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5.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野外与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数学模拟与计算机模拟、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
6生态学的方法包括层次观察、整体观察、系统观察、综合观及进化观。在全球变化中,目前比较严峻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酸雨、荒漠化及生态安全等生态问题。
7臭氧洞:臭氧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30%的区域
8荒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9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需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整体水平的反映。
10可持续发展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二章:生态系统
1系统是又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它具有结构的有序性、组分的整体性、功能的整合性、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控性4大特点。
2体统的功能的整合作用:指系统的整合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的整合功能不等于特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种集体效应,即有各组分的功能,又有各组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3系统分析的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定性分析阶段,包括划分系统边界、确定系统组分、分析系统层次,明确研究目标。第二阶段为定量研究阶段,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系统结构有序性分析。第三阶段为模型分析阶段,是在系统动态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确定系统模型的参数,进行模型试验,优化系统功能。第四阶段为系统结构优化阶段,是通过模拟分析,优化系统结构,实行系统调控,使系统具有功能整合特性,实现优化的系统功能。
4系统研究方法:可分为“白箱”“黑箱”“灰箱”三种
5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一个功能整体。生态系统是个功能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6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生物。生产
者的生态学功能过程是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和成有机物,完成了有机物的生产过程;消费者完成了有机物和有机物的转化过程;分解者则将有机物分解还原成无机物,重新释放的
环境中。
7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空间结构、具有时间变化、具有自动调节功能、是开放系统
8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9自然生态系统:未受人类干扰和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10人工生态系统:按照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
11半自生态系统:介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管理,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生态系统
12生物圈:也叫生态圈,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生物组成。
1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14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类,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法和价值量评价法
15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不受生态系统斜坡综合征的影响、具有恢复力、具有自我维持能力、不影响相邻系统、不受风险因素的影响、在经济上可行、维持人类和其他有机落健康的一种状态。
16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指标三类及概念:1早期预警,指及时确定即将发生的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2适宜程度指标,指与可接受的或参照系的标准进行比较后,能确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3诊断指标,指确定评价对象退化或者偏离健康的原因的指标。
17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运用生态学、社会学与管理学原理,以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内外环境进行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调控的管理手段
18适应管理:以生态系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为依据,管理依赖于对生态系统临时的和不完整的理解来进行,允许管理者对不确定过程的管理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
1,物种:一类生物个体的集合,其中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正常后代个体
2,个体生态学:以生物个体及栖息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栖息地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对栖息地的适应和生态适应的形态,生理及生化机制
3,系统发育:在特定的环境因子作用下,变异幅度朝一个方向继续变化,则导致种的分化,这个过程即系统发育
4,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总和
5,微环境:区域环境中,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环境
差异形成的小环境
6,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
7,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
8,生态作用;环境对生命系统的影响
9,生态适应:生命系统改变其自身的结构与过程以便与其生存环境相协调的过程
10,生态反作用:生物反过来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称为生态反作用
11,最小因子定律;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质完全缺乏,植物就不能生存,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质完全缺乏,植物就不能生存,如果这种营养物质数量极微,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12,限制因子;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该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13,交互作用;当生物受到一个以上生态因子作用时,其综合效果并不是各单因子作用的简单累加,综合作用效果往往明显大于或小于各单因子的作用之和
14,主导因子;在一定条件下起综合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中,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15,耐性定律;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
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得限度称为生物的耐性范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耐性定律。耐性定律说明,任何一个因子数量上不足或过量均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
16,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17,胁迫的有机体经历4个演变阶段;预警阶段,抗性阶段,耗尽阶段,再生阶段
18,休眠;生物在不良环境条件时期的不活动状态,是生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
19,内稳态;任何生物体在外界条件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都具有维持体内理化状态相对稳定的能力
20,生物保持内稳态,增强对胁迫的耐受性而适应环境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和生理生化适应
21,生活型;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的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称为生活型
22,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称为生态型
23,生态型分3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24,生态位从环境来看,具体生
物所生存的的具体环境,即该生物的生境,从生物来看,生物在环境中占据的特定位置,即生态位
25,生态位的定义大致可归为3类;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
26,基础生态位;物种对所有必需生态因子的适合度的超体积
27,植物长期适应一定光照强度便形成了不同的光强生态类型: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28,物候;生物长期适应于节律性变化,形成相应的生长发育节律
29,森林植被的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雨量;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护环境,进化空间;减低噪音,美化景观;提供产品和燃料,增加肥源
30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2)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3)生态因子的作用的主次4)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5)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6)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31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1)生态因子的纬向递变性2)生态因子的垂直递变性3)生态因子的经向
递变性4)生态因子的时间递变性5)生态因子非地带性变化6)生态因子的落内变化
第四章生物种
1.生物种是指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每个生物种都具有特定的空间特性,数量特性及遗传特性。
1种的基本特征:1种的大小和密度,2种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3,种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的生命表和生存曲线
2.种密度有粗密度和种密度之分。粗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或生物数或生物量,生态密度是指栖息空间内的个体数或生物量。当环境中拥有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最丰富,环境条件最适应时,某种可达到该环境下最大的密度,这个密度被称为饱和点。维持种最佳状况的密度称为最适密度。
种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种。性比结构是种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比例结构。
生理出生率:即最大出生率,指种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率。
生态出生率:即实际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种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
生理死亡率:在最适的条件下所有个体达到生理寿命时因衰老而死亡.
4.生命表是指列出不同的生命阶段或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个体数量,及每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年龄存活率和具体年龄死亡率的统计表。依据生命表绘出生物年龄段和存活数之间的关系称为存活曲线。包括Ⅰ型,Ⅱ型,Ⅲ型。
5.内禀增长率是指在环境条件(食物,领地和邻近其它有机体)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主打相对增殖速度,又称为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
6.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
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环境资源状况和生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决定了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7.在无限环境下,生物种的数量增长表现为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在有限条件下,种数量的增长为逻辑斯谛增长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过程,最后接近并围绕环境容纳量水平波动。
8.种波动一般是指种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围绕环境容纳量水平而上下摆动的情况。表现为非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爆发,种死亡和种平衡等形式。综合各种调节理论,种数量是由密度制约作用和非密度制约作用协同调控。只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二者的作用强度不同。非密度制约作用通过改变环境容纳量发挥作用,而密度制约作用则通过维持环境容纳量发挥作用。
9.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生活史特征而对环境有不同适应机制的生物。通过增强繁殖能力而适应环境的生物称为r——对策者,通过增强竞争能力而适应环境的生物称为K——对策者。从极端的r——对策者到极端的K——对策者之间,中间有很多的过渡类型,是一个连续的谱系,可称为r——K连续体。
10。生物种的空间分布特征常见的有三种分布型,即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分布。营集分布的生物的居程度因环境条件和种自身的特性而变化,过疏或过密都不利,称为阿利氏原则。
随机分布:如果每个个体的位置不受其它个体分布的影响,所形成的分布格局称为随机分布。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功能均匀分布:种内个体在空间呈等距离分布即为均匀分布,均匀分布是由于种成员间进行种内竞争所引起的。
集分布:种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成簇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种的这种分布即为集分布,也称为成分布或聚分布。
争夺竞争:竞争中胜利者为了它们的生存和繁殖需要,尽量多地得到控制的必需品,而竞争失败者则把必需品让给它的竞争胜利者,这就是争夺竞争策略。
分摊竞争:种内所有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去接近有限的资源,都可以参与竞争,由于竞争没有产全完
全的胜利者,有时全部竞争个体所平均获得的资源,都不足以维持生存所需能量,使种难以维持,这种方式叫分摊竞争。
领域性:指保持个体或之间间隔的积极机制。高等动物的隔离机制是行为性的(或神经性的),而低等动物或植物的则是化学性的,即通过抗生素或“他感作用物质”产生隔离。
12.不同的生物种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依存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根据种间关系的性质,可以分为正相互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