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10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10 2012年10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t.2012
张莺凡
(成都体育学院 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北京奥运会的语言服务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各位成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语言服务之创新点进行研究,为今后举办国际性、综合性体育赛事的语言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语言服务;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H0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10-0151-03
引言
每一届奥运会都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在奥运会整个庞大的组织活动
中,作为基础服务的语言翻译服务是一项重要而且复杂的工作,他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这场全球体育盛典的成败。奥运会最大的 魅力,来自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激烈竞技,而奥运会的巨大困难之一是全世界的各国运动员、官员、裁判员等异国人士之间的语言障碍。
在以英语成为世界主要通用语言的时代,以汉语为母语的在中国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难度更为突出。北京奥运会语言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超乎想象。语种需求多达数十种,专业口译涉及母语与外语的转换以及更多的外语与外语的转换;笔译工作量高达数千万字。[1]在采取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措施后,我们成功地用各种语言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服务,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各位成员营造了国家语言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国际奥会会主席罗格盛赞北京奥组委语言服务:“你们的语言服务工作很出。”而本届奥运会语言服务的多种创造性的运作方式也将为各类全球性综合运动会的语言服务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一第一次设立语言服务供应商
翻译作为沟通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桥梁,在奥运会的整个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一个没有高水平翻译的奥运会不可能成为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过去28届奥运会都是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通过抽调国内外相关行业人员,聘请国内国际专家和招募语言志愿者等来保障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但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成规模,且纪
收稿日期:2012-09-10
作者简介:张莺凡(1977-),女,山东莱州人,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英语教学研究。律性不强。所有人员都是临时聘请的,这使得具体组织实施的协调,管理,运作都显得不够流畅。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因为人手不足和翻译质量欠佳,各国在语言沟通上引发了不少问题。[2]塞黑男篮教练就曾在新闻发布会上用英语咆哮着说:“可笑至极,这个翻译的水平太差了。”另外,虽然在过去的奥运会组织过程中也有一些翻译公司参与到奥运会的语言服务中,但是还没有把这么大规模的语言服务外包给其他机构,组织或公司去完成的先例。
北京奥组委在奥运翻译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最终说服国际奥委会同意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首次设立语言服务供应商。语言服务供应商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组委会的要求,挑选合格的海外及国内专业译员或聘用译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保证译员在赛时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所需要的语言服务工作。[3]2006年12月30日,北京奥组委宣布: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笔译和口译服务供应商。元培翻译的专业人员在第29届奥运会以及第13届残奥会期间,为各个新闻发布会提供同声翻译服务,并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奥帆委、奥马委以及奥运会转播公司等提供翻译服务。另外,元培翻译还在赛后对相关文件资料进行笔译。由企业作为供应商来负责奥运会的语言服务工作这在中国是第一次,在奥运会历史上也是第一次。[4]
除了元培翻译外,北京奥组委还选择了几家语言服务机构作为赞助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营孚教育主要为国内裁判,翻译人员及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提供语言应用,翻译技能等外语培训服务,爱国者理想飞扬则为10万名志愿者提供语言测试及培训服务。三家语言服务机构共同为奥运会保驾护航,让北京奥运会成为真正实现“沟通无障碍”。
语言服务供应商的设立开创了奥运语言服务的新模式,使得奥运会的语言服务向着标准化,正规化迈进。
151
二语言服务的语种多,项目多,层次多
(一)语种多
奥运会的语言服务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他需要多种类,多层次的语言服务。北京奥运会一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1028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有七八十种语言将被使用。北京奥组委为了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习俗,保障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根据国际奥委会,残奥委会的相关要求(《奥林匹克宪章》、《国际残奥委会手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合同》),组织了1700多人的翻译服务队伍,为奥运会提供了45个语种的翻译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三大块:一是笔译,二是口
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译,三是场馆语言服务。奥运会期间,仅场馆语言服务一项就有24个竞赛场语言服务团体和3个非竞赛场馆的语言服务团体向公众提供了36个语种的多层次全方面的口译服务。
(二)项目多
为保证赛事的正常进行,北京奥组委对参赛的20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北京奥运会语言服务的主要项目为:领导陪同口译服务、会议口译服务、笔译服务、以及口译等。领导陪同口译服务即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部委及省市领导,各国政要,北京奥委会成员出席的各类正式的宴请,庆典等提供多语种口译服务,为国际单项组织及各奥运代表团和组委会的沟通提供翻译服务。会议口译服务是包括同声传译,交替传译。北京奥运会分别为参与者提供了开闭幕式、国际会议和各种新闻发布会的同声传译和交替翻译等。笔译服务是为提供组委会各类重要资料的多语种翻译服务,口译主要指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语言服务中心和特殊号码翻译服务。据统计,北京奥运会一共为多达2000个场次的国际会议和赛后新闻发布会提供了12个语种的专业同传和交传服务,为3600多万字的资料进行了笔译工作;提供了3000余次多语种的电话翻译服务。
(三)层次多
奥运会是不仅是一次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同时也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奥运会的参加人员大至国家元首,各国政要,小到平民百姓,他们对语言服务的需求各有不同。奥运的语言服务层次上至会议交流,
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下至场馆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物品分发,观众指引等。服务客户从竞赛组织、媒体运行、礼宾、医疗、安保、交通、到体育展示、票务、颁奖仪式、餐饮、兴奋剂检测服务等,分门别类,分层合作。正是所有翻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北京奥运会这的语言服务创下一个新的纪录,成为历届奥运会提供语言服务种类最多最全的一届奥运会。多语言服务是本届奥运会的新亮点。
三科技应用于语言服务:
第一次实现了智能语言翻译
以往历届奥运会的语言服务都是通过人工完成,本次奥运会整合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等技术,形成了“奥运会多语服务”系统,实现智能语言翻译服务。“奥运会多语言服务”实际就是一套使用多国语言并能互译的智能服务系统,它是一个面向奥运场馆内外,以宽带城域网络智能技术为依托,采用了语音识别系统和机器翻译技术,使大家在奥运期间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俄语及意大利语等11种语言向记者、外国运动员和中外游客不间断地提供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人机交互等智能服务。[5]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这套系统便捷地,动态地为1000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教练员顺利地参与到比赛提供服务,为700万来自不同国家的持票观众在观赏体育健儿精彩表现得同时,提供包括吃,穿,住,行等在内的旅游观光和日常生活信息等服务。
外国友人无论在城市的哪个地方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用自己的母语发起需求,通过该套语言服务系统将信息需求转化为中文,以获取相应的中文服务内容,然后再将这些中文信息转换为以发起需求者的母语展示的信息。这样的智能语言翻译服务大大地改善了人工服务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的局限,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在雅典奥运会中曾经有过出租车司机因为语言原因拒载游客的现象,这类事件在北京奥运期间将不再出现。所有的出租车都装有电子屏幕,利用“奥运多语言服务”系统为各国友人提供多语言服务,外国友人只需点击就可进行交流。
智能语言服务是科技服务奥运的新模式,为今后国际化的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了继续努力的方向。
四大学服务奥运的模式
每一届的奥运会语言服务体系中都有一支坚强的力量,那就是各国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本届也不例外。大学的参与为北京奥运的语言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北京奥组委前期招募的3745名贵宾陪同及语言服务志愿者就来自北京16所高校。作为语言种类最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全校近3000多名学生,教师参与到奥运中。几乎二三年级的所有学生都担当了志愿者,70%的研究生也加入到奥运会的语言服务中,近400名教师也参与到了语言服务。
然而,除了最基本的个人身份参与到奥运会的志愿者外,本届奥运会语言服务的一大亮点更就是:大学
直接服务奥运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北京奥运会语言服务的提供了最后一道保障体系——多语言服务中心。在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出现了一些语言问题,北外主动请缨利用语言丰富的优势,建立以各语种为单位的工作团体,以教师带学生的工作模式,搭建多语言服务中心,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将语言服
152
务整体交由一所大学完成。搭建在北外的多语言服务中心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以的形式提供不间断的44个语种,24小时多语言服务。几乎涵盖了所有奥运会大家庭成员的语言。就连冰岛语、僧加罗语、豪萨语等使用人口并不多的语种,也在其中。在所有奥运会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如果碰到语言不通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视频由语言服务中心提供远程同声传译及文件翻译服务。服务的对象包括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的贵宾(IOC主席、执委及其他官员;IOC市场开发代理商高层;IOC主席邀请的客人;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主席、秘书长和第三代表;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和秘书长;奥里匹克团结基金会总部官员;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独立观察员;赞助企业高层;转播机构高层等);国际及国内要人(各国王室代表、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体育部长和其他高级别政府官员;我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省/市领导等);技术官员、各国家及地区代表团所有成员;媒体、赞助商、奥组委工作人员等。在有需要的时候,口译需求人员根据需要服务的语种拨打相关语种电话号码,口译员了解服务需求后,将内容翻译给另一需求方,完成语言服务。在必要情况下,中心的人员也可第一时间赴现场提供服务。服务的内容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突发问题,紧急会议等。奥运期间(7月24日至8月28日),多语言服务
总计通话量达2108个,日平均通话量58个/天。这保障了奥运会的顺利举行。
奥运会需要高水平的语言服务,大学服务奥运是奥运语言服务的新举措,新模式。大学的参与为奥运会的举办提供了最佳支持。
结语
“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奥运相关场所,使用任何终端设备,都能够安全、快捷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无语言障碍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是2001年北京在申奥时,对全世界做出的承诺。北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其周到的语言服务为奥运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实现了“沟通无障碍”,为今后的国际性,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语言服务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模式。
参考文献:
[1]赵会民.2008北京奥运会语言服务工作概览[EB/OL].中国翻译协会网,
[2]王会寨,卢石.北京奥运会语言服务刍议[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24.
[3]梁汉平.中国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语言服务研究[J].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36.
[4]文冰成.奥运沟通无障碍:访元培翻译总经理蒋小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4-27.
[5]屈哨兵.语言服务研究论纲[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6):59.
(责任编校:张京华)
15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