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料库:其他文献引述
5.1狄德罗
===================================================
其他文献引述:
一,陈诚:关于狄德罗《论戏剧诗》
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戏剧理论家,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百科全书派”首领。出生于法国一个小城市作坊主之家,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后来到巴黎求学,但只受过中学教育。狄德罗从小聪明好学,性格狂傲,具有民主思想,在当时社会环境中,接受了唯物主义,成为一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曾因宣传唯物主义被捕入狱,出狱后,与达兰贝尔、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开始编撰《百科全书》,1751年出版第一卷。到1772年全部37卷出齐,前后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狄德罗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戏剧理论家,在美学和画论方面卓有建树。其小说有《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73年作,1792年出版)、《拉
摩的侄儿》(1762—1779年作,1805年出版)等,戏剧有《私生子》和《家长》等。《论戏剧诗》曾引起世人的关注,对后来欧洲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学著作有《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1752)等,另外他的《画论》(1766)也颇有影响。
一、新的戏剧形式的创立——“严肃剧’
狄德罗在戏剧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严肃剧”的主张,这对于欧洲的戏剧发展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为话剧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8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盛行,包括一些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像伏尔泰等都热衷于古典主义。当时法国出现了莫里哀、拉辛这样的古典主义戏剧大师,同时又有布瓦洛《诗的艺术》这样的古典主义诗学和戏剧理论的法典.古典主义戏剧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在戏剧舞台上仍占主要空间。但是,法国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发展,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给那种以宫廷贵族的好恶和趣味为主的宫廷戏带来了很大冲击。如果说古典主义戏剧在喜剧和悲剧的两个极端徘徊,到了狄德罗的时候,则更多地趋向于一个中间的道路。事实上,任何喜剧形式都可能会有悲剧的情节,而任何悲剧也都会允许有一定的喜剧内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在《关于(私生子>的谈话》中说:“一切精神事物都有中间和两极之分。一切戏剧活动都是精神事物,因此似乎也应该有个中间类型和
两个极端类型。两极我们有了,就喜剧和悲剧。但是人不至于永远不是痛苦就便是快乐的。因此喜剧和悲剧之间一定有个中心地带。”(第90页)这就是狄德罗所说的“严肃剧”,也就是“正剧”。
较之于喜剧里那些令人发笑的字眼,和悲剧里对恐怖、怜悯或其他强烈感情的激发,正剧或严肃剧可能不是那样趋向于极端,但并不因此而失去其风格,仍然会有令人感兴趣的东西。由于介于喜剧和悲剧之间,正剧的风格更丰富多变,也就更可以左右逢源。他认为,这应该成为严肃戏剧的优点。如果说任何戏剧吸引观众都需要一个感情基础的话,那么,在正剧里,激情表现得越强烈,剧本的趣味就越浓。“在正剧里,风格应是更有力,更庄严,更高尚,更激烈,更富于我们叫做感情的东西。没有感情这个因素,任何风格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第135页)如果把正剧和喜剧一场对一场地排成两条画廊,那么,人们可能会在正剧画廊里驻足较久且更乐于逗留,正剧会让人们体验到更强烈、更愉快的感觉。因为正剧遵循着一定的道德标准和情感基调,那就是“正派”:“所以我再重复一遍:要正派,要正派。它会比那些只会引起我们的轻视和笑声的剧本更亲切更委婉地感动我们。”(第136页)
正剧或严肃剧狄德罗有时候称之为“严肃喜剧”,也就是说比起喜剧来,它更加正派,更加
山下智久新剧具有悲剧意味。因而,狄德罗认为,相对于喜剧来说,严肃剧更靠近悲剧。这是由严肃剧的风格来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包含着可以用严肃剧来表达的内容和情节,当然,严肃剧或正剧也一定包含着带有喜剧或悲剧彩的内容和情节。从这方面来看,严肃戏剧可能是一切剧种里最不受限制,也最为容易的一个剧种。这对于打破古典主义的“三一律”,使戏剧走向普遍化、大众化与平民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有的时候这种正剧或严肃剧又称之为“市民剧”或“平民剧”。
二、“严肃剧”的艺术特征和演出形式
1758年,狄德罗创作了另一部严肃剧《家长》,同时发表了关于严肃剧的长篇论文,就是这篇《论戏剧诗》(有的译为《论戏剧艺术》),进一步对严肃剧的一般艺术特征及其表演技巧进行了阐释。
狄德罗对戏剧的布局有极为严格的要求,认为这是一出戏剧从剧本到演出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戏剧来说,布局是一个整体性的要求,而对话则散落于整体布局的各个段落和章节。这就存在一个布局与对话的难易与先后问题。是先有总体的布局再展开对话,还是先完成各个章节的对话然后再统一布局?狄德罗主张前者。在他看来,一个题材可以有多种布局,
但确定了其中的一种布局,其实也就确定了人物的性格和对话方式,如这个母亲应该妖娆,这个父亲应该严厉,这个情郎应该放荡,这个少女应该温柔善感等等,其对话形式就会只有一个而不可能自相矛盾。如果先设定了对话和各场的枝节,然后再回过头来去迁就布局,就会发现,情节的发展甚至对话都会十分勉强。所以,狄德罗给自己的严肃剧立下了严格的戒律:“绝对不在布局尚未确定之前就把任何一个枝节的想法落笔。”(第148页)根据整体的布局,完成戏剧的提纲,安排各个章节和场次,形成对话并穿插枝节,枝节的选择必须严格并且有节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的戏剧效果。
在他看来,戏剧布局的第一部分应该是主题的展示。剧情开始的时机,往往也是主题展示的时机,他倾向于那种开门见山式的揭示主题,但要分外小心谨慎的是,也不能让剧情发展得太快,不能一开头就把所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开场写得精彩动人,如何去维持观众持续的期待呢?他主张由第一个事件作为第一场的题材,以此作为引子,引出第二场,再由第二场引出第三场,以此类推。因而,主题的展示是逐步完成的,直到终场,才完全实现。这种主题的逐步展示,也是人物性格的逐步刻画,因为人物性格是由情境来决定的。关于人物的性格。他主张人物性格可以千差万别,丰富多彩,但反对在戏剧中形成人物性格的对比,认为进行对比.是对戏剧的损害,会使主题暖昧、对白单调、剧情展开不自然。此外,他对剧
情的安排和分幕、幕间歇、场面、格调、风尚、布景、服装等也有详细的论述。
三、“严肃剧”的美学准则和教育价值
狄德罗在这种新的戏剧形式中注入了他自己的美学思想和美学标准,那就是真理和道德。在他看来,戏剧是追求真理的,即现实的理性和科学。只是这种真理性的诉求在他新的戏剧中尚无法从历史的领域体现出来,因为受到唯心史观的局限,他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狄德罗更多倾向于从人性的、道德的层面来对剧本、作家、演员和观众做出要求。在狄德罗看来,剧中的“真”和“真理”的问题,并不是自然主义的那种完全写实,也不必是一定发生的真实事件,它不是对外在世界的临摹和描写,而是有着一定的创造和虚构在里面。“真”或“真实性”有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在里面,便是“艺术真实”。在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中,“艺术真实”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这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典型”理论。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让作品充满感情和人情味。因此,“感情”在他的戏剧理论和诗学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相对而言,那些悭吝鬼、迷信者和伪君子是绝对成不了诗人和作家的,他们往往都是那种铁石心肠的人。没有了高尚的思想境界,写出来的作品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
个朋友”,这句话可以看做是狄德罗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也可以看做是他的作家创作论。从作家来说,对真理的认识和对美德的追求是无限的,它是作家主体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作品具有感染力的重要方面。在狄德罗看来,一个对真理漠然视之和对美德无动于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的,更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狄德罗认为,不仅戏剧的作者需要有高尚的道德风尚,对于戏剧演员来说,也同样需要具备美德,他们需在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下工夫。狄德罗创立严肃剧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也是在于戏剧的教育功能。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反复要求戏剧要“正派”的原因。无论是戏剧本身的体裁和题材,还是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接受,都是为了弘扬美德、祛除罪恶。他认为,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会流到一处。坏人会为自己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对自己带给别人的痛苦感到同情,并对戏剧中出现的具有他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当这一切通过演员的表演而在坏人的身上发生作用之后,那个坏人可能会铭记在心,当他走出剧院的包厢,或许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倾向于作恶了。狄德罗认为这正是严肃戏剧的作用,这比来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和痛斥会更加有效。
(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6页)
二, [狄德罗]美在关系论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是《百科全书》的创始者和主要撰稿人。他依据其哲学观点,撰写了《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探讨》、《论戏剧艺术》、《绘画论》等著作,集中反映了他的美学思想方法。其要旨如下:
1.美在关系。认为美由事物的各种关系组成。事物的性质可在人们心灵中引起各种观念,如秩序、比例、对称、适合等等,但只有唤起关系观念的才称其为美。关系可分为三类:实在的关系、察知的关系和虚构的关系。与此相应,美也有三种:实在的美,又称为“外在于我的美”,这种美是不依欣赏者的“悟性。为转移的客观事物的美,“见到的美”,又称“与我有关的美”,这种美以“在我们心中唤醒关系概念的东西”为基础,是借助于“悟性”来判断的美;“虚构的美”,即艺术家凭其智力和想象虚构的关系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这种美是凭“悟性。构成的。一切美都体现了一定关系的。相对美”,美的性质随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美 学·431
2.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依据“美在关系”的思想方法,自然美只是单从事物本身考虑关系,故其美与否是依关系的多少决定的;社会美则不同,它需要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考虑。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艺术愈是把现实的关系描写得真实,就愈美。故艺术美是“
模仿的美”。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艺术家永远不能把现实关系摹写得毫无遗漏,也永远创造不出胜于大自然的作品。但他又认为艺术不等于自然,不是照抄自然,而是模仿美的自然,描写理想的自然,表现现实美的理想美。
3.戏剧理沦。认为戏剧具有教育作用,可以通过对人们情感、道德的净化,引导人们“爱道德恨罪恶”,这种方法要比严厉而生硬的说教更为有效。但传统的喜剧是以嘲弄人类德性上的缺点为主题的,传统的悲剧是以大众的灾难和大人物的不幸为主题的,这种悲喜剧都无法承担启蒙运动的任务。故需建立一种介于二者间的“严肃喜剧”,它情节简单朴实,接近现实生活,不用韵文,主要任务是描写“情境”,即关系,如家庭关系、职业关系、敌友关系等等,它表现现实中的普通人物,以人类的美德和本分为主题,可以对人们进行思想上的陶冶,引导人们扬善惩恶。为此艺术家首先应该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