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古诗翻译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性质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魂宝之一,它以独特的结构、韵律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古诗的遣词造句,和现代的词句有着一定的时代差异,所以选入小学课本中的百十首古诗,虽然看起来比较通俗易懂,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还是会出现不少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应让学生从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这种枯燥的阅读模式中摆脱出来,走进感受,想象,比较,鉴赏,发现的学习世界中,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得到提高,文言诗文的经典魅力也会得以充分展现。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古诗阅读教学中的一点陋见。
        在古诗的阅读教学中,想要有的放矢的教,我会先给古诗和重点诗词分分类。哪些是学生在反复诵读、研讨、积累、归纳中,可以自己理解的。哪些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完成的古诗阅读任务。
一、古诗分类
        理解古诗内容是古诗阅读教学的重要步骤之一。理解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可以自己理解的;一方面是他们需要帮助才能理解的。
        小学古诗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偏重写景的。如《咏柳》,《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第二类是偏重借景抒情或明理的。如《枫桥夜泊》、《别董大》、《题西林壁》等。第三类是直接抒情的。如《示儿》《出塞》《夏日绝句》等。
        第一类写景古诗,学生从诗句或者景中,就可以体会出作者的激情。在学习这类古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里去寻美好风景,想象自己就是诗人,大声吟诵诗句,去体会诗人的心情;也可以充分地利用插图来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情景;还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来移景悟情。
        第二、三类的古诗,学生对诗中蕴含的情感,不太容易理解。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以助学生解惑。我们在阅读前,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下有关作者介绍及时代背景的材料。例如:《枫桥夜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江夜泊图,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在这样的夜中,作者张继究竟在想什么?甚至愁的难以入眠。原来当时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绝大多数人去了前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诗人在这样动乱的环境里,只身在外,愁思满怀,夜不能寐。诗人忧国思乡的深情就揭示出来了。当然,介绍时代背景,要精心安排,点到为止,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例如:一年级孩子在学习《悯农》
(锄禾日当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介绍作者和交代详细的时代背景了。我让学生读诗前,只给孩子们交代了这样一句话:“古时候的人写的诗,就叫古诗。我们现代人写的诗就叫现代诗。”
二、词语分类
        学生在阅读古诗时,我们不能直接替学生翻译诗句,让他们到诗中上下求索,沉浸在明诗意的乐趣中,才是重中之重!要想明诗意,我们先去理解重点字词。
        小学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大体也可分为三大类。这三大类词语,也是学生在阅读古诗时较难突破的重点。第一类,古有今无字。比如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中的“乃”是“你”的意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浥”是“湿润”的意思;“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中的“之”是“到”的意思。这些字,在现代口语中已经不用了,我们的学生以前没学过,也没听过,所以我们需要提醒他们,注意书上给出的重点字词翻译,或者去查资料,求助老师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第二类,古今同形异义字。就是说古诗中的有些字,它在古语中的意思,跟我们现在白话文中的意思,已经不一样了。如《游园不值》中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一句中的“小”,在诗中
是“轻轻,稍微”的意思,而不是现在“大小”的“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中的“烟花”,在诗中是“指暮春浓艳的景。”而现在烟花的意思是“烟火、礼花”。这类词语我们不用让学生在阅读古诗时,去专门研究。理解意思,懂的区别就行。第三类,活用词语。比如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里的“惊”,在本句中,“惊”原意“受惊”,这里加上了宾语“鹊”,构成了使动用法,变成了“使……受惊”。“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使....变绿”的意思。这些词我们没有必要非让学生懂得词性,他们能把句子意思说出来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