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0期
摘 要:在19世纪欧洲音乐的史册中,弗朗兹·李斯特(Ferenc Liszt,1811~1886)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的名字始终与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紧密相连,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和表演是浪漫主义乃至整个钢琴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他的音乐创作与匈牙利民族音乐息息相关,而其中占有重要而又特殊地位的是他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这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便是他的“爱国音乐”,其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具有浓郁的匈牙利民族情结和鲜明的民间音乐彩。在国内以他的第二首和第六首为例进行分析的文章较多,而以第十一首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的较少。因此,本文将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为切入点,就他的创作风格的民族性特征和浪漫主义特征进行分析,以此帮助我们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关键词:创作风格;民族性;浪漫主义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天才作曲家兼演奏家,
在他的钢琴音乐的创作中,融入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本民族民间音乐被他在作品中运用得淋漓尽致。本文以《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为例,就他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和浪漫主义特征进行分析。笔者以为,想要全面地了解李斯特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和浪漫主义特征,就必须对作曲家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他所创作的作品等方面进行分析,尤其是像李斯特这样一位有着传奇经历、具有革新精神的作曲家,这部分的内容就更不可或缺。
1 李斯特的生平及其生平对其创作的影响
李斯特1811年生于匈牙利的雷丁,1886年7月31日晚在拜罗伊特离开人世,父亲是音乐爱好者,六岁随父亲学习钢琴,九岁登台演奏,故乡的人们都能歌善舞,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
1820年李斯特师从贝多芬的学生卡尔·车尔尼学习钢琴。在一年半的教学时间里,李斯特获得了极大的进步,无论在技术或是音乐思想方面都受益匪浅,这对他以后作品中的即兴式和炫技性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23年9月李斯特赴巴黎求学,跟随意大利歌剧院的乐队长帕埃尔学习乐器法,又跟巴黎音乐学院教授雷哈学习和声学及对位法。两位音乐家对李斯特的帮助很大,尤其是雷哈关于采集和加工民歌的观点成为李斯特创作《匈牙利狂想曲》
的基础。1839年,李斯特开始进行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的工作。1839~1847年间李斯特创作了《21首匈牙利主题和狂想曲》,包括《匈牙利民间曲调集》4卷共11曲以及《匈牙利狂想曲》10首。这些成为编定《19首匈牙利狂想曲》的基础。
2 简介《匈牙利狂想曲》套曲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与套曲之间是个别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对套曲的整体把握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中的第十一首作品。狂想曲(Rhapsody)的名称源于希腊文,在古希腊是指罗马史诗中古希腊游吟诗人唱诵式的朗诵和带伴奏的歌曲。19世纪以来,狂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一种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常常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的音调。李斯特共有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创作于1846~1885年间,大多取材于作者在1839~1847年选编出版的《匈牙利民间曲调集》,以匈牙利人和匈牙利吉卜赛人的民歌及民族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
李斯特故乡的传统音乐主要是恰尔达什(Csardas)舞曲。这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都采用了恰尔达什或类似恰尔达什的结构,都是由民间音乐改编而成的钢琴曲,作品风格独特,细节部分极具感染力,与吉普赛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是不同风格的吉普赛音乐
的融合:一方面,由于有着相近的风格、音乐结构以及和谐一致的艺术价值与形式,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而另一方面每一首又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不同,音乐语言也各具特点,拆为相互独立的个体,单独演奏,也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享受。
3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所反映出的李斯特的创作特点
通过对《匈牙利狂想曲》十一首的分析笔者认为李斯特的创作风格中最主要有:一是浓郁的民族彩。二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特点。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赏析来逐一说明这些风格。
3.1 浓郁的民族彩
李斯特于1811年生于匈牙利的雷丁,匈牙利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那里的人们都能歌善舞。匈牙利民间音乐的音调、节奏以及民族舞蹈影响了李斯特一生的音乐创作。李斯特虽然很小就离开了匈牙利到外面求学,但他无时无刻不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的爱国感情更主要地体现在他的音乐中,几乎每本有关于他的论著中都提及这套《匈牙利狂想曲》。
在《匈牙利狂想曲》中作者用到了很多吉普赛音乐元素,可是作品的名字却叫《匈牙利狂想曲》。谈到作品的标题时,李斯特说:“我感觉到它们洋溢着梦幻史诗般的特质,而通过狂想曲这个名称,我想最能体现出作品的这一特点。对我而言,作品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它的每一个片断就像是一系列组诗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爱国激情感人至深……而我将作品成为《匈牙利狂想曲》是因为在我看来,匈牙利人早已和吉普赛音乐合为一体密不可分。吉普赛人早被誉为匈牙利的民族音乐家,吉普赛音乐最擅长表现的自豪感、战斗的激情和深沉的痛苦常激荡在匈牙利人心中……匈牙利完全有理由将吉普赛音乐称为自己的民族艺术。”[1]由此看来,李斯特在创作中所采用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素材,很多都是吉普赛音乐。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就是以匈牙利人和匈牙利吉卜赛人的民歌和民族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而这首作品中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裁。《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约作于1839~1840年。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李斯特选用了大量的民族性的素材。李斯特故乡的传统音乐主要是恰尔达什(Csardas)舞曲,这种舞曲由两个在速度上慢与快的对比段落交替而成。慢的段落叫“拉苏”
(lassu)节奏缓慢,情绪庄重,有很多装饰;快的段落叫“弗里斯”(friska),匈牙利文意为“新鲜”,“精力充沛”,它的进行轻快无羁,常用以描绘民间欢乐舞蹈(恰尔达什)的情景,多用切分节奏,气氛较为强烈。他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都是采用恰尔达什或类似恰尔达什的结构。因此,李斯特狂想曲的特点往往是力度和速度方面逐步加紧,即从庄严的朗诵性主题过渡到快速的舞蹈,最后以急剧、火热的高潮结束。《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采用类似恰尔达什的结构,全曲以慢板序奏开始,变成持续的行板“拉苏”,再变成活泼的快板,达到高潮后进入最急板构成的尾声而结束。在两个具有对比意义的部分“拉苏”和“弗里斯”中,可以看到慢板和快板部分的交替进行,也就是匈牙利民间舞曲的基本形式:“lassu——friska”,在速度表现上是“慢板一快板”。
(2)节奏。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别的表达方式是恰尔达什的节奏。恰尔达什是一种舞曲,这种舞曲中包括匈牙利音乐特有的切分音,以及随处插入即兴式的华彩等,其节奏快速、强劲,具有强烈的舞蹈性节拍,又不失稳重的感觉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在这部作品中,李斯特运用了附点、重音、切分节奏以及随处插入即兴式的华彩等来体现恰尔达什素材特点,这些在上述谱例中都有所体现。
谱例1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片段
无羁歌曲 谱例2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片段
(3)旋律。大量运用匈牙利民族音乐主题是李斯特进行《匈牙利狂想曲》创作的特点。李斯特共有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都是以匈牙利人和匈牙利吉卜赛人的民歌和民族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在1846年前后,李斯特对自己所观看的民间歌舞表演和搜集的民歌加以整理,配上简单的伴奏,定名为《匈牙利民间曲调集》加以出版。《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就是他从《匈牙利民间曲调集》中选择曲调作素材,重新加以构思进行创作的。但是,他在创作作品主题时并不是全盘汲取有关匈牙利民族音乐素材,而是按照自己对民间创作的态度,对最富有“活力”的民间音乐素材加以积极地、自由地创作,只有最富有“活力”的民间音乐素材才会被作为改编材料。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就采用了匈牙利主题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
谱例3
(4)模仿民族乐器。李斯特的狂想曲常常会模仿匈牙利民间乐器的音型来进行装饰。而他的钢琴曲之所以对匈牙利音乐的器乐效果进行模仿,就是为了丰富钢琴的音响效果。在上面《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谱例中,中间的文字是“quasi zimbalo”,意思就是模仿匈
牙利大洋琴来弹奏。
谱例4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片段
由以上对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作品中浓郁的民族特印证了那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2 典型的浪漫主义特点
用“浪漫主义”来概括一个时期,是指19世纪前后这一百多年(1790~1910年)的西方音乐历史,即浪漫主义作为主导潮流支配和指导着大多数作曲家的时期。
古典主义音乐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整齐对称的方整行乐句结构,段落或乐章具有非常明确的终止式,注重乐思发展的逻辑性,形式结构的严谨,整体比例的和谐与完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强调主观情感,倾心于标题音乐,它所采用的形式、体裁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狂想曲就是其中的一种。浪漫主义音乐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的表现技巧的过程中,诸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彩就影响到了旋律的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
在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我认为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自由选择调性、演奏过程中的炫技性特点以及追求交响乐队化的钢琴音响效果等方面。
(1)自由选择调性。调性是调式的高度,在调性音乐作品中,调性具有重要的表现意义。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调式调性非常严谨,即便乐曲中间出现转调最后也会返回原调。但是在浪漫主义时期为了与音乐的形象和内容相符,有时候在作品中会出现自由选择调性,甚至在作品的最后不返回到原调的情况。自由选择调性,甚至不返回到原调,这一点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从整体上说,这首狂想曲是一个多段并列曲式,它的结构为:
A B C
[(a+a’)+b+a”] [c c’] [(d+d’)+(e+e’)+(f+f’)]
A部分是三段曲式,速度较自由,带有即兴特点,a(1-5)和a’(6-10)是a小调,第十小节最后一个和弦有A大调感觉,是前面乐段的结束,也为后面转变为A大调做了铺垫。b(11-12)部分只有两小节,全部采用大三和弦,第11小节是C大调,第12小节是E大调,而
且中间没有出现转调时过渡的和弦(见谱例5),这是吉普赛音乐的特点,也恰恰体现了作曲家在创作上与吉普赛音乐的密切联系。乐曲第12小节最后一个和弦是E大调的主和弦,同时又是a小调的属和弦,很自然地就转到了下面乐段的a小调。A”(13-17)在第17小节转向了彩明亮的A大调,为全曲B部分的调性及风格做了铺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