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音乐)教育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音乐的句法因素是  旋律  和声  节奏
2.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 创编歌词  自发咏唱
3.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 ;另一方面也确实能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
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组织要素、  组织标准 组织形态 
5.四类日常音是生活环境中的音  自然环境中的音、 动物叫声 、机器声音 
6.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 疏密节奏型
7.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  谁来评  为什么评  怎么评
8.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 奏型
9. 我国幼儿园音作品的文化特性其实质民族性  传统  作性  流行性协调与把握。
10. 幼儿园音作品选择有不同区域的选择  不同音乐种类选择
11. 价的二种评价方式是堂情境  堂情境
12. 幼儿园音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铺垫  为视铺垫
13. 多声部歌唱的四材料型是唱与的二声部  唱式二声部  第二声部象声的二声部  段落化的二声部
14. 行曲的音特点是用偶数拍子    重拍突出  构整
15.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西方音乐作品。
16.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 移动动作 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17.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 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 、单元目标、具体活
动目标  
19.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舞的结构 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   
20.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比较优雅的进行曲 比较喧闹的进行曲
21.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材料  故事  歌曲  用于辨别的音响   
22.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23.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 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24.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 ( 0- 1)前符号阶段  (2-7)符号运用阶段  (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25.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  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26.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  歌唱  演奏
27.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28.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的四种方式是借用语言教学方式的铺垫  借用科学探究方式的铺垫  借用体育活动方式的铺垫  借用其它艺术形式进行铺垫。
29.句子结构学习的三种音乐材料类型是模仿句  重复句  喊答句。
30.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  舞曲  进行曲。
31.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32.要求幼儿理解的句子结构内容是重复句、喊答句
33.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主副歌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34.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35.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有节奏、音、力度、旋律、结构、速度、织体、风格。
36.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37.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选择涉及的二个问题是内容选择的标准与范围
38.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表现性。
39.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范围有不同区域的选择与不同音乐种类的选择。
40.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组织要素、组织标准与组织形态
4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
4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1.感受系:感受系果是情感,从音的角度来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
童的情情感反
2.作品的再: 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
3.创编: 是利用幼儿展能力先于音能力的优势 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的方式促嗓音控制能力自化的活
4.量表: 指用数字或等的形式来定幼儿。
5.意象: 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一形象显现 由感知、表象到意情-
6.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7.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8.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9.表现性评价:指在真实情境中,根据幼儿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而进行的评价。
10.双圈舞:是全体围成二个圈,以双圈为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
1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 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12.自发咏唱: 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1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 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14.技能: 指做身体动作、咽喉肌肉控制、打击乐器的肌肉动作等能力,它们本身与音乐可以毫无关系。
15.直列舞: 是指以两直列队形为基本队形的集体舞。
16.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17.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18.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诊释、表演、创作。
19.邀请舞:是一种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
20.音乐技能: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21课程目标表述性质就是指课程目标取向的确定。
三、简答题
1.前符号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
: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感官原动性,即感知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艺术品的呈现只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只是起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儿童还不能把艺术品当作审美对象
2.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
:( 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
<2) 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
(3 )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3.造成幼儿歌唱音调不准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缺乏歌唱练习;
(2) 害羞 ;
(3) 一些幼儿的声音低沉或音特殊,他们因为和别人的声音不一样而不敢歌唱;
<4 )一些过于自信的幼儿可能又会唱得太高太响,因此可能听不到他们自己唱得和别人不一样;
(5)只有相当少数的情况属于生理原因。
4.指向拍感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
:特点:歌词本身要么直接指向身体动作要么充满了身体动作提示,只要把歌曲的身体动作做到位歌曲也就会唱了。
5.简述舞曲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
:( 1)用不同的摇摆与舞步表达不同风格的舞曲;
(2) 能在不同的队形中跳集体舞;
<3) 把身体动作的节奏感迁移到打击乐演奏中去。
6.简述幼儿歌曲学习的四个阶段。
: (l)掌握歌词阶段;
(2) 掌握;
(3)大致掌握音高;
(4) 初具性感段。
7.进入音乐思维迁移环节有哪四种情况?
: (1 )歌曲的作表演与歌唱活完成后入音的迁移环节;
(2) 舞曲的作表演完成后入音的迁移环节;
(3)曲的作表演完成后入音的迁移环节;
(4) 身体打击乐完成后入音的迁移环节
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有哪三种形式?
: 以音内容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 以音乐经验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以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包括自我、社会、自然及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9.简述人的音经验的获得机制。
: (1 ) 用噪音模日常生活音;
(2) 地表演故事中的角, 尤其是需要声的角;
(3) 努力声歌唱。
10.音乐所能表现的两种情感状态是什么?
:( 1)表现与人类的说话调、动作姿态比较接近的情感;(2 )表现生命意义仁的广泛的情感。
11.演奏即兴有哪几种契机?
:( 1)音探究活动的展开;(2 )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3 )音乐创作。
1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观。
: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的新旧知识反复地、双向交互的过程。只有针对学习者已有经验和兴趣的教学,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有效、深入的。
13.简述幼儿对声音高低进行感知与歌唱的特点。
: 方面幼儿对声音高低的辨别需要用音与音之间大的跨度来提醒;另一方面幼儿的歌唱却是从二度、三度开始,幼儿最容易模仿与喜欢唱的音程是二度、三度、四、五度。
14. 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
:(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 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15. 幼儿打击乐演奏的三种主要方式是什么?
:( 1)音探究中的打击乐演奏;
(2) 对歌曲与乐器中典型节奏型提炼的演奏;
(3) 多声部演奏。
16. 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与三个目标维度各
是什么?
:四部分内容结构: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欣赏;三个目标维度: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