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现状
随着人均可支配的收入的提高,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截止2017年,观影人次得到16.2亿次,同样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成为大众的精神食粮,相比17,18的所谓的大ip之年,19年随着政策的调控,市场热潮已经褪去一部分,变得更为理智,各项数据也趋于平稳,鲜见爆发性成长。
二.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利与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各种类型文学作品几乎都在往影视改编这条路上走,既有《斗破苍穹》,《扶摇》这样的玄幻题材作品;也有《天盛长歌》《如懿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类古装大戏;《大江大河》、《橙红年代》等现代题材的作品。然而收到的成效各异
弊端:
(一)影视改编变得模式化,难以获得持续性的成功
在编影视作品上,过去的投资人总结出了一条公式般的经验“大ip+大明星=成功”,这条规律在最初确实屡试不爽,因为业内所说的大ip一般都是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再加上明星演员的强势加盟,在网文粉丝+出演演员粉丝的基础上已经累计了数量不少的观众人,在加上媒体的造势,势必会将作品的讨论度推向高潮,普通观众也会对此产生兴趣。但是在这样的一条公式下面,影视改编逐渐变得模式化,难以取得持续的成功,2018年,以“明星+大制作+大投入”的《天盛长歌》创下单日最低收视0.23%和刷新湖南卫视黄金档平均收视0.4%的最低记录,单日平均网播4000万。《凤求凰》《莽荒纪》《武动乾坤》等陆续口碑和播放均一跌不起。
(二)破坏原著形象
影视作品确实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形象,但另一方面而言很多影视改编是建立于破坏原著的基础上,影视改编由于有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其中,一部作品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大多是资方演员导演编剧经过多方角力后的样子。一部分作为戏中卖点的男一女一,通常片酬极高,制片人为了控制成本又想尽可能的使时长能够拉长一些,就会要求给女二,男二这些次之的角加戏,有的戏甚至为加而加,十分破坏文学作品的连贯性和艺术性。
(三)技术未到,一地鸡毛
在文学作品中,有一类科幻文,玄幻文,它们所描绘的世界非常难再现实生活中去再现,这时如果强求把这类作品影视化,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好的,本来书中的世界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白月光的存在,而改编却让它具象化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破坏了读者心中美好的世界。
利
(一)二次创作,丰富了作品维度
大江大河的演员在2012年初次开播,随后被不断重播的《甄嬛传》,其中很多神台词被广发传播,《甄嬛传》小说本是一部架空的小说,然而经过编剧的努力,最终为它到一个合适的年代,本来着重于情爱的小说多了朝堂之间的争斗,多了对封建制度的批评,也变身为一部综合型文学作品。
(二)增强文学作品的传播度
很多优秀的严肃的文学作品因为其晦涩难懂,往往受众率不高,普通观众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妙处,但是经过影视改编可以更为平易近人地走进大众,甚至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三)赋能文学作品,相互借力促进影响力
总票房78亿美元,作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系列电影之一,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真实还原了原著小说当中的奇幻魔法世界—霍格沃茨。巨龙,巫师,魔法,精灵,侏儒,这些遥不可及的神话事物出现在观众眼前,仿们置身于一场平行世界的华丽冒险。哈里波特的现象在现在文化史中是一座丰碑,在儿童文学和在电影商业方面上都值得让每一个投身于此行业的人去研究和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