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材料与结构两个方面对舞作品《翻身农奴把歌唱》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作品的形式逻辑与生成方式。其中,材料分析将从动作、造型和队形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分析得知,这一作品的动作语汇大多根据藏族传统舞蹈动作设计而成,但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同时对造型与队形也进行了富含意义的设计,由此深化了作品的形式内涵。舞蹈结构的划分依据是舞蹈语汇中的统摄因素。通过分析得知,作品的结构是复三部加引子的结构模型,并且各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重复和再现,因此为开放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更符合实现情绪的渐进式增长目标。
关键词:《翻身农奴把歌唱》;舞蹈分析;舞蹈结构;舞蹈材料
舞作品《翻身农奴把歌唱》由徐小平编导,巧妙地运用了藏族民间舞蹈语汇,通过身体“低、中、高”的位置变化和舞袖的速度、力度及空间大小的不同,直观地反映了从农奴制度对藏族人民的压迫到人们当家
做主人的喜悦心情。而在结构上,这一作品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编创,使整个结构富有张力,高潮迭起,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一、材料分析
舞蹈材料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动作、造型和队形。其中,动作是舞蹈作品的核心材料,离开动作,舞蹈作品就不能成立。除了动作之外,造型与队形也是舞作品生成和表达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其也必须纳入分析的视野中来。
(一)动作
《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部作品运用了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元素进行创编,以靠步、弦子、垫步绕袖翻身转、端腿步、各种甩袖、绕袖以及抛袖等动作为主,其中各种步伐和甩袖动作被运用在不同的段落中和舞蹈表现的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在不同阶段藏族人民的命运与情感,很好地把藏族人民从农奴制解放出来的主题与藏族民间舞蹈元素融为一体[1]。舞蹈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满的统一,整个作品简洁干净、回味无穷。
引子部分的动作以端腿和靠步为主,配合上身的前倾和手部戴枷锁的挣扎动作来体现藏族人民深受压迫的历史事实。第一部分的动作以靠步并配合手部的撩袖动作为主,给人舒缓自由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
的动作以垫步绕袖翻身转为主,并加入了端腿、抛袖、云手平分甩袖等动作,把情绪提升到一个热烈欢快的节奏上;第三部分的动作基本上也沿用了第二部分的主体动作,但在速度和幅度上更进一步,同时加入三度空间的造型动作,让人感觉更加激动和自由。由此可以看出,编导在动作的设计上不仅充分运用了藏族民间舞蹈元素,更是把这些动作元素自身的情绪和作品表现的情绪结合在了一起,浑然天成又合情合景。
(二)造型
这部作品的特造型设计主要有五处,第一处是引子Ⅰ中的手部戴枷锁的造型动作,使观众从造型上了解到藏族人民处在农奴制度下的压迫和痛苦;第二处是引子Ⅱ的双人舞造型形象,起到了传递好消息和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处是第二部分C段的舞句a中双人舞造型动作,与引子部分形成呼应,并为高潮段做铺垫;第四处是第三部分A段中后半部分的三个舞者向上抛袖,在空中形成的短暂造型,较之一、二度空间而言,三度空间的造型显示出更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度,发挥出了高潮段的作用,也掀起了更为激动的情感;第五处是结尾处的献哈达造型,表现了藏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显然,这些造型的设计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队形
这部作品的队形设计主要采用了U字形、长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形式,其中U字形的设计突出了中间
位置演员的形象,使视觉显著点聚焦于中心;长方形的队形使人感觉很宽广,联想到整个藏族人民这一体性形象;圆形的队形在跑圆场时出现,制造了更好的流动感;三角形的队形在高潮段中使用,展示了藏族同胞的力量和稳定性,强化了当家做主人的这一主题思想。此外,作品中还有一些不规则的队形设计,这些是为了打破传统队形设计的刻板形象,给人以不规则、不对称的美感体验,营造一种视觉新鲜感。
具体来讲,引子部分的队形以分散和不规则为主;第一部分采用了不规则的长方形队形,舞段之间没有队形的变化,只通过变化动作来进行舞段的转换;第二部分的A段延续了第一部分的不规则长方形队形,B段六人舞时变成了规则的长方形队形,C段则采用了动静对比的手法,前半段是双人舞的直线造型,后半段加入了舞演员的长方形队形,形成了直线和长方形的对比,以及动态绕袖和静态拉袖的对比形象;第三部分包含U字形、圆形、不规则形状以及结束部分
舞的结构模型,即由引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构成。整体结构具有开放性,情绪层层递进,如表1所示。
表1 结构图表
复三部结构
引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引子Ⅰ引子ⅡA B A B C A B
舞双人舞舞舞六人舞双人舞舞引子包含两个部分,即引子Ⅰ和引子Ⅱ。在引子Ⅰ中,舞演员通过身体前倾和腿部形成90度的低位姿态,配合手部各种挣扎的动作,反映了戴枷锁受压迫的藏族人民的压抑和挣扎;引子Ⅱ主要通过两个演员的表演完成,其中一个演员双手捧着象征藏族吉祥之物的哈达,哈达的另一端由另一个演员用嘴衔着向前迈步并逐渐打开,象征着传来了快要解放的好消息,其余演员只是作为静态背景的形象而存在。引子Ⅰ主要起到交代时代背景(农奴制度压迫下的藏族人民)的作用,引发观众对农奴制度下藏族人民命运的同情。引子Ⅱ主要是为后面的舞蹈做铺垫,因为解放的到来才有了藏族人民身份的转变和情绪的不断递进直至高涨的表现过程。
第一部分由两个舞段组成(A+B),舞段A和舞段B都采用了舞的形式。在舞段A中,舞蹈演员采用双
手捧哈达的姿势从舞台后位向台前移动,其情绪和状态与引子Ⅰ的紧张、压迫形成对比,动作上采用了藏族舞蹈中的靠步,给人轻松、自由的情感体验;在舞段B中,舞演员的脚下还是以三步一靠和端腿颤为主,但是身体的姿态造型由前倾变成自立和上扬的状态,手部配合绕袖的动作,表现了藏族人民不再受到压迫终于翻身站起来了,这一部分的整体情绪较为轻松、开朗。舞段A的情绪虽然较之前有了放松,但是肢体动作的形态没有变化,舞演员仍是身体前倾和腿部形成90度的低位姿态。而舞段B 中的肢体形态发生了变化,舞蹈演员的身体状态从低位逐渐上扬直至直立起来,寓意着藏族人民站起来了,获得了解放。
第二部分的音乐建立在快板上,因此舞蹈动作也变得欢快起来,整体情绪随着段落的发展而层层递进,表现出藏族人民翻身得解放的难以言表的喜悦心情。这一部分包含A、B、C三个舞段,其中舞段A包含a、b两个舞句,由舞演员以大齐舞的形式进行展示。其中,舞句a以演员向上、向旁、划圆等大幅度的甩袖动作并结合腿部跳跃的动态形象为主;舞句b以垫步绕袖翻身转的动作为主,展现了藏族人民苦尽甘来的激动心情。舞段B采用了六人舞的形式,主要运用了垫步绕袖翻转身、端腿步和抛袖等动作,动作幅度较A段更大,情绪得到了升华。C段由两个舞句组成(a+b),舞句a采用了双人舞形式,和之前引子Ⅱ所采用的造型类似,主要通过姿态的慢动作来反复强调获得解放的好消息,这是在B段的大幅度动作后做短暂的缓冲,给观众一种期待,为后面的高潮做准备和铺垫;舞句b的前半段双人舞演员的造型不变,舞演员以云手平分甩袖的方式加入,后半段双人舞演员加入舞演员中去,采用大齐舞的
形式把情绪进行进一步升华,顺理成章地进入到第三部分高潮段。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情绪有了转变,从轻松舒缓的状态转为激动热烈的状态,呈现出对比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A段的快节奏和大幅度的甩袖动作、B段六人舞的空间占有度更广、C段的双人舞造型身体幅度更大和后半段的情绪更加高涨等方面。
第三部分是整个舞蹈的总高潮,情绪达到了激动热烈的顶点,由A、B两段构成。舞段A前半部分采用了“一领众和”的方式,由一个舞者在二度空间通过各种姿态的绕袖及其变形进行表现,其余舞演员则在一度空间做陪衬,这种设计的效果相较于全部用舞的形式去表现要更高明,因为以寡代众的形式能突出地展现出人物的独特性和典型性,这一个人物就代表了千千万万个藏族同胞,而在形式上也缓解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在后半部分,所有演员在独舞演员的带动下全部站起来,这时队形也由静止变为流动的跑圆场,并且出现了三个演员接续向上跳起的抛袖动态形象,颇有音乐中复调的感觉。舞段B 又恢复到大齐舞的形式,体演员在三角形的队列中,踏着统一而坚定的步伐从台后位向台前位做整体的移动,双臂交叠胸前并不断向上空甩袖并发出“嘿嚯”的呼喊声,声音洪亮、情绪激昂,呈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再一次强调了藏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主题思想,最后以献哈达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是一种开放性的舞蹈结构形式,在高潮中结束让人产生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沉浸在他们的喜悦之中,使得整个作品耐人寻味。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存在着情绪的递进关系,动作上更自由和洒脱,这主要体现在A 舞段的后半部分突破了一度和二度空间的局限,在三度空间上形成
短暂的抛袖造型,而在结束时也设计了一个演员跳跃的三度空间造型亮相后再献哈达的动作,不仅在动作的情绪变化上层层递进,更在空间上设计了一个“低位→中位→高位”的布局,配合动作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内容。
结 语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材料与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编导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很好地体现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主题,其编导的理念和设计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森巴提•巴力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分析——舞蹈《翻身农奴把
歌唱》[J].戏剧之家,2017(07):162.
作者简介:王婉铮(1986),女,湖南常德人,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