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与钢结构的融合,加快了住宅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水电预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为蓝本,探讨水电预留预埋的设计方法,为装配式建筑实现内装工业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水电预埋;预制构件;深化设计
1 引言
随着国家住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已有大量的装配式住宅建成并投入使用,这种建造速度快、节约成本的建筑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质量,但装配式住宅仍以传统装修为主,内装工业化技术的推广还未全面普及,因此,在预制构件上的预留预埋则是当下深化设计的关键所在。
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水电预埋技术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水电预埋的关键技术就是做好预制构件内部管线的预留预埋设计。在设计阶
段精确定位设备管线并与预制构件融合后生成三维模型并落实生产,构件厂根据统一的标准对预制构件中的设备管线、套管、洞口等精确定位的预留预埋。
2.1 给排水管线系统
给水管的敷设方式主要有沿室内楼板下明装敷设、在楼(地)面的垫层内敷设或沿墙在管槽内敷设。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做地板采暖需一定厚度的垫层,所以给水管一般与采暖管一起敷设在垫层内;南方地区则多明装在楼板下,由住户二次装修时处理。接给水点的垂直管线一般均为暗装,需在墙板上预留出至少40mmx40mm(宽x深)的墙槽。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卫生间等管线较多区域一般采用现浇楼板,当采用叠合楼板时,要在预制构件图纸上精确定位每一个排水管孔洞的位置。构件厂按照深化图纸在排水点上进行留洞或预埋套管,预留洞孔径或套管直径一般比排水管道外径大2号。
在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深化设计中,应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通过调整房间布局,避免将给水点设在预制构件上,避免二次装修时墙体加厚,占用室内空间,增加预制板规格,增加造价。
钢构房屋造价
2.2 电气管线系统
电线管的预留预埋在机电中占非常大的比重。预制墙体内的电线管及线盒,随墙体构件在工厂内一次性浇筑成型;叠合楼板水平电线管,敷设在楼板的现浇叠合层内,现浇层厚度的确定除考虑结构安全外,还要考虑走线的要求,若管线敷设出现交叉的情况,现浇层的厚度至少需要70mm。
进行管线的优化,减少管线交叉点是电气设计的关键。由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特殊形式,其内部的管道综合尤为重要。当水平管线必须暗敷时,采用包含三维建模技术在内的多种手段进行管线综合设计,避免在同一地点出现多根电气管线交叉敷设的现象,减小结构层厚度,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尽量避免竖向管线穿越钢梁,在钢梁翼缘预留需要由顶板敷设至墙面的管线通孔。公共区域应尽量选用自带声光控开关的灯具,水电井内管线明敷,减少穿钢梁的暗埋管线。
3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水电预埋前景
随着人们对拎包入住的高品质精装住宅的需求越来越大,内装工业化技术也逐渐在一些示范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及应用。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SI住宅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的发布,明确了住宅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所有机电管线应与结构体分离”的倡导,省去了在预制构件内部预留预埋设备管线的过程,使设备管线具有了可维修性和可更替性,延长了住宅的使用寿命。
总结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点,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工业化内装修可采用的主要技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管线系统优先敷设于吊顶内,给排水管线于架空地板内空间安装较为适宜;
(2)采用装配式墙体装修,隔墙内部空间敷设机电管线系统,外墙与室内装饰墙面间隙作为设备管线敷设的空间;
(3)采用管线集成与同层排水技术,在公共空间管道井内设置公用立管,室内排水横管以一定坡度接至公用立管。卫生间优先采用同层排水技术,降低楼板漏水概率;
(4)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优先采用集成厨卫系统;
(5)采用快装地面系统,干式工法施工,水电管线敷设与模块化地面下方,减少湿作业。
4 结语
国家政策对于住宅工业化具有大力扶持的作用,大量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推出,为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下,通过合理的优化室内管线排布,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资源,降低管线占用的空间,最大化地在满足管线可维修和更新的情况下,降低建造成本,提高空间利用率,是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水电预埋设计的关键。如何优化水电预埋设计,使其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住宅体系,是广大设计师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程军. 在装配式住宅中PC外墙施工技术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31):793—793;
2.
代忠华. 装配式钢结构电气线管墙板与楼板预留连接精准定位施工工法研究[J]. 中国建材科技, 2020, v.29;No.170(02):109-111;
3.
黄亚江, 刘思峥, 郭天奕,等.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机电深化设计优化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