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
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导语】:张仲景的经典故事
《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东汉张仲景撰。约成书于3世纪初。《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本书为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之一。《伤寒杂病论》经后世整理编纂,成为两部著作
《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东汉张仲景撰。约成书于3世纪初。《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本书为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之一。《伤寒杂病论》经后世整理编纂,成为两部著作。其中论述“伤寒”即外感热病的部分名为 《伤寒论》,论述内科、外科及妇科杂病的部分名为《金匮要略方论》。最早对原书进行整理编次的,是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宋《太平御览》引后魏高湛《养生论》载王叔和“编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但此36卷本在隋唐史志和医书中均未引录。北宋治平二年(1065)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根据荆南节度使高继冲编录进献的《伤寒论》传本加以校定,成为当时的通行本。现存较早的版本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和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两种刊本。此外,国内和日本国尚有一些不同版本。其中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和 《古本康平伤寒论》较为著名。前者为 《伤寒论》与 《金匮要略》合编,多数学者认为此书作伪的可能较大。后者系日人和气朝臣复录丹波雅忠于日康平三年(1060)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按年代早于宋本 《伤寒论》,内容与宋本稍有出入。但其真伪问题,目前仍有争议。
张仲景(约150—219),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一说南阳)人,有考为南阳蔡阳 (今湖北枣阳)人。汉代著名医学家。幼年即显露才智,《太平御览·何永别传》载汉末名士何颙称其“用思精”。学医于同郡张伯祖,不仅尽得师传,且识用精微过其师,终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唐甘伯宗《名医传》载张氏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后世据此称仲景为张长沙,其医方为长沙方。但官至长沙太守一事,目前仍有争议。张氏生活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疾流行。据《伤寒论》自序所载,张氏家族约200多人,自建安纪元 (196) 以来,不到十年,死亡者多达三分之二,死于伤寒者占十分之七。张仲景“感往昔之论表、伤夭横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 《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外,古书著录的张仲景医著尚有《张仲景五脏论》、《张仲景脉经》等。
本书10卷,22篇,约3万余字。卷1列 “辨脉法”、“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与杂病的脉象、病症及预后。卷2首列“伤寒例”,讨论伤寒的病因、发病、病理演变及各种病症的分辨;次列“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以上“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后世多数学者认为系由王叔和编辑增入,卷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五”至卷6共8篇,主要讨论伤寒六经病的辨证论治,包括辨太阳病脉证并治3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篇、辨
少阴病脉证并治1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篇,是为《伤寒论》的主体部分。卷7—卷10共10篇,论述、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的脉证与,以及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的适应症与禁忌。书中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对于病症的叙述,详于三阳病,尤详于太阳病及其变证,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楚。书中还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柴胡汤、理中汤、四逆汤、真武汤、乌梅丸等113方(其中禹余粮丸仅有方名,实为112方)的方药组成。用法、主治及适应症。该书文辞简奥,内容丰富,为后世所广泛推崇。
《伤寒论》是作者继承《内经》等的医学理论,总结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写成的巨著。在历史上,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的学术成就,一是建立了外感热病的诊疗体系。张仲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证治体系。用三阴三阳六经来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多种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症候特点、损及何脏何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及立法处方等问题。书中认识到外感热病的演变不拘时日,不分次第,而由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所决定。一般在邪盛正衰的情况下,多属自表而里,由阳而阴。反之,如
正复邪衰,则能由里达表,由阳出阳。并且用 “合病”来说明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用“并病”来概括一经病症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症候等特殊的病理变化。在上,体现了扶正与祛邪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着“扶阳气”和“存阴液”的基本精神,三阳病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病情又施以不同的祛邪方法。三阴病以扶正为主,又视具体症候,有扶阳抑阴,育阴清热以及寒温并用等不同治法。书中还提出了外感热病后的康复原则,并介绍了几种常见复发病症促其康复的方法。因此《伤寒论》可谓是中医第一部论述全面、内容详备的外感热病专著。后世的温病学说,就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本书的学术成就之二,是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伤寒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备的医学著作,使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不仅为诊疗外感热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方法,同时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的一般规律,对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书中特别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即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运用多种诊法,尽量占有详细的临床资料,并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方面,对患者复杂的疾病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判明症候的性质、部位和正邪消长状况,然后确立相应的治法。这就是后世所言的“辨证论治”。这种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以证立法、以方遣药,使理法方药系统连贯的诊疗思想,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方法,贯穿着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的内容,因此这些辨证方法虽发源于《内经》,也是从《伤寒论》中得到启发,而不断系统化的。在上,书中实已包括了后世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在具体运用上,八法或单用、或结合应用、或分阶段施用,既灵活多变,又法度谨严。如表里同病时,可根据表、里证的先后缓急,而分别选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和表里同治之法。此外,针灸在书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本书的学术成就之三是在方剂学上的重大贡献。书中列方113首,用药92种,总结了汉代以前方剂学的成就,并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予以创造性的补充和发展。《伤寒论》方的显著特点是精于选药、讲究配伍、功专效宏,因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张仲景在吸收前人成方的基础上,特别注意通过加减变化来适合病情。书中有在原方基础上改变药物组成而成新方者,有药味不变而仅改动剂量即更换方名者。同时对方剂的煎服法更备规矩,对诸如煎药用水种类、煎煮时间长短,先煎后下之序、服药及护理方法等都颇为讲究。《伤寒论》方不限于外感热病,而被后世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大部分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实践检验证实确有良效。现代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中,有许多是从《伤寒论》吸取经验而获得的。如大承气汤单纯性肠梗阻、大柴胡汤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真武汤慢性心衰等。说明《伤寒论》方不仅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和变化的基础,而且仍然有临床实用价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