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计是指运用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交通安全、畅通、效率、便利及其与环境的协调为目的,优化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
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
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察或者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初期交通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保障交通安全,目的是疏导交通、保障交通畅通的目的。采用“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量的要求。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与方法:1、别离原则;2、限速原则;3、疏导原则;4、节源原则;5、可持续发展原则。
交通带来的问题:1、安全问题;2、能源问题;3、土地问题;4、环境问题。
交通管理的四个阶段:1、传统交通管理;2、交通系统管理;3、交通需求管理;4、智能化交通管理;
可持续交通就是既要能够满足不损害当前和未来基本的人类和生态价值的基本要求,又要满足自由交通,获取时机,沟通交往,贸易和建立联系的社会需求。
交通管理体制指的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所授予的交通管理权限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分工与合作。
交通管理可分为交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管理、以及交通运行管理。
交通系统主要由: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交通运输系统以及交通控制系统组成。
交通法规按其有效性范围分为:1、全国性法规;2、地方性法规;3、局部性管理措施。交通法规的内容:1、对“人”的管理;2、对车的管理;3、对路的管理;4、对环境的管理。
驾驶证除确认驾驶人有驾车资格外的作用:驾驶证是驾驶人驾车条件和技术能力的证件;座位驾驶违章记录之用。作为对严重违章驾驶人的扣证、吊证处分之用。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技术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车辆驾驶人的管理有:驾驶证管理;驾驶人教育管理;驾驶人驾车管理。
呼气酒精含量推测血液中酒精的浓度。
交通方式空间划分包括混合式划分、隔离式划分以及分道式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处理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交通警察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维护道路交通秩
序,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所进行的纠正,教育和处罚等行政执法活动的总称。
道路交通事故指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公路,城市道路或其他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因过错或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交通事故分类:按责任分类: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行人事故。按后果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按原因分类:主观原因事故和客观原因事故。按对象分类:车辆间交通事故,车辆与行人间的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间的交通事故,车辆自身事故,车辆对固定物的事故。责任认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对当事人应负的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道路交通事故的快速响应;道路交通事故的快速联动。
交通标志的构造:标志板;支架〔柱式、悬臂式、门式、附着式〕
平面交叉口标线的设计原则:积极开辟左转弯;交叉口的导向车道的长度应根据交叉口的几何线形确定,其最短长度为30m;平面交叉口的进口车道内,应有导向箭头标明各车道的行驶方向。
交通标线的设计原则:道路标线的颜;道路标线的宽度;道路标线虚线间隔长度确实定;导向箭头最
正确形式确实定。
其他交通秩序管理设施:隔离设施〔护栏,隔离墩,绿化隔离带,水泥体〕道路照明;其他附属设施;〔速垄和阻车器;交通岛。〕
变向交通包括方向性变向交通〔在不同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行车方向的交通〕
非方向性变向交通。
禁行管理:时段禁行;错日禁行;车种禁行;转弯禁行;重量〔高度、超速等〕禁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的人行横道线,采用两条平行粗实线划出人行横道范围;需在路段中间设置没有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线时,采用斑马线,并应在到达人行横道线前的路面上设置预告标示。
PGIS:停车引导系统,是通过交通信息显示板、无线通信设备等方式向驾驶人提供停车场的位置、使用状况、诱导线路、停车场周边交通管制和交通拥堵状况的服务系统。交叉口科学管理的重要原则:减少冲突点;控制相对速度;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先;别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选取最正确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
主路优先控制分为:停车让行标志〔单向停车控制;多向停车控制〕:减速让行标志。现代环形交叉口
与传统的不同:环内车流优先通行,入环车流必须让行于环内车流;交叉口进行渠化。
快速道路面临的交通问题:交通拥挤;交通事故以及交通噪声。
偶发性拥挤:由于偶发性事件临时封闭车道而引起的道路通行能力的暂时降低而造成的交通拥挤。
交通组织优化的原则:优先考虑宏观交通组织优化的原则;道路交通别离的原则;道路交通量均分的原则;道路交通量连续的原则;道路交通总量削减的原则;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的原则;排障导流。
交通组织优化的措施:宏观交通组织优化;区域交通组织优化;微观交通组织优化。BRT:巴士快速公交。结合轨道交通系统和地面公共交通的灵活性,通过多公共交通车辆,行驶道路和车站、先进技术、运营组织等方面系统性整合。形成的一种建设成本低,服务快速可靠,运量高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核心组成成分把包括专用行驶路权;BRT车站;BRT车辆;智能交通技术等。单向交通的种类:固定式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可逆性单向交通;车种性单向交通。
BRT功能:BRT作为城市快速公共交通服务模式的一种,具有高运量、快速、可靠、成本低等特点。独立构成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与轨道交通共同构成城市快递公共交通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的过渡方式。
自行车优先通行管理基本要求:改善自行车的通行环境,保障自行车交通的安全;加强宣传和教育,提
高骑车人的安全意识和交通意识;交通设计和管理中充分考虑自行车交通的特性;实施鼓励自行车出行的各种保障措施。
交通管理系统〔TSM〕: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为一个整体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多个组成部分。
管理目标: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交通系统管理实施效果:以方式转换促增效;以消除瓶颈促增供;以削峰填谷调需求;以系统组织促均衡。
交通需求管理基本策略:通过对交通源的调整减少交通量;通过对交通方式的引导和私人小汽车的诱导使交通在道路的时空上均匀分布。
交通需求管理的实施:分三层次。1、通过用地规划来实施交通需求管理。2、通过改变交通方式实施交通需求管理;3、通过调整交通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实施步骤:分析现状,出问题,定量计算交通分析指标;确定目标,分析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建立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实施方案;监督和评估。
特殊事件包括:突发性事件和计划性事件。特殊事件发生的交通特性:非常发性;需求超常性;涉及广泛性。
点控制:每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信号只按照改交叉口的交通情况独立运行,不与其邻近交叉口的控制信号有任何联系的,称为单个交叉口交通控制。
线控制:把干道上假设干连续交叉口的交通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同时对各个交叉口设计相互协调的配时方案,各个信号灯按此协调方案联合运行。
面控制:以某个区域中所有信号控制交叉口作为协调控制的对象。
按控制方法:
定时控制;感应控制;自适应控制
点控制定时基本内容:确定信号相位方案;信号基本控制参数〔周期时长和绿信比〕。饱和流量: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的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车线的最大流量。
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初期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最短绿灯时间;绿灯极限延长时间。
半感应控制:检测器设在次要道路上;检测器设在主要道路上;
全感应控制:基本全感应控制;特殊感应控制
定时控制的优点:定时控制,因信号启动时间可取得一致而有利于同相邻交通信号的协调,特别是要连接几个相邻交通信号或一个信号网络系统;定时控制的正常工作,不必通过检测器对车辆的检测;定时控制比感应控制更适用于大量,均匀行人交通的地方;定时信号设施价格低于感应信号,且安装、维护方便。
感应控制的优点:在交通量变化大而不规则、难于用定时控制处置的交叉口,以及在必须降低对主要干道干扰的交叉口上,用感应控制效益更大;不适宜处于联动定时系统的交叉口,宜用感应控制;感应控制特别适用于交通只在一天的部分时间里需要信号控制的地方;感应控制在轻交通交叉口或期间,不致使主要道路产生不必要的延误;有几个流向的交通时有时无或多变的复杂交叉口上,可得到最大效益;半感应信号适用于主次道路相交。
信号控制的基本参数:周期时长、绿信比、时差;
绝对时差: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的时间差。相对时差:相邻两绿灯或红灯起点或中点的时间差。
定时式先控制系统的协调方式:单项交通街道;双向交通街道〔同步式协调控制;交互式协调控制;续进式协调控制〕
电脑线控系统:脱机方法〔MAXBAND;PASSER II〕;联机方法。
线控制的连接方式:无览连接;有览连接。交通信号的分类:按控制策略分〔定时式脱机操作控制系统;适应式联机操作控制系统〕看控制方式分类〔方案选择方式,方案形成方式〕;按控制结构分〔集中式电脑控制结构,分层式电脑控制结构〕TRANSYT系统由仿真模型及优化两部分组成;
快速道路的控制系统:主线控制系统;入口匝道控制系统;出口匝道控制系统。
快速道路主线控制的作用:取得最正确均匀车上,从而使瓶颈路段的通行能力到达最大;一旦因车速或车流密度发生变化而产生冲击波时,可防止汽车追尾冲撞;当出现事故或因维修而使主线通行能力受到限制时,可提高快速道路的使用效率。
主线控制方法:可变限速控制法;车道封闭控制法;可逆车道控制法。
有效绿灯时间是指某相信号的绿灯时间与黄灯时间之和减去损失时间。
全无控制交叉口:指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从而拥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道路,其流量较小,在交叉口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
常发性拥挤:主要是交通需求超过通行能力和道路本身几何特征的限制所引发的交通拥挤。
定时控制: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机均按事先设定的配时方案运行。
感应控制:在交叉口进口道上设置车辆检测器,信号灯配时方案有电脑或智能化信号控制机计算,可随检测器检测到的车流信息而随时改变的一种控制方式。
相位:对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的组合,成为一个信号相位,所有这些信号相位及其顺序统称为相位。
周期时长:对应于某一进口道信号灯各种灯轮流显示一次所需的时间,即各种灯显示时间之总和。
相位差: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之间的时间差。
非方向性变向交通:在不同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种类的交通。
交通管理:对道路上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
单向交通的优点: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提高行车速度;其他优点。
缺点: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增加了附近道路的交通量;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了不便,增加了步行距离;容易迷路,尤其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来驾驶人;增加了单向管制假设需的道路公用设施。设置条件:具有相同起点和终点的平行道路,它们之间的距离在350-400以内;具有明显潮汐交通特性的街道,其宽度不足3车道的可实行可逆性单向车道;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某些方向的交通可另有出路,才可将相应的进口道改为单向交通。
对驾驶人安全教育的形式:定期的安全学习活动日制度;2、举办各种类型的轮训班;3、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4、对驾驶人进行再培训、再教育。
饮酒驾车指车辆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0.2mg/ml但小于0.8mg/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驶指车辆驾驶人饮酒后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0.8mg/ml的驾驶行为。车辆检查的类别:初次检验;定期检验;临时检验;特殊检验。
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管理
公交车专用车道;公交专用街;公交车专用道路;公交车专用进口车道;公交车、自行车专用道路;交通信号为公交车优先控制;公交车转弯优先;车站设置和换乘衔接优化;公交车辆运营智能管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处罚:警告;;暂扣驾驶证;吊销驾驶证;拘留。
交通拥挤收费:通过对特定时段和路段的车辆实行收费。
试论述SCOOT系统的优化程序。
答:SCOOT系统的优化程序包括绿信比的优化、绿灯起步时距的优化以及信号周期的优化。
绿信比的优化
绿信比的优化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1)在每一信号周期内,对控制区域内的每一交叉口的所有相位,都要确定是否修正绿信比方案。
(2)使交叉口总饱和度最小是绿信比优化调整的基本规则,同时还要考虑车辆受限排对长度、拥挤程度以及相位划分等因素。(3)绿灯时间调整量为±4s。
绿灯起步时距的优化
绿灯起步时距的优化主要包括:
(1)优化以子区为单位进行。
(2)对每一交叉口在每一周期前都要进行绿灯起步时距的优选运算。
(3)绿灯地步时距的调整量为±4s。
信号周期的优化
信号周期的优化主要包括:
(1)优化以子区为单位进行。
(2)每隔2.5-5min对子区内每一交叉口的周期进行一次优化计算。
(3)周期的调整量为4-8s。
(4)周期优选以子区内关键交叉口的饱和度限于90%为目标。
简述半感应控制方式的工作特点。
答:半感应控制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只要在次要道路入口埋设检测器;
(2)主干道上的相位始终有最小绿灯时间,保证了主干道上的交通运行:
(3)假设次要道路上的绿灯到达最大值,则将检测到的交通信息存储起来,并在主干道经过最小绿灯时间后,恢复绿灯;(4)能适应交通流的短期波动,这是定时系统所无法做到的。
试论述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答:智能交通系统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其涉及领域也是空前的,目前电子、通信、电脑和自动控制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均可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归结起来,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分布式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研究是在分布式人工智能基础上进行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主要研究多智能系统中的知识与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源,控制智能系统的异步操作,均衡各智能系统的目标。
〔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交通监测、控制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该系统类似于机场的航空控制器,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间提供通讯联系,从而使交通流始终处于最正确状态。
〔3〕智能驾驶员信息系统。智能驾驶员信息系统是以驾驶员为服务对象,通过办公室或家庭电脑终端和公路咨询广播系统等,向驾驶员提供目前交通相道路状况、车辆位置和行驶信息,并且通过路径引导系统向驾驶员提供行车路线信息。
〔4〕先进的大众运输系统。先进的大众运输系统是采用智能技术促进公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比方,前面介绍的瑞典公共交通中出现的向候车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的显示板就属于该系统的组成部分。
〔5〕自动车辆驾驶系统。自动车辆驾驶系统包括能监控车辆的探测器、自动车头间距控制、自动刹车以及控制油门等部件。它能使车辆在高速行驶中保持适当的车间距,必要时可以自动减速或刹车,以免碰撞事故发生。
设计信号相位要着重考虑哪些方面?
答:设计信号相位要着重考虑:
(1)考察交叉口的大小,即是否能在进口道设置各行进方向的专用行车道,专用行车道的设置对于相位设计影响比较大;
(2)看看主流方向是直行还是转弯;
(3)分析左转交通量或右转交通量的大小,主要是通过相位设计,减少对向直行车和左转车的冲突以及右转车与行人的冲突。简述干道交通协调控制设计信号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的原则。
答:干道交通协调控制设计信号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的原则:
〔1〕信号周期。在干道交通协调控制中,各个信号交叉口所用信号周期必须相同。〔2〕绿信比。在干道交通协调控制配时设计中,每个交叉口的绿信比需要单独确定,它们不一定相同。
〔3〕相位差。在于道交通协调控制中,协调控制主要表达在相位差的设计上,它是决定整个控制效果的关键。在实际设计中,常常使用绝对相位差的概念。
7、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目标是什么?答:入口匝道控制的目标是:交通事故分类
(1)减少高速公路干道行驶车辆的总行程时间;
(2)减少通道内全部行驶车辆的行驶时间;
(3)在高速公路于道和入口匝道上,消除或减少交汇中的冲突和事故;
(4)改善交通的平稳性,减少不舒适感或环境干扰。
1、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交通事故频繁,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交通拥挤,堵塞严重,影响了车辆运输效率,限制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公共运输系统吸引力降低,运行效率下降;
(4)空气污染严重,对城市环境破坏力较大。
2、评价服务水平的因素有那些?
答:评价服务水平的因素有:
(1)车速与行程时间,它不仅与运行车速有关,也与总的行程时间有关;
(2)车辆行驶受阻情况,可以用每公里停车次数和车辆延误时间来衡量;
(3)操纵车辆以维持所需车速的自由程度;
(4)行车的安全性与事故情况;
(5)行车的舒适性和方便性,它们受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道路能为满足驾驶入员需要所能提供的方便程度的影响;
(6)在行车方面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