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梅
内容提要《人民日报》对玉树地震的新闻传播体现了国家、民族一体化的宣传话语和媒介空间;而一体化的国家、民族也构成了一种社会与政治空间。此种空间的建构通过语言表述、报道对象的数量、评论、话语组接等方式达成。值得注意的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家党政宣传强调了认同的同一性而淡化了身份及认同的差异性。同时,新闻表述多次出现“人民”、“公民”等指称,既体现了基于中华血缘的国家文化认同也体现了对公民身份的认可。与汶川地震的互文式表述以及上海世博等的语境衔接不仅在时间上构筑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血脉,也在空间层面构筑了国家民族的全球坐标。
一、国家、民族空间及其认同
媒介传播就是符号传播和话语传播。不论是文字还是图像,符号还是话语,它与现实的关系均有三层:反映、表现、建构。[1]就媒介与空间之关系而言,也有三层的关系:着重于其物理空间;着重于精神或认知的心理空间;着重于既真实又想象的社会政治空间。
这恰与后现代地理学者爱德华·苏贾(又译索亚,Edward,W.Soja)的三种空间理论相契合。苏贾提出了三种空间的不同内涵:第一空间,注重空间的物理性;第二空间,是一种思想性或观念性领域,属于
想象的和思维的构想空间。这两种空间或者强调现实的一端,以纯粹唯物主义为要,或者强调感受和构想,以主观唯心为要。苏贾在此基础上强调社会空间(第三空间)的概念,认为空间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物理的又是社会和历史的。[2]而这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种空间又彼此联系相互重叠。苏贾还指出空间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构建力量。[3]
国家、民族概念既包含物理层面的空间(国土、疆域等)属性,也包括心理认同与体归属并兼具社会、历史属性。同理,置身于社会空间的大众传媒,通过反映真实的空间和生产想象的空间创造了一种既真实又想象的第三空间,包括国家、民族等社会空间。因之,媒介空间就是物理空间、认知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结合体。传媒时代,国家、民族空间的建构需要媒介的介入,并与媒介空间有一定的重叠之处。
国家,既是领域(country)也是制度(state)。是“具有国际公认而又有相对明确政治边界的某一国土区域。”国家的三个要素是政治权力与领土、人民(经常是同一民族或有共同的认同感)的统一。[4]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5]总之,国家认同是国民集体观念的集合。与国家不同,民族是指由历史、文化和共同祖先连结的共同体。民族有“客观”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包括地域、语言、宗教,或共同祖先,也包括“主观”的特质,特别是人们对其民族性
的认知和感情。[6]总之,民族认同指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
国家认同不等同于民族认同,前者更侧重于政治身份,后者则侧重于文化归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国家与民族的内涵多有重叠,正如费孝通把中华民族之格局称为“多元一体”,他认为“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是众多的,所以说它是个多元的结构”。[7]多元一体的国家形态意味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此,国家认同必然包含民族认同的成份。这正是《人民日报》在玉树地震报道中所体现的认同模式。而《人民日报》在树立国家认同的过程中体现了它融合民族认同的话语特点;也体现了强化认同的同一性而淡化差异性的话语特征。
二、《人民日报》玉树地震传播分析
从政治学层面看,认同是国家整合必不可少的力量,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央级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主导力量,它在塑造国家、民族认同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认同方式是通过具体的报道、图片、评论,以及报道数量、对象、新闻来源等达成的。
新闻报道也是意义交流,而意义交流过程除涉及具体的信息内容,还涉及媒介接触、说话人、受话人、语境、代码等因素,事实上,意义产生于所有这些要素的综合[8]。本文对《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便涉及上述各类交流元素。
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4月15日到5月15日一个月的新闻报道进行样本分析。经统计共356篇新闻报道,以及15篇评论和75例图片。
选取原因:一,一个月的时间包含从地震爆发到灾情跟进、救援展开再到防疫、总结以及展开重建等与地震相关的各种信息,形成比较完整的地震报道周期;二,四月底开始,《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心逐渐让位于上海世博报道。
分析类别:
信息内容:主要涉及包括报道对象,报道对象关键词,评论,图片。
媒介接触:主要涉及《人民日报》发行量,一个月的报道中报道数量与时间,以及《人民日报》在灾区的情况。
中国各民族代码表说话人:指《人民日报》新闻来源的量化分析。
受话人: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懂汉语表达并且阅读《人民日报》的人,藏语区人民。
语境:事件报道的语境。
代码:主要指汉语,藏语,文字,图片。
(一)信息内容
(1)报道对象:
分析:在报道数量上(表一),《人民日报》体现了它树立政府和党的形象并形成舆论一致的方式所在。在356篇新闻报道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级战士主要是武警及党员的报道,共78篇,占总报道数的21.91%;其次是领导人及政府行为共67篇,占总报道数的18.82%。从报道对象看,数量最多的是党政军领导及士兵和党员,合计145篇,占总报道量的40.73%。这些内容更多地与党及政府抗震救灾的态度及行为相一致;也与《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的身份密切相关;也表明正是党政军的指导思想和救助行为高度统一才构成此次玉树地震救灾的主导力量。
再次是灾民的报道,包括受灾情况、当地党员或众的自救、生活安置、学生读书复课等共计58篇,占总报道数的16.29%。其中,涉及学生和校园的新闻共15条,占报道总量的4%。关于灾民的报道仍以正面报道为主,呈现舆论引导的特点。
灾情报道、兄弟省份的救助、国际社会反应、志愿者、各团体及海外救援、港台以及与藏区的语言、文化有关的报道基本持平,都在10余篇左右。藏族居民及喇嘛、班禅以及藏区文物保护和志愿者的报道各
占16条,占总报道量的4.49%。与班禅有关的新闻3条,主要是班禅对灾民的慰问、捐款及超度。明确提及汶川地震的报道有3篇。
从报道数量的格局看,党政军一体,灾民,兄弟省份,志愿者,港台,企业团体,海外华人,国际社会等形成一个逐渐扩张的圈层体。其中,国与家,国与党,党与民,灾民与人民,国家与企业,国家与全球社会等等身份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圈层体得以建立,而这一圈层中的党和政府具有明显的向心力。国,党,人民等是这一向心力圈层体的主导力量;企业,海外同胞,国际社会则相应地成为这一圈层体的辐射对象或外围对象。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表一
报道对象分类比较
注: 1.关于报道对象的确定主要依据新闻报道的标题,以及报道内容涉及的主要对象。
2.有些内容是互相交叉的,如灾民与灾情的报道;灾情与汶川的互文式表达;再如“藏区语言文化”的内容又多与《人民日报》紧密相连。
3.灾民作为报道对象不仅包括灾民受灾情况,也包含灾民生活恢复以及当地民众自救的活动。
4.志愿者作为报道对象,也包含了几篇以网友为对象的报道,(志愿者体现于行动,网友体现于声援),归为一类。
5.“其余”部分的内容包括医疗工作者、地震专家以及防疫、防震知识等。
报道对象的主导力量与次属部分的分布确认了认同对象的中心性,即国家为中心,人民为主体的国家话语。而民族特性则服从于这一国家认同的同一性话语之中,少有对认同内涵的差异化表述,如藏族居民及喇嘛和藏区文物保护等的报道数量相对偏少。
显然,这样的信息内容体现出《人民日报》宣传话语的自觉性,这在2010年4月18日头版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意识和责任所在:
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要求,全面迅速地报道抗震救灾工作的积极进展;大力宣传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医务工作者全力开展搜救工作,争分夺秒救治伤员;大力宣传灾区广大干部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加强民族团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斗争,战胜自然灾害的英雄事迹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人民众心系灾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踊跃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为灾区众排忧解难……
(2)报道对象关键语词:
分析:从以上各关键语词(表二)看,玉树地震的报道强调了国家民族空间的政府主导特征,如“指示”、“强调”、“号召”、“监督检查”等。武警及党员的救助报道中多次出现“主心骨”、“党员”、“党旗”等语词。涉及灾民的报道多以“人民”指称,强调灾民感谢、学生上课、复课等内容,这与对灾区民众“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的鼓励相吻合。多次提及的汶川地震以及汶川人则以“分担苦难”、“一家人”等语词出现,直接体现了四海一家的文化认同观念。
值得关注的是,藏区语言文化的报道多次提及藏文版《人民日报》的图文;关于志愿者的报道多次出现“公民”的词汇表达。前者仍是国家叙事,但是在国家空间的同一性认同中承
国家、民族空间与认同建构:《人民日报》玉树地震传播分析
表二报道对象关键语词列举
领导人及政府行为指示、强调号召、监督检查同人民在一起慰问
武警及党员等救助救人救治主心骨党员、党旗灾民视角感谢复课、上课生活秩序人民
灾情遇难失踪受伤
藏区语言文化藏语翻译人民日报拯救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港台等捐助筹募救援义工、骄傲各团体及海外华人关爱情系玉树奉献爱心四海协力兄弟省份伸出援手捐助积极援助
企业救助贡献力量社会责任捐献
国际社会继续慰问持续关心积极评价
志愿者分担坚持组织起来公民
汶川分担苦难一家人
班禅的内容慰问捐款超度
其余防震减灾卫生防疫
注:报道对象关键语词既包括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也包括相应短语甚至句子。
认民族语言的差异性,但此种差异性又与《人民日报》所代表的国家政府的话语空间相叠加。后者则是现代社会“国家的力量和公民的力量融合在了一起”[9]的新的现象。
(3)信息内容之评论部分
评论分析:共15篇评论,包括社论、述评、人民论坛、评论员文章等。从4月15日开始到4月25日11天时间共刊登12条评论,其后的评论数每周一篇。
作为政府机关报,《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政治指导性更加突出:从15篇评论的标题可以看出,“生命”(《不惜代价抢救生命救治伤员》、《夺取营救生命保障民生斗争的胜利》、《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人民”(《同人民在一起》、《敬礼,人民的守护神》、《同人民在一起的伟大品格和深邃意蕴》)、“上下同心”(《上下同心共御天灾》)、“中国”(《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汶川到玉树:一个国家在磨砺中前行》)等概念构成了玉树地震评论文章的主线。相关评论内容也体现了这种建构民族国家一体的话语导向:
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论省份民族,情不问亲疏贫富,危急关头,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把目光投向玉树,都以各自的行动去帮助每一个受到强震伤害的生命……地震,让各民族人民的心和灾区人民的心紧
紧地连在一起。危急关头,不分军民、不分僧俗、不分民族,大家患难与共,众志成城……在玉树大地震后,中华儿女再次唱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这句话,再一次印证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4月27日的评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显然,这样的民族国家的空间概念既包含了具体的国家疆域,也涵盖了精神和认知的心理空间,这样的心理空间以认同的同一性进行维系:不分军民、不分僧俗、不分民族。同时,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又有着坚不可摧的血缘关系:“经由血脉传承,自强不息的基因传承至今;经由灾难磨砺,民族精神中注入新的时代光辉。”(5月14日评论《从汶川到玉树:一个国家在磨砺中前行》)
(4)图片分析
共75例图片,包括插图和图片新闻,占总报道量的26.7%。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表三
图片主要内容
注:其余类的图片包括没有明确报道对象的图片,如4月17日第7版“四手相握”的图片,4月18日第7
版僧众祈福图片,还包括捐款、悼念等图。
分析:图片内容多是救援(多是武警官兵的身影)、灾民生活、国家领导、党员党旗等内容。其中,党员党旗图片共占8%,它与党、政、军高度统一的政治格局相一致,三者共占图片数量的50%。与灾民相关的图片多是灾民生活秩序井然,学生恢复上课,灾民感谢等。另外,《人民日报》自身宣传占5%,包括4月18日第8版和4月20日第5版分别刊登《人民日报》在灾区受欢迎以及藏文版《人民日报》到灾区的内容。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作为国家喉舌维系民族一体化的国家认同空间的努力。志愿者有关的图片一张,占总数的1%。
图片作为符号,与现实的关系也是多重的,即对现实的反映,心理的认知以及意义的建构;同时,图片的分配也是媒介空间的分配。空间也是关系的体系,上述图片的内容分配与国家空间领域的各种主体力量分配相关。与前述报道对象基本一致,体现了党政一体,以及国家为中心,人民为主体的国家话语。而民族特性则服从于这一国家认同的同一性话语之中。
(二)媒介接触
媒介接触既涉及发行量,也涉及玉树地震报道的时间与数量。
《人民日报》发行量:全国发行,党政机关报,平均发行量200万-300万。
报道日期和数量:
分析:4月15日开始,报道呈明显上升趋势,到4月17,18,19三天报道数量最多;其后报道数量随时间延续逐渐减少(见表四)。这基本与地震发生、救援、防疫、恢复生活、学习等规律相一致。4月30日起“世博特刊”的报道形成了地震报道与世博报道的分水岭。5月份半个月的日报道量基本持平,平均在5篇左右。
《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在报道时间与报道数量方面也体现其时效性、权威性,从而也影响着意义交流的效果。
(三)说话人
分析:《人民日报》及人民网既是新闻来源,又是新闻传播者的报道占63%,新华社和新华网的新闻来源占23%。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既是权威的代理者,也是资源的占有者;
表四
报道时间和数量
注:此统计以新闻报道为主,不含评论。
国家、民族空间与认同建构:《人民日报》玉树地震传播分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