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2008年开始,中央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手段,但因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严格的监督执行机制,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上述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产能过剩问题愈演愈烈。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成因复杂,仅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工具,无法根本解决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应以更广泛的视野,将“去产能化”问题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制度层面的深层次改革,标本兼治,彻底根除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源头。
一、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和成因
(一)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
产能过剩现象曾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在人口红利、制度红利和全球经济繁荣带来的强劲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使得产能过剩时常被经济的高速增长所掩盖,对国民经济体系的潜在威胁亦被忽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产业结构变革的破旧立新势在必行。
王阳明杨丞琳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倒退,进出口贸易价量齐跌,国内需求持续低迷,通缩风险不断累积。不仅包括钢铁、煤炭、家用投影机选购
水泥、电解铝、石油石化和平板玻璃在内的传统产业,甚至包括光伏、风电和稀土在内的战略新兴产业,均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2007年以来,钢铁、煤炭、船舶等传统行业利润都普遍进入下滑通道,出现亏损(见图1)并不断恶化。据统计,2015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钢铁、煤炭两大最严重的产能过剩行业过剩幅度超过30%[1],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达386.38亿元。由于需求端的持续疲弱,产能过剩行业已经出现了龙头企业主营业务难以为继、债务无法偿还,本息延迟兑付事件。产能的不合理扩张还导致市场中僵尸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产能过剩呈现出许多独有特征,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呈现出结构性失衡,即参与全球化经营的行业被固定于产业链的低端,导致某一产业的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例如,我国钢铁产品中的粗钢、铸铁管等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见图2),而附加值较高的镀层板、冷轧薄板带、中厚特带钢等高端产品则需从日本和德国进口。2014年我国在粗钢严重产能过剩的前提下,仍需进口钢材1443.21万吨[2]。此类现象在稀土、风电和
太阳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中亦同样存在。以稀土为例,虽然正规产能并不过剩,但却存在大量非法产能,导致作为国内具备比较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优势的稀土行业自2014年以来便出现全行业亏损,资源储量全球占比急剧下降。二是产能过剩行业中存在大量国有企业,使得产能过剩行业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胜劣汰。三是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新增产能不断加速建设,导致整体产能不减反增。
(三)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三大类成因
我国产能过剩原因可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市场因素,包括产业周期不同阶段的转换(孙海旺,2014)、企业自身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潮涌现象”(林毅夫,2010)、垄断企业防止竞争对手进入的进入壁垒策略(Dixit,1980,2006)等。第二类是政府行为因素,不仅包括财政补贴制度(耿强等,2011)、不合理的税收制度(桑瑜,2015)、官员激励制度扭曲(周黎安,2004)和不良政企关系(张龙鹏,2015)等因素,还包括不当产业支持政策(张杰,2015)、加速工业化战略和政府不当干预等短期行为。第三类则是众所周知的国际因素,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参与产业链全球化分工时,因技术相对发达国家处于劣势,从而遭遇“低端锁定”而导致落后产能过度发展,高端产能相对欠缺(周维富,2015)。在经济运行中,因市场自身特点产生的产能过剩现象,大多可依靠市场自行调节而化解;而后两类非市场因素形成的产能过剩,如不能通过系统的战略规划和配套制度改革进行规制、调整和引导,不仅无法化解现有过剩产能问题,还会导致新的过剩产能的累积。
二、传统去产能化的路径分析及其局限性
(一)传统去产能的路径分析及配套政策工具
1. 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压缩过剩产能
针对产能过剩问题,国务院陆续颁布《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等纲领性文件,并制定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行业性政策文件,并由工信部每年公布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的企业名单,持续督导和压缩过剩产能。 2. 通过债权转股权剥离不良资产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取金融手段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困难企业进行破产重组后承债式收购,在剥离银行不良贷款的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也是中国曾经采用的重要去产能手段。1999年,中国广泛借鉴国际经验,分别成立东方、华融、信达和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负责收购、管理、处置相对应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同时,还建立了一批地方性产权交易平台,包括北京产权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等,国有资产交易必须通过此类交易平台进行,确保了不良资产剥离过程中的公正性。从上述过程来看,在1999年和2003-2005年期间,中国通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政策性债务和不良贷款剥离,总额高达2.58万亿元[3]。此后,财政部又于2009年出台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通过对金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如何做推广融国有股权交易的规范化,进一步促进国有不良金融债权资产以更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处置,有效地降低了银行体系的负担和风险。
3. 通过扩大内需提升产能利用率
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的方式化解产能,亦是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加大道路、桥梁、高铁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投资力度,拉动水泥、钢材等行业发展并借此消化过剩产能和库存。当然,这种方式也是造成产能进一步过剩的重要原因,不具有可持续性。尤其是在中国人口增长拐点已过、老龄化时代逐步到来的背景下,其效用将随着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的弱化而日趋衰减。
(二)传统去产能政策的局限性分析
关于爱情的英文句子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进入下行周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亦逐步放缓,在内需不足和出口锐减的新常态下,传统的政策性工具已经无法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其局限性也愈发突出:
第一,传统的政策强制手段由于带有较强的计划指令彩,未能充分考虑企业具体情况并缺乏相应的操作细则,导致实际执行中效果大打折扣。以产能过剩问题最为严重的钢铁产业为例,此前颁布的《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文件要求地方政府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对于产能落后且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通过“关停并转”等措施逐步予以淘汰,集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