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神农本草经》
着本草者,代有明哲矣,而求道者必推本于神农,以为神圣之至诚尽性,其兴物以全民,义至精而用至大也——周学海
故曰神农,千古之大儒也,考崇文总目,载食品一卷,五脏论一卷,皆系之神农——张炯
后人纂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张志聪
自《神农本草经》之后,后世医药学家,以此为根据,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以及对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解,对中药性味归经,药物的形态,功能主治都有很深刻的再认识,中药书中的内容越来越多,部头也越来越大,《本草纲目》就是一部全面总结整理中药的巨著。
当今中医药大学的中药教材对前人的中药学理论和临床,也有很规范的总结与整理,应该说从内容上看,要远远多于《神农本草经》的内容,那么还有必要学习《神农本草经》吗?
中药学习除了要掌握其功能主治以外,还要了解中药起作用的原理。我认为中药的性能,即四气五味,归经,有毒无毒,升降浮沉等,是其作用的根本。而当今的中药学则主要是通过实验室的研究,出药物的有效成分,来判断中药作用的根源。两种方法出发点不同,其所取得的结果也不一样。
记得从中医学院毕业后,分到医院的男科工作,当时中医男科很盛行,但是单纯使用中医药,对某些疾病的效果并不好。例如阳痿症,看到病人因为阳痿的痛苦经历,真希望能发现或者到有效方法,帮助病人恢复男人的尊严。
古代帝王有很多“春药”处方,能否到其中有效成分而应用于临床呢?于是开始翻看古籍文献,出所有阳痿病症的方剂,筛选出最常用的补肾药物,从其西医药理下手,把所有含有类似雄激素作用的药物出来,组成补肾阳的方子,以为这样应该有效了吧,临床使用以后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让我非常失望。
现在看来当时的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用西医药理套用中药性能,这种方法很难有效地应用于中医临床,犹如用中文和美国人对话,两者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古人没有今天的实验设备,是如何认识发现中药的?中药的功能是如何制定的?中药是如何作用于人体的?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什么意思呢?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中医是如何产生的?其基本规则是如何制定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黄帝内经》中,因此学习《内经》是学习中药的基础。药的性能以及作用在人体的基本原理,离不开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这是确立药物性味,规定药物功能的主要依据,这些内容应该以经典为依据,内容不在多,但要符合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在《神农本草经》中已经基本具备,后世很多医药学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对古代哲学的体会,在此书的基础上加以补充注释,对学习经典有很多帮助,不过也有些画蛇添足的部分。
例如,经书中规定,药物的性味为四气五味,后世为了体现出其更完整,更全面,将性味扩大至七气七味,似乎概括得很全面,而且看起来还对仗平衡。这是没有理解四气五味本质内涵,脱离《内经》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
四气源于四时,表现为寒热温凉四气,这是太阳运行的结果,是天地阴阳相互作用的根本,为阳主生。五味生于地之五行,地之五行源于天之五行,即东南西北中五方,味归形,五味
药学是学什么的
即水谷精微,主营养,为阴主长。
经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四气五味协同作用,两者为阴阳关系,遵循“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的阴阳关系转化原则。四气者,天之精气;五味者,地之阴精。又有“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药物的生成基于此,药物作用于人体也基于此。
而如果是七气七味则不知所云了,七数本身是指日月五行星的“七曜”,或者是北斗七星的斗柄分明四季,七气配七味本身已经没有了阴阳关系,更不存在“生”“成”关系了,这样的添加又有何意义呢?
再举一个例子,麻黄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味苦温,后世医药家则根据麻黄发汗解表功效,添加了辛味,性味变成了辛苦温,似乎更为合理,麻黄可以哮喘,一定归肺经,辛味属肺金,似乎麻黄辛温才对,苦味反而成了多余的。
其实麻黄之苦味在这里非常重要,首先苦味属火,火之味,这就与心火发生了关系,心属少阴,少阴是水火精气之合,少阴水之精气,上交心火,外出太阳,四气为温,是少阴水火之
精气盛,味苦心火藏精。麻黄之力乃是少阴肾精化气所为,这也是麻黄不同于其他解表药的原因。
因此,学习中药首先要到它的原始信息,没有经过后人改动的,全面反映古人基本思想的,依据阴阳五行理论所确立药物基本属性的,《神农本草经》就是这样一本记载中药原始信息的经典之作,学习《神农本草经》是临床医家准确使用中药的最佳途径。
张志聪曰:“夫天地开辟,草木始生。农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六气者,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三阴三阳是也。五行者,甲己运土,乙庚运金,丙辛运水,丁壬运木,戊癸运火,五运五行是也。
本五运六气之理,辩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而合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寒热升降补泻之治。天地万物,不外五行。其初产也,有东南西北中五方。其生育也,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白黑之五,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著为药性,开物成务,传于后世,词古义深,难于窥测。
后人篡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
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
本文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神农本草经>觉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