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智慧——《泥火人家》心得分享
中国正以一个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姿态,所向披靡,昂首阔步,高歌猛进。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兵马俑,还是孟姜女,都根深蒂固地印在我们心中,这些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对我们有这着无法否认的影响力。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手工技艺面临着被取代的危机,景德镇是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陶瓷古镇,它始于汉室,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球,有"瓷都"之称。溯其国际影响,中古时就有精制之品远销外国。诗人陈志岁《景德镇》云:“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瓷都”景德镇所产瓷器的国际市场地位跃然纸上。西雨客的《泥火人家》一书立足于景德镇名扬海外的瓷器文化,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非遗技艺的元素巧妙的蕴于故事中的杨灵安及其伙伴的成长之中。
书中讲述到爷爷杨忠泥去世后,男孩杨灵安跟随母亲杨琳回到故乡火烧村,杨琳拜其父亲幼年时的好友许奶奶为师,学习传统青花及玲珑技艺。在火烧村清脆的瓷器声中,杨琳的青花技艺日臻成熟,她和杨灵安在火烧村的新家也建造起来,在新奇与希望并行的独特童年风景里,祖
辈的温暖人情和乡间留守孩子的纯真情感如水般缓缓流淌。那传统的制瓷技艺也一并传承了下去。从故事中我们既看到了古镇的工艺,也看到了古镇中朴素又热情的人民,是那儿美丽且典雅的氛围孕育了这些可爱的人。
瓷都景德镇
纵观当今社会,仍有许多人在为中国传统技艺的弘扬而努力着,剪纸,珠算,针灸,书法,京剧,都在以不同的形态被传承着。祁东平影戏传承人,84岁的曹德平,从事皮影戏已有60多个春秋了,当记者去探访时老人说:“舍不得啊,我死了就失传啦。”如今也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年轻人不去学自然便失传了。
作为新时代的筑梦人,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应将几百年以来祖先们的智慧结晶以符合现代潮流的方式推向更广阔的天地,将老工艺不断创新,使之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绽放光彩,这也是每一个新时代筑梦人应做到的。
让我们在传承中彰显中国的悠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