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型。
生活型: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
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制时,而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命表:列举同生在特定年龄中个体的死亡和存活比率的一张清单。
生物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边缘效应: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落演替:是一个落代替另一个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
优势种:对落的结构和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建种: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比如森里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
和地被层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落的作用,成为建种。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在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系统中,一般分为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两类。
生态农业特点:(1)因地制宜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4)社会性 (5)选择性
生态旅游的特性:天然性、高层次性、可持续性、综合性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1)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 (2)拥有巨大的客源 (3)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城市生态系统主要问题:(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土壤占用和土壤变化 (3)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4)用水短缺和水污染 (5)人口密度与绿地奇缺 (6)城市噪声污染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 能量流动。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 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磷循环。
3、 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行为信息。
生态锥体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 生态锥体可分为能量锥体、生物量锥体和数量锥体三类。
2、 能量锥体的特点:只有能量锥体能保持金字塔正常形态,不可能出现倒置的情形。
生物量锥体的特点:按照各营养级生物的重量绘制出来的,生物锥体很少发生倒置,然而在某些水生生态系统也会出现倒置的情况。
数量锥体的特点:以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为依据,但会出现有的生物个数数量很少二每个个体的生物量很大的情况,所以也会出现倒置的现象。
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1、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形象体现,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把生物与非生物,生产着与消费者,消费者之间连成一个整体,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2、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3、 食物链和食物网还揭示了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
种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是什么?
1、 种内关系:
(1) 求偶和婚配
(2) 邻域性行为。邻域是一个固定区域,大小可以调整,并且受积极保护。同时邻域的使用是排他的。
(3) 社会等级。一同种种中各个体的地位有一定的顺序性,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
(4) 集。作用: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共同发育敌害;有利于改变小环境;促进繁殖。
(5) 他感作用。抑制同种生物或异种生物生长。
2、 种间关系:
(1) 竞争。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直接竞争。
(2) 捕食
(3) 寄生。一个种寄居在另一个种的体内或体表,表面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4) 共生。分为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
生物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 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
3、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4、 具有一定外貌
5、 不同物种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序状态下共存
6、 形成落环境:生物的环境改造作用
7、 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和演化
8、 一定的边界特征
落演替的类型是什么?
1、 按照落演替的延续时间划分:
(1) 世纪演替(长久,以地质年代计算)
(2) 长期演替(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3) 快速演替(几年或几十年)
2、 按照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
(1)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
(2) 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上的落演替。比如我国内蒙古草原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什么?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功能1、 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和在物理系统中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变动的。
2、 能量是单向流。
3、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不断递减的过程。
4、 能量在流动中质量逐渐提高。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概念,特点以及类型是什么?
1、 概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中,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2、 特点:
(1)物质不灭,循环往复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3)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
(4)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5)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生物不但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也调节着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分配。
(6)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举例说明有毒物质循环的特点。
有毒物质循环的三个特点:
(1) 在食物链营养级上进行循环流动并逐级浓缩富集
如某食物链中水草中DDT含量为0.08*10(-6),当到达燕鸥时DDT的含量为6.40*10(-6),比水草高出约80倍。
(2) 在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泄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在生物体内。
如DDT积累在动物的脂肪内,一旦进入人体就不能排泄出去,因为排泄要求水溶性,所以DDT在人体内累积。
(3) 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分解,而相反经过生态系统循环后毒性更强。
如汞化合物有毒,在生物体内与中枢神经的某些酶类结合,容易引起神经错乱。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方式是什么?
1:驯化:新环境的适应方式。驯化过程实际上生物体内酶系统的改变过程。
2:内稳态: 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内稳态通过形态、行为和生理适应实现。
3:休眠——“逃避”限制
4:生理节律变化和其他周期性补偿变化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诸多的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
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尽相同,但各具有重要性,尤其是主导因子不可缺少,所以总体上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局部是是补偿的。
种的调节方式是什么?
1)外源性调节
气候学派:种数量受天气的强烈影响
生物学派:捕食、竞争、寄生、食物等生物因素对种起调节作用
2)内源性调节
自动调节学说: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表现在行为上、生理特征、遗传性质);认为种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参数变化;主张把种调节看成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经过自然选择,带来进化上的利益。
A:行为调节学说:社等级和领域性
B:内分泌调节学说:种数量上升,社压力加大,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影响脑垂体和肾上腺功能,导致生殖激素分泌减少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
C:遗传调节
如何理解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
1、 生物不能脱离生存环境而存活,需要对异质的环境不断适应,同时环境也需要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环境与生物是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
2、 环境中的生物生长发育受到环境中限制因子的影响。在最小因子定律中阐述“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由此推断可知,生物的生长发育取决于其最小量的生态因子。另外,生物的存在与繁殖,受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3、 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如光照、降水、温度、土壤等,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生存的环境和源源不断的营养元素。各个因子组合成复杂的环境因子,对生物产生复杂的综合作用。对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各种生理机制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同时影响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层结
构和时间上的季节性或其他周期性分布。
4、 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中的各个生态因子,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生物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在形态上、行为上以及生理上都会发生改变来适应环境。
5、 环境对生物产生了各种影响,同时生物也反作用于环境。各种生物构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周而复始。另外环境的净化作用主要靠各种生物来完成,保持着环境的洁净性,使环境更加适合于生物生存。
综上所述,环境为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条件,而生物又反作用于环境,对环境起着各种改造作用,两者相互依存,协同进化。
以佛山为例,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开展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
生态文明要体现3个方面内涵:
1、 遵循一条规律: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规律一致
2、 创新一种发展模式:生产模式、消费模式、技术模式
3、 创新一种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
以深圳为例:讨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深圳市将按照生态文明的标准和要求,计划从四个方面入手打造精品深圳、绿深圳、集约深圳和人文深圳,一是在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城市与建筑设计、促进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加快绿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创新和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等六个方面,科学谋划城市功能布局,打造精品深圳;二是在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打造绿城区和绿建筑。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生态环保区域合作等五个方面,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打造绿深圳;三是在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三个方面,优化城市资源管理,打造集约深圳;四是在加强住房保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促进生态科技创新,提高生态文明素质等五个方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人文深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