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舞蹈的艺术实践中,结构的发展也就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舞蹈现象之一。当代舞蹈编导在从以往封闭的、凝固的思维时空里解放出来以后,表现出对结构艺术的相当的敏感。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及其对主体心灵的影响,舞蹈编导主体思维结构的解放,另外其他艺术种类的结构形态对舞蹈的结构模式产生的巨大的冲击与广泛的影响,这些都导致了舞蹈编导们对结构的思考,即考虑以何种最佳的结构与方式,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图象,在有限的审美时空里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对民族情感、审美情感的体验。 舞蹈当代结构与传统结构已产生了明显地差异,从总体上看,舞蹈当代结构的特点主要有: 其一,结构功能的增容与扩充 在叙事性舞蹈作品里,舞蹈传统结构的功能主要是叙事,说明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所以其结构的重心在事件,以事件引出人物、表现人物,强调事件的时间顺序、逻辑关系。在当代一些舞蹈结构里,结构不再只是承担叙事的功能,而承载了更多的功能,如表现情感、刻画心理活动、展示民俗风情等,因此为了表现不同的内容的功能需要,结构形式相应地进行了新的艺术尝试。如《鸣凤之死》是心理结构的舞剧,整体结构都是围绕着刻画心理而展开,结构里所表现的无形的狭笼、漂浮彷徨的梦魇、飞舞的灯笼、初恋的回忆无不是她死夜前夕的心理活动。在这新的心理结构形式里,它能够较好地实现其表现人物心理活动、从内心去理解人物的功能。结构形式与功能互相关联,旧形式是否需要取代往往取决与它所具有的功能。所以,艺术需要产生艺术创造,而艺术创造又满足了艺术需要。舞蹈结构功能的增容与扩充,表明了舞蹈结构本体空间的拓展,结构本体的内涵更为丰富。 其二,发展横向借鉴以体现舞蹈本性 什么是最适合舞蹈本性的结构,这是舞蹈编导们一直在寻的问题。从本性上去认识,舞蹈是抒发审美情感、表露心愫、揭示深层灵魂、展示生活图景的艺术。究竟怎样的结构是最适合于舞蹈?他们一直在不断地思索,他们将视角转向其他具有异质相似关系的艺术结构,摄取新的结构灵感,并吸取了那些结构的优势来构建符合舞蹈本性的结构。实际上,戏剧性结构也是舞蹈对戏剧结构的移植与借用,但是它只是适合于叙事,而不适合于其他功能。其他具有异质相似关系的艺术结构如诗歌、音乐、绘画等的结构,它们各有所长,各有其美,往往与舞蹈结构具有异质相似关系。如舞蹈在表现心灵方面与意识流合辙,在营造意境上与诗吻合。这些艺术结构经过艺术加而应用于舞蹈,可以满足舞蹈表现的多重需求。所以当代的创作者就横向借鉴而创作出了具有诗歌之美的《长白情》,具有交响乐结构特点的《阿Q》,具有绘画彩特的《阿诗玛》等。 其三,利用结构营造境界创造意义 凡是艺术都追求籍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人生真谛从而使欣赏者身心得以超越而进入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这种境界正是舞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即绵绵无尽的意境与悠长深远的韵味。舞蹈结构本身虽然没有境界可言,但是它却是提供不同境界的支架。唐代王昌龄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在舞蹈艺术里,也存在于此三境,戏剧性结构的跌宕的情节、激烈的冲突给人的审美反映是紧张、激动,营造的是“事境”;心理结构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的情感与心理活动,给人以一种仿佛与人物同样快乐与悲伤的亲身体验,它营造的就是“情境”;诗化结构以实化虚,做到虚实统一,象外有象,具有一种余味、余意的审美效果,它营造的就是“意境”。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而言,中国美学家常以意境作为艺术的最高理想。所以,从结构上考虑,能够最充分地展现出舞蹈所需境界的结构就是最好的结构。当然结构本身并无优劣,但是它确有不同的审美效应。 其四,利用叠加获得结构深度 一个有深度的舞蹈结构是包容性强的结构,它可在一个有限的框域里尽可能地容纳丰富的内容。舞蹈结构具有一种无形的层面,为了获得结构的深度层次,舞蹈编导们运用不同形象的叠加之法给人以深度感。它产生一种结构的立体效应,实现作品内容的延伸。板块结构里的形象组合所出现的就是重重叠叠的效果,如《月牙五更》,它增加了结构的空间容量,也加深了观众对内容的理解。当然这种叠加是具有相关性的形象的连接,而不是随意的、自由的组合,否则产生就是混乱不堪的效果,而失去其原有的作用。 其五,以分延网状拓展结构广度 结构的边界是非视觉性的,它的边界的宽与窄依靠结构本身的构建。线形结构常常只有一、二条线索支撑全剧,往往给人以单纯、集中之感。若有三条以上并非并行的线索,相互交错、穿插,形成的就是网状结构,就可表现宽广的生活内容。如《家》、《雷雨》,人物关系复杂,线索的相互交叉,就多侧面地反映人物的情感纠葛与内心活动。恩格斯指出,人类自身的精神活动都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反杜林论》)如果我们以一种狭窄的连环关系去取代立体交叉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就不能正确地反映生活。多维交叉的内容表现就对结构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拓展。 舞的结构其六,借用蒙太奇增加结构的自由度 舞蹈在形象的处理上,可以有跳跃式的组合与联结,如《土里巴人》、《长白情》,在这异质的事物的后面隐藏着情感的同质。这种处理就是舞蹈的“蒙太奇”,它以不同形象的组合与联结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味、新的含义。这种形象的组合与联结可以是共时性的,也可以是历时性的,但是必须具有相关性。有时,它是形象的时空并列的形态,场景与动作同时发展;有时,它是形象的时空的交错形态,不同时空的场景与动作交错发展,在场景与时空的变换上有了更大的自由。与之相适应的舞台也变成了虚拟的非现实主义的了。如《胭脂扣》里的舞台与看台的位置的转换,也使得舞者与看客换位。这些手法产生了特殊的蒙太奇的效果,增加了舞蹈结构的弹性与灵活性。 其七,突破常规结构产生陌生化效果 当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变得习以为常时,我们的感受往往就会成为一种机械的反应,对被感觉的事物产生麻木状态。当把事物陌生化后,就打破了感觉的惯常化,事物变得鲜明可感,引起我们的特别的注意。同样,当舞蹈突破传统戏剧性结构,即完整的故事情节、起承转合的冲突、严谨的时空限制时,将人物放置于不合常理、近于怪诞的环境与冲突中展示,就可以使之产生意外的、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舒巧《胭脂扣》以时间与空间顺序的错位,创造了一种这样的自由结构形式。它首先表现的是30年代的阴间之“鬼”如花的等待,然后是80年代阳间的人如花去寻情人,最后又回到了阴间。时间在30与80年代之间跳跃,空间在阴间与阳间之间切换。它以如花的幽灵的心态与思路,作为编导的主观意念的依托,以近乎荒诞的“过去时”与“进行时”的对比贯串全剧,以风格化的主体形象动作形成人物对比,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内部的真实。它摆脱了旧的结构程序,代之以颠倒、错位、反差等艺术手法,使我们对这一爱情故事有了一种特殊的、震惊的审美效果。 |
当代舞蹈结构特点与转型的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4-11-05 21:4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论舞蹈的造型和空间结构
- 下一篇: 肢体语言的形态艺术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