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习题答案_
《论语》十二章
一、背诵课文。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体会: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最有效的读书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反之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一无所得。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过,超过。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喜欢,爱好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笃:忠实,坚守。
三、下边这些句子和词语今天仍在使用,先抄写一遍,然后对照注释,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知迷惑……
3.温故而知新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不分昼夜。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四、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有:“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示例: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体现了君子严于律己的信条。君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的言行,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现在恰恰是自我的反思少了,自我批评也不见了,到想批评又碍于情面,个人私欲逐渐膨胀起来,道德水准也随之下降了。我们应该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加强道德修养。
我的老师
一、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所写的七件小事,然后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1.老师假装发怒(第3段)2.老师教“我们”跳舞(第4段)3.老师领“我们”观察蜜蜂(第5段)4.老师教“我们”读诗(第6段)5.“我们”看老师写字(第8段)6.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第9段)7.“我”梦中寻蔡老师(第10~14段)
二、记叙性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展开的。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1.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师是真的打“我”吗为什么大家都笑了)
分析:老师并没有真的要打“我”的意思,教鞭只是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家发现老师是爱学生的,老师是似怒实爱,所以大家都笑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里为什么用“狡猾”呢)
分析:“狡猾”一词本来形容人很不老实,这里是调皮机灵的意思,表现里一个孩子对老师的机敏观察和自以为掌握了老师心理状态的得意。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3.我们见了她不由地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不由地”“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怎样的情感
分析:“不由地”“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爱老师,急于与老师亲近的情感。
4.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代替蔡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分析:本文用第三人称代替蔡蔡老师,能比较客观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展现蔡老师的风貌,这句改用第二人称“你”,是呼告抒情,仿佛面对面倾诉感情,更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亲情爱恋。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四、从你上学以来,哪位老师给你印象最深刻用一两个事例,谢谢这位老师。不少于200字。
示例:
从小学到初中,已经算不清她是我生命中的第几个班主任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是令我最敬佩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