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由来和风俗
二十四节气由来和风俗
分享人:自由如风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4-03-31 阅读:9次 大 中 小
分享:
竖蛋是什么节气的风俗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
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的儒家经典《周礼》云:“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测日影长短的工具)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确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当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为“节历”,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第二个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节历”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立春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便是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大地将呈现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还曾一度被认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气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时节由于气温、日照、降雨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故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农事要注意浇灌追肥,促进生长。立春一度是重大节日。我国古时候历朝历代这一天要举行迎春仪式,围绕立春举行的民俗活动有“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
雨水 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是为雨水。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量逐渐增多。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雨水时节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农事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过去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