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共45题)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B
2、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
B.将铜丝伸入盛满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并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人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答案】 D
3、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是学生至少修满( )学分。
A.4
B.6
C.8
D.10
【答案】 B
4、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 )。
A.设计化学作业
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
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
【答案】 A
5、下列各物质能构成缓冲对的是( )。
A.NaHSO4和Na2SO3
B.HCl和HAc
C.NaH2P04和Na2HP04
D.NH4Cl和NH4Ac
【答案】 C
6、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的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答案】 A
7、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
A.情境素材要真实
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
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
D.选用情境素材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
【答案】 B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1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 D
9、“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 B
10、1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2年义务教育
A.d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x为4.64
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答案】 B
11、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A.教学目标评价
B.教学手段评价
C.教学内容评价
D.学业评价
【答案】 D
1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 )
A.物质的化学变化
B.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C.身边的化学物质
D.化学与社会发展
【答案】 B
13、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是( )。
A.内容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方法不同
D.要求不同
【答案】 B
14、盐类水解原理属于( )。
A.化学事实性知识
B.化学理论性知识
C.化学技能性知识
D.化学情意类知识
【答案】 B
15、板书是教师口头表达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给学生带来的视觉效果与教师口头表达所带来的听觉效果互为补充,因此,化学教师的板书应该科学规范。下面是某教师的板书,没有错别字的是( )。
A.酸碱指示计
B.酚肽试液
C.化石燃料天燃汽
D.焦炭
【答案】 D
1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体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情景素材?( )
A.太阳能海水淡化
B.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C.电解水实验及微观解释
D.我国的淡水资源危机
【答案】 A
17、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
A.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B.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
C.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
D.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答案】 B
18、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知识与能力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 D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CO2
C.地壳中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D.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
【答案】 B
20、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①>⑤>②
C.③>④>⑥>①>②>⑤
D.③>④>①>⑥>⑤>②
【答案】 B
21、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将5 mL 5%的盐酸和5 mL 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现象。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由粉红变为无
B.反应完成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HCl
C.打开盐酸的瓶塞能观察到“白烟”现象
D.实验室盛放3%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使用的是玻璃塞
【答案】 B
22、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C.学生通过氧气的个别反应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D.通过氧气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思想
【答案】 A
23、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
A.识别
B.认同
C.发展
D.模仿操作
【答案】 D
24、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