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共享的创新科技园区城市设计——以深港创新与科技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创新科技园区正从结构单一的功能载体向产城研一体化方向发展,科创园区的城市设计也应与时俱进,需要协调园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起到创造新的科创服务、激活新的科创活力,打造新的科创生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深港创新与科技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城市设计为例,以跨界连接、创新枢纽、科技生态为设计策略,探讨此类型城市设计的编制路径。
【关键词】创新与科技园;深港联动;生机绿谷;高效共享;滨水城市;
1、前言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由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理环境的形成,第二阶段是政策的支持和用途达成共识。
第一阶段在1997年深圳河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后,由新、旧河道在皇岗-落马洲口岸东侧围合形成的一块面积约87公顷的土地。在治河工程进行期间,河套地区被用作堆放从河道挖出的淤泥,当中包括受到污染的土壤。治河工程结束后,河套地区被纳入香港边界禁区范围内,人员
和车辆的通行受到香港特区政府的严格管制。
香港三给片第二阶段2007年12月18日,深港两地政府签署了《关于近期开展重要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协议书》,成立“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 负责统筹与督导边界区土地(当中包括河套地区)的规划及发展研究工作。
2008 年6至7月,针对落马洲河套地区未来土地用途与深港两地同步开展公众参与活动,两地公众较有共识的用途有: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产业。在2008年9月,在专责小组第二次会议共识的基础上,深港两地政府于11月13日签订《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研究合作协议书》,将河套地区及深港双方邻近地区纳入研究范围,并划为分为A、B、C三个区域,其中A、B区由港方牵头研究、深方参与,C区由深方牵头研究、港方参与。
2017年,深港签署《关于推进河套地区共同发展合作备忘录》,提出位于深圳河两岸的深港双方园区联动发展,共同构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本次城市设计范围是由深方牵头的C区,与香港园区A区隔深圳河相望。城市设计从深港跨界连接、创新枢纽认知、科技生态构建等多方面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法与设计策略,探索深港高度合作下城市设计框架构建与内涵表达。
2、深港创新科技园区发展的新阶段及特征
2.1深港创新科技园区的新阶段
深港创新园区演变与国家支持科研及创新创业的历程一致的,深圳最早科技园区实际是高新制造园区,例如光明凤凰城科技园区等。新阶段的园区将聚集的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呈现出集办公、研究、孵化、生活、休闲与一体心中向往的“生活乐园”。创新科技服务与城市功能将成为创新科技园区重要组成部分及最大的吸引力。
2.2 深港创新科技园区的特征
在深港合作升级的大背景下,新阶段的深港创新科技园区将呈现出跨界和融合发展的新特征,这种融合呈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跨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皇岗、福田双口岸,衔接了深港双城的交通走廊和发展结构,是深港跨界连接与要素转换的重要节点。并且皇岗、福田双口岸的组合是深港间唯一的公路+铁路双模式接驳的口岸,也是唯一的24小时通关口岸,使之成为深港要素跨界流动最便利的口岸。伴随着深港跨界交流的日趋频密,皇岗、福田口岸地区将成为深港间要素最
多元、密度最高、流动最顺畅的地区之一,为创新提供了土壤。
图1 深港过境通道示意图
二是创新,“广州-深圳-香港”东岸创新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创新空间,是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汇集的通道,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是这条创新通道上的跨界节点,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优势互补发展的重要支撑。
图2 广深港科创走廊示意图
三是枢纽,深方园区将利用密集、复合的轨道交通与大湾区主要创新平台连接,实现创新交流的高效、便捷与创新要素的联动整合。皇岗口岸引入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和港方轨道,建设公铁复合口岸,支撑大湾区高效跨界互通,并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综合交
通枢纽。未来皇岗口岸的高峰日跨界通关人流将超过30万人次/日。
图3 轨道交通及科创平台示意图
四是生态,规划区紧临“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保护区”,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规划区开发必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优先,保障区域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