角上的差异。中国的节日传统经过长期积淀,蕴涵着一整套关于家国天下的公共信仰体系,它不以大事彰显,不随岁月式微,与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又默默相伴。有志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者的制作方,当深思并发掘中国传统节日系统的多重功能。总台《古韵新声》重返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民俗与生命关怀,在古今映照之中返本开新、守正创新。节气中的农事功用映照人与自然的关系,清明的缅怀追思映照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美学则映照人与自身的关系。节目组以逻辑自洽体系圆融的垂直化内容呈现,完成了文化风貌的多维构建,让中国传统节日愈加“充实而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