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之法2013-12
课时教学设计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
—以岳麓版必修Ⅲ“西学东渐”为例
文/姚宏博
【教学思路设计】
现在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将高中阶段历史必修部分的内容整合为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这样高中历史教学就是按照模块进行的专题教学。但是,相信很多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有同感:由于受考试政策的影响,很多已经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在初中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很不重视,很多都是考前画画重点,突击背诵,应付考试了事。所以,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好,特别是通史整合上,很少有高中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按照通史顺序概括出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基于这样的现实学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整体按照三大模块、25个专题进行学习大前提下,对每一专题的内容、每一课时的内容更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特别是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把一些学生不知道、或者是模糊的细节之处让学生弄明白。本文从日常教学常态课的教学设计出发,试图
探索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方法。
《西学东渐》一课,知识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岳麓版教材本课内容的编写,是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目:“看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笔者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整体把握本课内容注重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央视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从“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魏源探究、学习西方却无疾而终;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洋务派基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将“师夷长技”付诸实践,以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无奈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折戟沉沙;再到维新思潮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反思、改进。特别注重了与学生已有基础知识的衔接与联系,把握了历史的整体性与连贯性,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多媒体课件展示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臣马噶尔尼的图片。
教师:大家看屏幕上的这幅图片,这是1793年中国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臣马噶尔尼时的情境,由于英国人没有按照中国宫廷礼仪要求的那样屈膝拜倒、三跪九叩,所以这次接见不欢而散。对于英国人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皇帝是这样回答的(屏幕上展示乾隆皇帝的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与外夷货物互通有无。”而当时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屏幕上展示《复兴之路》中的材料):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教师:这两则材料反映了战争前中国统治阶层以及那些文人士大夫思想上怎样的一种状态?
学生:盲目自大、愚昧无知等。
教师:但是在1840年爆发的战争中,就是这些所谓“长腿不能弯曲”的西方蛮夷却将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打得一败涂地。残酷的现实使一些爱国士大夫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了探索、学习西方的历程。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
—西学东渐。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和课标要求:(1)了解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教师强调本课学习的重点)多媒体课件展示“西学东渐”的含义:指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知识在中国逐渐传播渗透的历史过程。教师简要说明“西学东渐”的两个阶段:(1)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来华。(2)战争前后直到五四运动前后。(教师说明:本节课所学的“西学东渐”指的是从战争后到19世纪末,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
教师:战争后的19世纪四五十年代率先开始探究、学习西方的是哪些人?
学生:林则徐、魏源等人。
教师:林则徐、魏源等人属于哪个阶级?(学生:地主阶级)由于他们在战争的过程中力主抗击英国的侵略,所以我们称他们为——
—地主阶级抵抗派。
多媒体屏幕展示本部分标题:开眼看世界——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题下附林则徐、魏源的画像、《海国图志》的书影)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情况表(让学生在阅读教材P83大字第二、三、四段以后,自主总结回答)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魏源《海国图志》问题:(1)依据材料,魏源“师夷”的目的是什么?“夷之长技”主要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这一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
学生1:魏源“师夷”的目的是为了“制夷”,(教师进一步引导: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就是为了……?)学生2:
抵御外侮,抵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夷之长技”主要指的是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
在回答问题(2)之前,教师先提示学生注意题干中“认识”这个词,认识即看待、评价。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我们一般要遵循一分为二的方法,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活动的积极方面的意义,刚才我们通过填表已经了解了。那么同学们在这里思考一下,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有哪些局限呢?(再
摘要: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模块、专题式的内容编排打乱了以往通史模式下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如何使学生在模块、专题学习的同时很好地把握历史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这既是历史学科特点的基本要求,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托高中历史必修Ⅲ第20课“西学东渐”的教学设计,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连贯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整体性;连贯性
118--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12
治学之法
提示学生看材料,从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目的上分析)
学生答:对西方的认识层次较浅,
主要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而没有涉及其他方面;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让学生阅读:主张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去了官职……
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
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他的老朋友——
—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
姚宏
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的消亡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
—《复兴之路》教师:战争只是列强侵华的开始,
很快列强就为扩大在华的权益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历史的悲剧真的又重演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第二次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教师:看图片,这一时期清政府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学生:内忧外患。教师:在第二次战争后,伴随着中国门户的进一步开放,西学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传输了进来,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猛烈的冲击。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
90年代,清政府统治阶层内部在要不要学习西方的问题上地主阶
级洋务派与顽固派展开了
“体用之争”(多媒体课件展示标题:体用之争——
—
19世纪60至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附曾国藩、
李鸿章照片)教师先引导学生看课本理解
“中学”“西学”“体”“用”的概念。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
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看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请思考:
(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各是怎样的?有没有共同之处?(2)双方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如何正确认识这场争论?
学生:(1)洋务派: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
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洋务派和顽固派有共同之处,
即都主张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都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纲常礼教)。(2)双方争论的主要内容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
护清政府的统治。(3)略(见课本P84第四段大字)教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体用之争”
冲击了传统的旧观念、促进了西学的传播。由于洋务派多为地方势力大员,
所以慈禧太后这一时期支持了洋务派的主张,从19世纪60至90年代,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掀起了标榜
“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洋务运动成果图涉及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近代教育方面的成果)洋务运动表面上搞得有声有,
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中体西用”的思想就能挽救中国的危局吗?多媒体课件展示《复兴之路》
的材料: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危机依然从海上来。号称亚洲第
一的北洋海军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交战的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同样有留学归来的指挥官,同样是被西方殖民者用武
力打开国门,
同样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为什么大清国会败于近邻日本呢?—《复兴之路》教师:堂堂的中华帝国竟然被弹丸小国日本打得落花流水,中国的知识阶层和各阶层民众在震惊同时,迅速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多媒体课件展示标题:维新思潮———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并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四人的照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漫画》、张謇和他创办
的大生纱厂图片、提供郑观应《盛世危言》
的材料,让学生看材料并结合课本所学总结维新思潮兴起的背景。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生总结:维新思潮出现的背景。经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政治:民族危机的加深。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多媒体课件展示维新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活动)、代表著
作、影响(地位)表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整理完成。教师:大家联系维新派代表人物各自的主张总结资产阶级维
新派共同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学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有:1.主张维新变法。
2.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主张废“八股”、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4.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多媒体课件展示: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问题:根据上面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维新思潮
(特别是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
政治、经济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思想: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潮流。政治: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师强调,“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顽固势力镇压,但维新派通过创办学会、学堂、报纸杂志等形式在社会上对维新变法的
思想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广大民众进行了思想的启蒙。)多媒体课件展示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的:
(略)(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得出战争以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经济、阶级结构变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先进的中国人把学习西方和救亡图存紧密结合了起来。正如“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所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应祸福避趋之”,在这些志士仁人身上体现着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多媒体课件展示“西学东渐”不同阶段的主要社会思潮、
派别及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及活动,让学生填表,总结出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在内容方面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下:(下转第120页)119--
All Rights Reserved.
治学之法2013-12
记叙文巧妙构思六法
文/姚成俊
朱光潜先生曾说:“构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面对作文,我们有些人往往皱眉蹙额,仍思维不畅,笔调枯涩。有些人则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究其原因,只是前者在构思中不善于调动自己掌握的知识。
构思,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自己已有的一些材料和思考的过程,经过一番精细的推敲,编织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写作构思要注意三点:
第一,舍得花时间。构思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舍得时间认真思考,构思好了就会一气呵成,取得美不胜收的效果。
第二,紧扣题意。构思的内容很多也很杂,而所要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题意。构思定位准确,构思时的材料无论多少,但必须要符合题意。
第三,精巧。构思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在作文时可
用的材料很多,必须有目的地选择。如何使自己的构思精巧呢?下面就介绍记叙类作文构思的六种方法,以期为广大高中学生写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一、一线串珠法
“流水账”是记叙类作文写作的大忌,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缺少连缀典型事件的功力。如果作者能在文
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事件“珍珠”,就能逐层拓展开文章丰富的内涵,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
如,《父亲的军大衣》以“军大衣”为线索,在这根红线上,作者巧妙地缀上了三颗闪亮的事件“珍珠”:(1)“救命之衣”;(2)“温暖之衣”;(3)“爱心之衣”。三颗事件珍珠,巧妙的纵向连缀,逐层拓展开父爱丰厚的内涵,给人以丰满的审美享受,很有借鉴价值。
二、暗设悬念法
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以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矛盾冲突的关注,使其产生急切期待,欲知后事的心理。
例如,《驿路梨花》,文章处处设疑,或隐或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文章中以小茅屋设置伏笔,小茅屋的主人是谁暗设悬念。读者随着文章情节的起伏和感情的波澜,分明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样写,使得文章波澜起伏,不仅使读者印象深刻,而
且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三、化实为虚法
以实写实易,以虚写实难,但避实就虚、以虚驭实往往能出新意。以“虚”带“实”“实”寓“虚”中,
显示出以“虚”驭“实”、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考和欢快活泼的审美情趣。运用“就虚式”构思的文章,顿觉一股清新睿智之风扑面而来。四、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就是为了肯定某人或某物,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先“抑”后“扬”。用这种方法,
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五、一波三折法
平铺直叙,会把好的题材写得一般化;而一波三折,却能将一
般的题材写得叫人刮目相看。杨朔的代表作之一《茶花赋》。文章记叙在昆明看茶花,但作者将所见、所闻、所感精心地构思了一番,便显得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了。通过早年间心中所想,通过几次遇见,最后在一孩子身上得到灵感、文章中跌宕起伏的写法,
间接的通过茶花来抒发爱花之情、爱美之情、爱国之情,
歌颂了劳动和劳动者,浑然一体,感人至深。六、以小见大法
以小见大就是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
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初中基本篇目有很多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如,《七根火柴》《变龙》《一件小事》《社戏》《背影》《最后一课》等等。写小事,还有利于走出空泛、肤浅和文题不一的误区,有利于写深、写透,写出个性。
上述的六种方法,既可充分调动考生平时所积累的材料,在形式结构上灵动清新,主旨明确,在众多平庸的作文中令人耳目一新,确实是打开高考高分作文大门的几把好钥匙。当然,
构思方法还不止于此,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勇于创新,一定还可到更多点
石成金的“金钥匙”。(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
•编辑代跃先
摘
要:阐述了在记叙文中常用的六种方式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学生在写作中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关键词:一线串珠法;暗设悬念法;化实为虚法;欲扬先抑法;一波三折法;以小见大法让学生通过填表总结从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为救亡图存而向西方学习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活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这一时期向西方的学习在内容方面经历了主要学习军事科技到实用科技再到政
治制度。由器物到制度,了解、学习不断深入的特点。最后,从“西学东渐”不断发展的原因、学习东渐的历程(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内容方面)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方面(这一方面可以结合必修一、二所学内容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以及本课所学维新思潮的影响等总结)进行小结。(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略)教师: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闭目塞听导致了近代中国逐
步落后于西方,战争后面对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究、学习西方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的科技、文化不断地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碰撞、融合,先进的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寻救
国救民的道路,不断推进者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多媒体课件出现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图片和这些文
字:文化需要在不断的交流中碰撞、融合、创新,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第一中学)•编辑代跃先
(上接第119页)
120--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