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中小学要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我校根据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体验快乐,从而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
策略一:培养学生的科技志趣是前提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好动手探索,对直观形象事物容易引起注意产生求知欲的特点。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应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志趣,体验科学,从小树立当小科学家的志向。
一是开展收集科学家的故事活动,用科学家的榜样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让学生都参与收集中外著名科学家刻苦学习为人类造福的故事,收集科学家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名言警句,了解科学家的科学发明和创造成果,让学生感受这些科技明星光辉事迹。
二是开展参观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根据小学生喜欢活动和对各种新颖、奇特的现象容易产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参观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在老师
引导下,通过观察感知,引发好奇心,他们对许多新颖奇特的科技现象产生惊奇兴奋激动的心情,并提出一些问题。有学生问:为什么昆虫有各种不同的颜?温泉的水为什么是热的?钟乳石是怎样生成的?……教师十分珍视和保护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大家肯动脑筋提问题,同时还抓住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指导他们回校查阅资料获得解释,在班上交流,从而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向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关科学精神的名言警句
策略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格是基础
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中,往往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以学生没有问题作为活动的圆满结束,很少教学生如何提问题,如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学生往往也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对问题不敏感,缺乏科学的怀疑的态度和精神,这种现状需要及时改变。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工作中,我们把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的“三不”精神作为教育内容。我们在科学观察和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格。我们让学生懂得我们要对任何发现都应该问一下是真是假,可靠还是不可靠。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产生都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在实验方面,指导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
遵守操作规程,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策略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是重点
小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探究的欲望。指导他们从生活中学会如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参与有关的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实验、分析、总结,逐渐让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研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激发和巩固学生质疑兴趣。比如,班级设立“每月提问星”。让学生及时提问并展示自己的问题,学生互相评价,每月评选班级优秀问题星。为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校各班开展了提问题的系列活动,选出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上交到学校参评。这些提问活动,给予了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提问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敢问,而且善问。
策略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是关键
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这充分说明创造发明就在我们身边,它需要的是我们的细心、专心和耐心。只要我们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从多角度去分析、探索,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我们聘请学校科技教师和校外专家顾问为师生分别作了“小学生创新技法”及“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和品质”的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创新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技法,以及从多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去克服困难,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发明制作的“带柄的黑板擦”“快干不臭鞋”“抽屉方便椅”等作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联想以及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动手能力。我们坚持每年开展以“两小一画”(小发明、小制作和科幻画)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展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我们以培养学生科技志趣为前提,使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从小树立当小科学家的志向。然后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格为基础,使学生尊重科学,不迷信,用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对待事物。在这个基础上,抓住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探究为重点,抓住培养学生敢于创新这个关键,逐渐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