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名著导读练习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练习
1.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听他们说,世上还不曾有过像他那样尽心尽责的护林人:“连一捆枯枝都不让人拿走;要是你拿走林中的东西,无论在什么时候,哪怕在深更半夜,他会像雪一样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休想抗拒,因为他力大无比、又像魔鬼那样灵活……没有任何东西能收买他,无论金钱美酒都不管用;他不受任何诱惑。有些人多次想干掉他,都干不成。”
①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作品),这是一部“异常优美”(高尔基语)的作品。
②尽心尽责的护林人,被称为“孤狼”“没有任何东西能收买他”,但他为何还是放走了偷树的庄稼人?
________
(2)北大教授林庚认为:“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漫在《西游记》中的童话气氛。”的确,孙悟空与妖魔以及诸天神的角逐,也明显带有游戏意味。你如何理解“儿童的游戏性”?请结合孙悟空的相关情节加以阐释。   
【答案】 (1)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因为内心善良的孤狼了解到偷树的庄稼人家境的艰难窘境,油然而坐同情之心,就不顾自己可能受到主人责罚的风险而放走了偷树人。
(2)儿童的游戏总是轻松愉快的,虽然西天取经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孙悟空大都能应付自如,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能力,让他的降妖除魔像游戏一样。比如与二郎神追逐,土地庙外树起了旗杆,钻到老妖肚子里翻跟斗等,都是易于顽童的恶作剧。孙悟空的形象符合儿童的眼光,他的自由与不羁,体现出一份天真的童心。(有情节,扣住“儿童的游戏性”即可) 
【解析】【分析】阅读《猎人笔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1)①这段文字选自《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
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②小说反映了农奴制下俄罗斯农村的现状,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偷树的庄稼人一家的贫穷与痛苦, 可以说是当时俄国下层民众命运的真实写照。同情之心促使他放走了偷树人。
(2)《西游记》充满了游戏性、儿童性、幻想性。其中游戏性为前提,儿童性为核心,幻想性为手段,三者构成了童话精神的有机整体。在《西游记》中的童话形象、游戏情节、童话语言等方面有详尽的表现。作为一种美学精神,童话精神带给读者的无尽的快乐。举例说明时,可分析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筋斗云;孙悟空与二郎神追逐时土地庙外树起了旗杆;钻到老妖肚子里翻跟斗等。
故答案为:⑴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因为内心善良的孤狼了解到偷树的庄稼人家境的艰难窘境,油然而坐同情之心,就不顾自己可能受到主人责罚的风险而放走了偷树人。
⑵ 儿童的游戏总是轻松愉快的,虽然西天取经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孙悟空大都能应付自如,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能力,让他的降妖除魔像游戏一样。比如与二郎神追逐,土地庙外树起了旗杆,钻到老妖肚子里翻跟斗等,都是易于顽童的恶作剧。孙悟空的形象符合儿童的眼光,他的自由与不羁,体现出一份天真的童心。(有情节,扣住“儿童的游戏性”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和辨析的能力。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
⑵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表达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注意名著的经典情节和精彩片段,注意人物形象的分析。
2.名著阅读 
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  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人名)创作的《________》(作品)。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2)  补全回目名:唐三藏路阻火焰山,________。   
(3)文中的“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答案】 (1)《西游记》;吴承恩
(2)芭蕉扇
(3)“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 
【解析】【分析】文段出自小说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文段中的“钗裙”指的是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的母亲。根据小说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可知,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导致铁扇公主和儿子红孩儿母子分离,所以铁扇公主才对孙悟空怀恨在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西游记》;吴承恩;
⑵芭蕉扇;
⑶“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的把握,根据语段内容明确本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小说的作者是吴承恩;
⑵本题考查对名著《西游记》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
⑶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3.你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_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藤野先生》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②___________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有趣的议论和理性的批判;既有③___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___  , 也有对人情世故的
洞察,令人回味无穷。
(1)在横线上填写对应的篇目。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③ ________  ④________
【答案】 (1)《狗•猫•鼠》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2)深沉真挚的感情;天真烂漫的童年 
【解析】【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五猖会》首先介绍了五猖会的盛况。《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我”,敢于提出"怪哉"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我”。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既有深沉真挚的感情又有天真烂漫的童年的作品。
故答案为:⑴《狗•猫•鼠》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⑵深沉真挚的感情;天真烂漫的童年。
【点评】⑴此题考查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阅读,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作者、内容、包含的思想等。
⑵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4.《白洋淀纪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其中,《荷花淀》和《芦花荡》两篇历来被人称道,这两篇文章中,哪一个人物让你印象最深刻?请结合具体事件分析他/她的性格特征。   
【答案】 示例:水生——有奉献精神,有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为抗日付出一切,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不顾危险与战友一起在荷花淀里与敌人抗争。 
水生嫂——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支持丈夫的选择。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
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
【解析】【分析】《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水生”和“水生嫂”。水生嫂——女主人公,她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得知丈夫要离家参军,她虽然心里为难,但还是支持丈夫的选择。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水生——男主人公,是众多抗日人民的一个缩影。为抗日奉献一切,不顾个人生死,有着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芦花荡》叙写了“老头子”送大菱和二菱进苇塘失利和老头子凭水上功夫为大菱报仇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众的生活和战斗。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
故答案为:示例:水生——有奉献精神,有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为抗日付出一切,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不顾危险与战友一起在荷花淀里与敌人抗争。
水生嫂——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支持丈夫的选择。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
【点评】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要熟悉,解答时要结合人物的描写和叙述进行概括。
5.名著阅读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狗烹兔死!’——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
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1)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___(人名)。   
(2)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遭师父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孙悟空为何如此伤感委屈?   
(3)作者用奇特的笔法塑造了孙悟空经久不衰的形象,不但家喻户晓,还远播海外,其艺术魅力深入人心。本选文体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