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品鉴】黄釉扁壶
黄釉扁壶,陶器,北齐,通高20.5厘米、宽16.5厘米,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的北齐范粹墓葬出土
黄釉扁壶
该壶形体扁圆如皮囊,敞口,短颈,扁圆腹,平底实足,两肩各一系孔,颈肩之间饰联珠纹一周。壶腹两面模印乐舞图案,考证乃是风靡当时的“胡腾舞”。中央一舞者婆娑起舞于盛开的莲花台座之上,右臂高举前伸,左臂下伸,掌心向后,双足腾跳,反首回顾,动态盎然。舞着左侧立两名伴奏者,一人稍稍右侧身,双目注视舞者,双手仰起开合,作击拍状;一有胡须者双手持笛,作吹奏状。舞着右侧亦立两人,一人左侧目,面向舞者,双手击钹;另一人手执五弦琵琶,作弹奏状。五人皆高鼻深目,头戴蕃帽,身着窄袖长衫,腰间系带,足蹬半筒高靴,应属于当时西域人的形象。
黄釉扁壶上的乐舞图
黄釉扁壶为仿皮囊制作的铅釉陶器。壶腹两面印有胡人舞乐图案,有金银锤制的凸凹效果。该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对称均衡,壶嘴与壶身尺度上基本呈倍数比例,显现出均衡的美感。壶身腹部装饰,构图有致,虽为模制,但壶身弧形线条流畅,人物分布对称均衡。左右两边吹横笛及弹琵琶者因位置在前而形象较大,符合透视原理。中间舞者虽小,但由于采取烘托手法,显得尤为突出。壶身人物及装饰图案线条简洁、生动,杏仁状边框作为外缘,将壶身图案纳为一个整体,与壶嘴素面形成鲜明对比,疏密有致,不显繁杂。
该壶通体施黄釉不过底,施釉均匀,黄釉稳重而不失亮丽,呈现出一种玻璃样质感。
北朝时中原与西域、中亚地区往来较多,各民族融合加剧,一些西域民族的人物、装饰图案成为陶瓷器常见的装饰题材。黄釉扁壶因系绝对纪年墓出土,为研究北齐时期的胡汉、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工艺发展以及乐舞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比较研究
汉代以前,中原地区酒水器造型常见为正圆体或方体。生活在西部和北部的游牧民族为适应骑马游牧生活的习性,多使用造型扁体弧底,便于悬挂在马鞍上的皮囊。游牧民族入主中原
舞的结构
后,这种具有西域民族独特造型风格的皮囊酒水器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并被上层社会接受并使用。相应在陶瓷、金银器中也出现了模仿此同样风格的器皿,并一直影响后世。
198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粮食局家属院工地出土的绿釉陶扁壶,现藏宁夏原州区文管所,残高11.3厘米,宽9.5厘米,圈足底5.4~4.7厘米,口残,扁腹,两侧起脊,双耳。腹部饰乐舞图,三人翩翩起舞,中间一人在圆台上舞蹈,周围花树上乐人伴奏,形象极其生动。此壶工艺精湛,表现的是中亚传入中原的西域舞。
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出土的绿釉陶扁壶 北魏(386~534年)
1956年山西省太原市玉门沟出土的扁壶,现藏于山西博物院。壶高27.5厘米,口径5.7厘米,椭圆形口,短束颈,梨形腹,腹部扁平,高圈足。正背面模印相同纹饰,呈浅浮雕状。腹壁正中站立一胡人,左手持物似花骨朵,身前两侧蹲坐两只狮子,狮子扭首向前。壶壁两侧模印象首,长鼻垂于底部。联珠纹边框。口部、足壁部分模印联珠纹莲瓣。
北齐黄釉印花扁壶 北齐(550~577年)
洛阳出土的印花双系扁壶,通身施黄釉,形体扁平,小口,短束颈,两肩各有一圆形穿孔,高足。腹部周边施联珠纹,内绘浮雕乐舞图。
洛阳出土的印花双系扁壶 北齐(550~577年)
1973年河北省栾城县出土的黄釉印花双系扁壶,现藏于石家庄市博物馆。壶高22厘米、口径7.5厘米,足长径16厘米。矮梯形口,束颈,扁腹,肩部有拱形双系,椭圆形高圈足外撇,
扁壶胎体厚重,造型稳重大方。黄棕釉,施釉至足底,有垂釉现象。壶两面均模印有一只展翅起舞的朱雀,朱雀周围环以变形葡萄纹,最外缘随形饰一圈联珠纹,整组装饰立体感强。
河北省栾城县出土的黄釉印花双系扁壶 北朝~隋代(386~618年)
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北朝,高12.2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4.9厘米。瓶呈扁圆形,上窄下宽,略似杏核。敞口,短颈,假圈足。通体施褐绿低温铅釉,釉
层光亮。肩部对称置圆形鼻纽,以便穿绳携带。颈与肩相接部分有一周联珠纹。腹部两面均模印五人一组的胡腾乐舞图案。中央一人于莲座上翩翩起舞,右二人一吹奏横笛,一人打拍。左二人,一执琵琶弹奏,一人双手击钹。五人均深目高鼻,身穿窄袖长衫,腰间系带,脚蹬长靴,是当时西域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