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读后感(7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1
中华自古以来都传承着礼让兄弟妹的传统美德,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感受到古代的小孩子都这么懂得礼让,何况我们现代人呢?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同学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终,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当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爸爸也满足地点了点头。
孔融是最小的一个,在现代社会中,长辈有好的,有大的东西都会毫不迟疑的给最小的小孩子,无比溺爱他,呵护她。这也成为了现代常见堪称几乎的现象。尤其是独生子,家长团团围着一个小孩,就像一龙守护一颗明珠一样。“孩子,巧克力吃不吃呀?”“喝水吗,换饮料吧?”“冷了吗?”让人不禁感叹道,这比慈禧还享福啊!这就导致了孩子不懂礼让。
我就是个“嫡系皇子”。由于哥哥住在姑姑家,逢年过节也很难来一趟。家里虽说这有三口人,但那两个大人无非不围这我团团转?我也要学习礼让,可去哪学呢?家里只有我一个“嫡子”啊!谦让
人和人相处必不行少的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人能和同伴和谐相处,能深受同伴欢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爱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记得有一次,我才那么小,和邻居家的小孩玩,爷爷端过来两只苹果,说给我们吃,而那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个又大又饱满的,而那个小孩更是被宠爱得不得了,就嚷嚷着要拿大的,我们就由于一个苹果闹得不行开交,你争我抢,后来爷爷把那个小苹果换了个大的才平静了这场无理取闹的戏码。长大后回想此事,真是有感而发!唉,如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蜜罐,每个独生子都在蜜罐里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当我问爷爷为什么不熬炼我礼让的时候,爷爷满不在乎,只是抛了一句“礼让了就是软弱的人啦,你要去争去抢啊”。可我认为,不学会礼让,而去争抢,就像后宫里的你争我斗一样,这才是软弱的表现,这才是不懂事不听话。
如今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在伴侣之间要相互礼让,相互谦让,不要你争我抢,闹得一团糟。人与人之间不要咄咄逼人,要你让我我让你,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自己是个“嫡系皇子”,也要像古人学会怎样礼让。
孔融让梨读后感2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这天,我翻开《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小孔融的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很多金黄的鸭梨,她让孔融先吃一个,但是孔融在
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我。缘由是自我年纪小,就应吃小的,大的就应留给哥哥吃。
读到那里,我才明白,“年纪小,就应吃小的”,说得太好了,我很赞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就应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但是从今刻起,我确定向小孔融学习,因此我逐步改正了自我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爸爸从上海回来带一大推零食回来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一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我表十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我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美好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黄浩洋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浩洋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已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典范了,我必需要做得更好!
此刻,我才明白,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已经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就应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和善的心去关怀、爱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孔融让梨读后感〔二〕:[由整理]
这天我和妈妈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大家都奇怪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们比我大,就应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就应吃小的啦。大人们听了都赞扬孔融是个懂事谦让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并不是叫我们让一个梨,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就应学会谦让,要多关怀别人,不要光想着自我。我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有谦让精神的,有爱心的人。孔融让梨短小故事
孔融让梨读后感3
最近,我又翻开了那本《中华美德故事之友爱篇——孔融让梨》,再次阅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孔融让梨的一举一动让我很惭愧,由于每次爸爸妈妈买水果回来,我都要抢着第一个吃,还要挑三拣四,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不吃,和谦让一点儿也沾不上边,这和孔融有多大的差距呀!不仅是我,身边也有很多人也慢慢忘却了“谦让”这个最基本的道德:他们有的在斑马线上疾驰而过、有的
在公交车上不为有需要的人让座,这样的案例简直层出不穷。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讲解并描述了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家里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很小的时候,就
懂得了友爱和谦让。他四岁那年,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把洗好的梨好在一个盘子里,全部的哥哥、们都争着去抢又大又好的梨,只有孔融站在那儿纹丝不动。父亲看到孩子们在抢梨很生气,让他们把手中的梨放回到盘子里,并让站在一旁的孔融来分梨。孔融先拣了两个大梨给父母亲,随后又把大梨好梨依次给了哥哥、们,而把一个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父亲问他为什么留最小的梨给自己,孔融说:“我年纪小,当然应当吃最小的啊!”孔融才4岁,都懂得了谦让的道理,真让人尊敬啊!
近年来,大家都提倡礼让行人过公路,这也是一种谦让,就拿我爸爸来说吧,他已经养成了礼让行人的好习惯,做到了“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但早在古时,已有了“融四岁,能让梨”的名句,可直到如今,仍旧有很多人不懂得谦让的道理,就连四岁的孔融都比不过,莫非“谦让”这个道理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就要被人忘却了吗?都提倡“讲文明树新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当今高速进展的.社会上,虽然已经比孔融生活的那个时代便利了很多,可是仍有很多人都只留意到了物质的享受,而忘了精神上的修养。所以便产生了诸如此类的状况。但是,假如没有了谦让,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让人们敬重?!让座也是一个简洁却常常让人忽视的问题,它也是一个例子。让座是文明的表达,给有需要的人
让座是好的表现。千万不要让这一个古老的传统美德从今变成“绝技”!要学会谦让,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同学;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谦让是传统美德,我们要做一个懂谦让的人,向孔融学习,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