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湾的“报禁”为什么持续了30年之久?“报禁”对台湾新闻传媒事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1)台湾“报禁”概况
1951年开始,台湾当局实行“报禁”。当年6月10日,台湾“国民政府行政院”以报纸、杂志“已达饱和点”和“节约用纸”为理由,宣布对此后新申请创办的报纸、杂志、通讯社“从严限制登记”。第二年4月11日又以行政命令宣布“停止报纸登记”。上述禁令被台湾新闻界习惯地称为“报禁”。这以后30多年中,除了1952年10月10日批准创办了一份由台湾“国防部总政治部”主办的《青年战士报》(后改称《青年日报》)之外,台湾当局没有再批准过任何一份创办新报的申请。
1987年12月1日,“新闻局”时任局长邵玉铭正式宣布自1988年1月1日起,台湾国民党当局开始接受新创办的报纸的登记,报纸的印张也可增加到日出6张24个版,“报禁”正式解除。
(2)台湾“报禁”持续30年的原因
香港三给片
①台湾“报禁”持续了30多年,这主要和它的政治环境有关。1949年国民党战败迁台,开始在台湾实行严厉的军事戒严体制,实行党禁报禁。当局在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等方面实行严格的管制制度,新闻传播事业由于其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特殊性质,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使命。在国民党统治台湾的初期,因为种种政治因素的影响,报业的开放被视为禁忌,当局只有采取严厉的行政手段对创办报纸进行钳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当时已有的报纸
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不给局势增添任何动荡和不安的因素。
②台湾当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不仅仅是报禁,他们还在各种报馆设立安全局,对报社的记者、编辑等人进行核查,一度还有特务系统严查新闻稿件,这些举措都说明了当局对于开放报纸的恐慌,正因为如此,“报禁”这种直接对新闻事业的创办进行控制的手段才会一直存在。
(3)台湾“报禁”的影响
①报纸数量极少
从1952年到1987年,台湾共有31种报纸,并且这一数字由于“报禁”的影响一直没有太大的波动。
②报纸种类单一
这一时期存在的31家报纸中,有25家日报,6家晚报。除两家是英文报纸外,其余都用中文出版。如果按政治背景来划分,国民党党政军机关经营的报纸有12家,如《中央日报》、《中华日报》、《新生报》、《台湾新闻报》、《台湾日报》等。《联合报》、《中国时报》等民营报纸与国民党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剩余的几家民营报纸均由台湾的地方人士主办。这就导致了这一时期台湾报纸的种类单一,民营报纸的发展步履维艰。
③新闻自由受限
报禁开放前的台湾,一直维持着军事戒严体制。国民党政府在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等方面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新闻自由的空间实在有限。台湾的“报禁”使得台湾新闻事业的发展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新闻自由的品质也受到削弱。这一时期的台湾新闻事业没有新闻自由可言。
④新闻事业完全受国民党的控制
在报禁开放前的台湾新闻界,由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独立精神的发挥意味摆脱国民党
政府的控制,宽容则意味着反政府反国民党的思想观点也可自由传播,这是国民党政府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新闻事业被完全置于国民党的统治之下,毫无独立精神可言。
2.台湾的新闻事业一直存在着公营与民营势力的竞争,试析公营与民营两股势力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不同领域的力量对比。
答:(1)报纸领域
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民营报纸大都艰难度日,而国民党的三家报纸《中央日报》、《台湾新生报》、《中华日报》却一统天下。70年代后,民营报纸后来居上,发行量最大的《联合报》、《中国时报》均在100万份以上,而《中央日报》仅为55万份。报禁解除后,民营的《中国时报》、《联合报》和《自由时报》三大报鼎足而立。
(2)期刊领域
民营期刊一直是台湾期刊的主力军。五六十年代,胡适与雷震主办的《自由中国》、张其昀主办的《中国一周》、兰文征主办的《时与潮》等影响巨大。七八十年代杂志成为台湾媒体广告的季军。90年代中期以后,外国著名杂志纷纷落户台湾,杂志市场开始更多地受到外国杂志的冲击。
(3)广播领域
公营的“中国广播公司”是台湾最大的广播机构,长期以来一家独大,台湾电台的广告总收入大半都被其囊括。到1987年,台湾全省共有21家民营广播电台,多集中于台北,全部民营台加起来也不过40千瓦,其中以正声广播公司为最大,1986年的广告收入占广播广告总收入的18%。90年代,民营电台大幅增加,系统电台形成民间广播大集团的倾向。
(4)电视领域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视”、“台视”、“华视”三家电视台垄断经营电视事
业,1993年有线电视集团开始出现,而经历18年曲折的非商业性的公共电视台也于1998年7月1日正式开播。目前台湾电视已经形成无线电视与有线电视、卫星商业电视并存的体制。“中视”、“台视”、“华视”均为商营,但分别由国民党当局、台湾省政府、台湾“国防部”控制。
3.试析不同历史时期,“左”、“中”、“右”三派报刊在香港新闻事业中的变迁。
答:从“到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报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太平洋战争结束到6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为第三阶段。
(1)太平洋战争结束到60年代末的香港报业——“左”、“中”、“右”报业格局形成与发展
①“左”、“中”、“右”三派报刊的格局形成。这一时期政治的因素极大地影响香港报业格局。由于办报人的政治观点不同,其新闻报道与言论立场也大相径庭,香港人将当时的报纸分为“左”、“中”、“右”三种,“左”,即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态度鲜明的《大公报》、《文汇报》等;而台湾国民党主办与倾向国民党的报纸,如《香港时报》属于“右”派报纸;其余的多为中间报纸,在解放后尤其是60年创刊的报纸大都走中间路线。人民用“两头小中间大”来形容香港的报纸结构。
②这一时期“左”派报纸与“右”派报纸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左”派的报纸主要有《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晶报》、《香港商报》5种。“右”派报纸有《香港时报》、《工商日报》、《华侨日报》和《星岛日报》。70年代之前出版的报纸中,《红绿日报》、《超然报》、《新闻夜报》、《天下日报》、《真报》也都是“右”派报纸,销量不少。
③60年代后期,“左”派报纸销量暴跌。由于港英政府当时的立场是抑“左”护“右”、
亲美拥台的,因而“左”派报纸常常与港英当局发生冲突。1967年香港的“反英抗暴”更使“左”派报纸遭受巨
大挫折,元气大伤。反英抗暴之前,“左”派报纸的销量合起来约占香港中文报纸销量的一半左右,但此事之后,“左”派报纸的销量暴跌,由过去的十万份跌为一两万份,读者大量流失。
④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综合性的大报和晚报引人注目。
(2)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香港报业——“左”、“中”、“右”报业格局被打破
进入70年代后,香港经济开始起飞。中间路线的报纸发展迅速,发行量大,较为著名的有《东方日报》、《成报》和《明报》。“右派”的《香港时报》自70年代后便开始衰退,1991年停刊,其反共的立场、鲜明的政治性使其无法在香港的商业社会立足,再加上亲台的《工商日报》、《工商晚报》的停刊,“左”、“中”、“右”鼎立的报业格局终于被打破。
(3)香港回归前后的报业发展
1992年调查显示,平均每两个香港居民便有一个人阅报。平均每人阅读一份以上的报纸。在全世界十个最爱阅报的地区中,香港位居第二。
1995年,偏右的《华侨日报》停刊,市场不断整合,1999年在面向香港13份中文日报中,传统的“左”派爱国报纸3份、大众化报纸6份、精英报纸4份。
4.澳门的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答:澳门的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本土媒体竞争力不强,长期以来难以摆脱香港传媒的强势影响,当今正积极开拓独立的市场空间。
(1)70年代末中葡建交后,澳门报纸的种数增加,内容亦有大的提升。特别是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后,政府希望澳门的传媒能够淡化香港传媒一直以来的强势影响,开拓独立的市场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澳门报纸大部分民营、发行量小,靠广告收入生存。在过渡期内,澳门报业曾经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澳门人口虽少,但报纸种类却不少,目前全澳门共有8张中文报纸及6张葡文报纸。众多报纸中以《澳门日报》的发行量最大,且较具影响力,是澳门最早上网的报纸,还担负起澳门通讯社的任务。
(3)为了加强澳门报业的竞争力,澳门报纸走向电子化与网络化。香港约有20多份中文报纸每天运往澳门,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澳门中文报纸的发展。香港的《》、《东方日报》、《太阳报》在澳门发行量超过本地的其他报纸。
(4)电视业发展缓慢。澳门80年代才结束没有电视台的历史,拥有电视机的家庭长期接收香港电视台
的节目。“澳广视”的电视台开播后,由于收视率低,至今未能扭转亏损局面。2000年,大陆帮助投资澳门开播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