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螯螯虾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
一、红螯螯虾简介
红螯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也称沼虾、玫瑰红螯虾、加州龙虾、南美龙虾等,为马蹄螺目螯虾科的一种,产于美洲,是现代水产养殖业中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之一。
红螯螯虾雌雄异体,身体呈近卵圆形或肾形,头胸部分为棕黑,腹胸节中央有明显的凸起,第一对脚为大螯脚,有很强的捕食能力。红螯螯虾生长迅速,具有肉质美味、成活率高、原始性强、产卵能力强等优点,成年体重一般不超过50g。
引进国内后,由于其品质优良、观赏价值高,广受养殖爱好者们的喜欢。当红螯螯虾养殖规模逐年攀升,在不断推动着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
二、红螯螯虾养殖技术
(一)选址
红螯螯虾的选址应选择水质优良、水位稳定、水量充足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同时适合
水产养殖的土地也应当符合相关条件。
(二)建池
建池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池塘类型,具体有混合养殖池、单一养殖池、大型养殖池等。大型池塘最好选择宽度较小而长度较长、东西向分布的形状。对于具体的建池操作可以参照相关的水产养殖标准进行频繁的清洗、排水、简化并缩小坡度,以免产生污染,同时安装好进、出水设备,保证水质的流通性和稳定性。
(三)经营方式
红螯螯虾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法、钵式养殖法、流水养殖法等。具体选择什么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而且要随着季节的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便达到最佳养殖效应。每种养殖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具体选用哪种养殖方式也应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再进行安排。
(四)饲料管理
红螯螯虾是肉食性底栖动物,一般在水底觅食。在饲料选择方面应选择含蛋白质高、含钙质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如鱼粉、豆饼、麸皮、蚯蚓等。在使用上要避免过多,以免污染水质,影响养殖效果。
(五)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红螯螯虾养殖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应遵循稳定原则,发酵处理消耗有机物,用铁材制作“氧散管”,充分增氧,达到维持水质稳定的目的。此外还要注意控制水时因新建养殖塘,水质不稳定,应经过处理后方可使用。
(六)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红螯螯虾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轻则影响造成饲料损失,重则导致大批病虫害死亡,引发生物灾害。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使用传统的非药物防治方法,如优化饲养条件、加强管理等,也可以使用药物防治,但是禁止使用未经认可的药物,必须使用经国家审核认可的药物。
三、病害防治
(一)红螯螯虾病害
(1)软壳病:是红螯螯虾常见的病害,发病率高,一般在繁殖季节比较常见。发病的显著特点是虾体表现为生长不良、虾壳韧性变差,最终虾壳软化变薄、破裂。产生软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缺钙和淀粉过剩。针对这方面可以喂食一些针对缺钙的保健饲料来进行补充缺失的钙质。同时,每天喂食的饲料需要控制好用量,不宜过多。红蚯蚓养殖技术
(2)生物性病害:红螯螯虾在生长过程中常受霉菌、细菌、病毒等生物类型的病害影响。为了防止病害的产生,可以在饲养前对水体进行提高免疫能力的工作,采用喷洒保健饲料、增加消毒或过滤器的使用等措施。生物性病害发病是非常突然的,一旦出现应及时采取或及时进行消毒。
(二)红螯螯虾虫害
红螯螯虾虫害有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藻类寄生、水蚤寄生、虱子寄生等。虫害的发病影响巨大,会导致虾体生长缓慢、光泽降低等情况,同时还极易引发其他病害。为了防止虫害的发生,可以采用对虫害免疫的保健饲料,同时也可以进行病虫源控制。手动清理受虫害影响的虾只,同时增加定期外抄清理池塘杂草、清理渣滓、按时清池等措施。
四、总结
红螯螯虾是一种易于养殖、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水生动物,其养殖成功需要多方面环节的协同配合,包括选址、建立池塘、进行饲料管理、管理水质、进行病害防治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建设的破坏和白白浪费了大量资源。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应加强总结、积极探索红螯螯虾养殖的本质要素,提高养殖效率,达到最佳的养殖成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