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创新工作方法之我见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新世纪以来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通过参加此次初中校长《校长专业标准》远程专题培训,认真聆听了众多德育方面的专家学者的精彩讲解,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同行认真交流,思想境界也大为提高,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也有了一些思路,现总结如下: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第一、德育工作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认真研究一下当前孩子们所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贫富分化逐渐扩大,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家长朋友沉重的压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有些地方被执行为唯学生至上,必要的惩戒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不再提及;金钱至上,西方腐朽思想的不断侵袭使学生远大的理想信念逐渐消退,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不利境地。
第二、课堂载体作用在减弱。
在学校,除了班主任教师的班会课作为德育课堂之外,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也应该融入德育教育。但实际情况是:其他教师认为,只要完成自己的本科目知识教学就可以了,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事情。这就导致学校德育教育的不平衡,在其他课堂形成德育教育的“盲区”。
第三、德育内容滞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德育工作理应适应时代的变化。然而由于目前德育内容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也就不能有效接触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德育工作就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使其认同,就更难促使其内化。还有,德育工作重管理轻人格养成的现象也非常严重。这表现为德育工作者都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校规校纪的教育上如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只要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的德育模式,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变成单纯的行为训练。
第四、德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
德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突出体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目前,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例如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位学生的各项表现得分相加后再排等级便是一年的德育结果后就完事大吉。至于学生在“加减分”之后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大部分教师却考虑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学校德育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就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他们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虽作了符合规则的行为,但却形成了言行分离这一奇怪局面。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想法
在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最感头痛的莫过于学生的排斥和抵触情绪。说而不服,服而不信,信而不行倒还可以理解,最尴尬的则是学生公开顶撞。因此,不少老师就常感叹现在学生是越来越复杂,而德育工作更越来越难搞。这虽然是客观现实,但其实并非都是如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就发现即使各方面表现最落后的学生,也没有失去上进向善的心理,而都有一种获得老师和同学信任、理解、认同的期盼。因此,我们老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就不能简单地埋怨学生的不接受,而应该努力去掌握学生的德育接受心理规律并加强沟通,有的放矢地展开德育教育。
第一是学生对真理的认同和接受。学生对真理有一种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心理,其突出表现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背诵名人名言警句,并且经常抄录在笔记本上或者写在黑板上共勉。根据学生勇于追求真理,乐于接受真理的心理特点,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名言警句的哲理优势,帮助其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讲深说透,从而解开学生思想的疙瘩以达到指点迷津启人心扉的目的。但也要注意一些封建糟粕理论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及时的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健康向上的名言警句达到应有的效果。我校在制作校园文化长廊的过程中使用的就是名言警句,但每一条都是精挑细选,保证条条放之四海都皆准。
第二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因为学生处于人格心理的初步形成期,所以老师对学生思想教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和风细雨地进行循循善诱。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当遇到学生的正面冲撞时,有经验的老师当然不是进行更严厉的批评,而是绕开话题,把事情暂时搁置起来,过一段时间等学生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再进行解决。对于那些差生而言,老师更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因为这样更容易感化他们并成为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内在动力。此外,老师也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以身教补充日常的言教。我认为,德育教育效果并不完全产生于说教中,而更寓于老师
自身高尚的感召中。
第三是重视榜样引领作用。现在众所周知的情况就是学生普遍对于单纯的说教、理论的灌输带有逆反心理。但如果对学生以实例来进行榜样引领,效果将好得多。记得小时候课本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如黄继光、董存瑞、罗盛教、刘文学、刘胡兰、刘英俊、刘学保等,他们的形象丰满而伟大,成为当时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很有必要对一些当前报刊或其他媒体上介绍的典型而又鲜活的正面人物形象多加宣传,刻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成为他们学习的方向和楷模,让榜样模范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德育工作见成效。
第四是感情上的共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情绪落差较大,感情比较脆弱而更爱激动和冲动,因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碰撞和磨合就比较激烈。有时出乎老师意料的学生因情绪激动而引发的事端简直超出我们想象。这时候,无论老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并且如何心烦意乱,都应该压住上升的火气,始终保持自己的头脑冷静并给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关心、体贴和抚慰。一般情况下,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不仅措辞和方式事前要反复斟酌,甚至日常对学生说话的语气,乃至对学生的一颦一笑,都需要注意把握分寸。针对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情感需要,老师在课余时间还应和学生多做接触,尽量多地参加学生的各种课外活
动,加强情感的投入和交流。这一方面不仅在于能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和情感上的亲切平易感,更是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老师以更好地工作。因为只有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老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才有稳固的感情基础;另一方面,这也便于老师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变化,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各种问题和思想倾向,适时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绪变化展开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便于老师获得思想教育效果的信息反馈,改进方法、修正不足、总结经验,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推向更深层次和更新境界。
有关科学精神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