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生物技术套种套养模式技术要点
在日光温室、拱棚或露地蔬菜生产中,采用大行距栽培,垄面种植作物,垄沟用牛粪等畜禽粪便与作物秸秆或蔬菜尾菜等混合物料为基料制作蚓床,养殖蚯蚓。蚯蚓将物料转化为蚯蚓粪,为垄上种植的蔬菜提供养分。技术要点如下:
1.准备材料:亩用牛粪等畜禽粪便20方,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蔬菜尾菜)20方,稻草6方,蚯蚓种100公斤。
2.物料处理: 将作物秸秆、蔬菜尾菜粉碎,长度5厘米以下,与畜禽粪便按1:1混合,加入生物腐熟剂,大水浇透,闷堆发酵腐熟15天,期间翻堆一次。
3.栽培模式:设施采用东西向或南北向大行距栽培,按垄距240厘米起垄,垄面宽80厘米,垄沟宽160厘米,垄高20~30厘米,垄面上种植作物,垄沟养殖蚯蚓;露地蔬菜按照垄距180厘米,垄面宽80厘米,垄沟宽100厘米,垄高20~30厘米,垄面上种植作物,垄沟养殖蚯蚓,垄面铺设两条滴灌带,种植行不施底肥。
4.蚓床制作:定植前7~10天将发酵好的物料铺铺在垄沟里,制作高20~30厘米蚓床,蚓床制作好后在床面上按间距60~80厘米开两条浅沟,沟宽10~15厘米,沟深5~10厘米。定植前1~2天在沟内均匀投放蚯蚓种,蚯蚓种应连同蚯蚓种养殖基料一同投放,蚓种投放结束后在蚓床上铺放蔬菜尾菜或稻草,厚度3~5厘米,在铺好蔬菜尾菜或稻草上铺设1条微喷带。
5.定植:双行定植,垄上行距50厘米,定植株距20~25厘米。垄面上覆盖地膜或覆盖稻草,稻草厚度约3厘米。
6.田间管理:蚓床湿度保持在60~70%。根据蚓床水分含量变化情况及时补水,夏季3~5天、冬季5~10天补水一次,其他管理按常规进行。田间打掉的蔬菜叶片、枝杈可直接投入蚓床,作为蚯蚓食材。
7.蚯蚓提取:在原料、水分充足,环境适应条件下,35~40天可提取蚯蚓一次。
蚯蚓生物技术尾菜处理技术要点
在日光温室阳畦地、拱棚及露地蔬菜园区空闲地带,以蔬菜尾菜或作物秸秆与牛粪等畜禽粪便混合为基料养殖蚯蚓,期间投入蔬菜尾菜、瓜果皮等农业废弃物喂养蚯蚓,生产出的蚯蚓
和蚯蚓粪用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技术要点如下:
1.物料准备:红蚯蚓养殖技术亩用牛粪等畜禽粪便20方,蔬菜尾菜或作物秸秆20方,稻草6方,蚯蚓种100~150公斤。
2.物料处理:将蔬菜尾菜或作物秸秆粉碎至5厘米以下,与畜禽粪便1:1混合,加入生物腐熟剂,大水浇透,闷堆发酵15天,期间翻堆一次。
3.蚓床制作:将发酵好的基料,按照间距1.5米制作蚓床,蚓床宽1.2~1.4米,高30厘米。
4.蚯蚓投放:在蚓床上按照80厘米间距开两条浅沟,沟宽10~15厘米,沟深5~10厘米,在沟内均匀投放蚯蚓种,蚯蚓种连同蚯蚓种养殖基料一同投放,投放结束后在蚓床上铺放蔬菜尾菜或稻草,厚度3~5厘米,在铺好的蔬菜尾菜或稻草上铺设1条微喷带。
5.水分管理:蚓床湿度保持在60%~70%,要勤浇水、浇小水。夏季1~2天浇一次水,以上午8:00~11:00,下午16:00~18:00为宜。春、秋季3~5天浇一次水,以上午9:00~12:00,下午15:00~17:00为宜。
6.喂养管理:蚯蚓吃掉基料的三分之二时,投放细碎的尾菜叶、烂瓜、果皮喂养蚯蚓,投放量及投放次数根据蚯蚓进食情况而定。
7.温度管理:蚯蚓适宜生长的蚓床温度为15~25℃,蚓床5~10厘米温度超过25℃时,采取浇水和覆盖尾菜叶、稻草等措施降温。
8.蚯蚓提取:在原料、水分充足、环境适应条件下,35~40天可提取蚯蚓一次。
方法一:在蚓床上面添加腐熟的牛粪,厚5~10厘米,引诱蚯蚓取食,待蚯蚓密度大时即可提取;
方法二:在蚓床的两侧添加腐熟的牛粪,宽50厘米,高30厘米,新添加牛粪上铺设2条微喷带浇水,蚓床中间不浇水,引诱蚯蚓到两侧取食,待蚯蚓密度大时即可提取。
方法三:用耙子将蚓床表层蚯蚓粪抓松,晾晒5~10分钟,蚯蚓见光后向下聚集,用刮板将表层晾干的蚯蚓粪刮掉,再用耙子将表层抓松,晾晒后用刮板将表层蚯蚓粪刮掉,如此反复,经过1~2天,待蚯蚓全部集中到蚓床底层时即可提取。
9.蚯蚓粪采集:蚯蚓提取后,即可采集蚯蚓粪,采集的蚯蚓粪可作为基肥替代有机肥和化肥。
10.越冬:入冬前,将露地蚓床移至日光温室;在露地或拱棚越冬,在蚓床上添加10~15厘米腐熟新物料,并浇水,覆盖15~20厘米稻草或麦草,再覆盖1.2毫米薄膜保温、保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