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山县为例
苏继松1蓝丽珍2
(1.马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广西马山530600;2.马山县民族中学,广西马山530600)[摘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从理论逻辑上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存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两者协同推进需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本文以集“老、少、山、穷”于一体的典型代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为例,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策略。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6-39-2
1马山县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现状
1.1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
联通网络故障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深度贫困地区地处喀斯特地貌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石漠化严重,自然资源缺乏,特别是人类基本生存所需的水和耕地资源匮乏[1]。当地14个深度贫困村人均耕地较多的是加方乡民治村,人均0.073hm2;较少的是加方乡忠党村,人均0.039hm2。深度贫困村季节性缺水现象严重,所有众都是靠天吃饭,导致马山县脱贫工作难度加大。
1.2基础设施薄弱,思想文化落后
何炅的资料由于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通信等相对落后,而且深度贫困村居民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中,思想观念落后,同外界脱节,导致当地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加之深度贫困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陈规陋习得不到改变,从而形成了特有的贫困地区的贫困亚文化现象,严重弱化了贫困众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致使贫困众丧失脱贫攻坚斗志。
1.3产业发展碎片化,抵抗风险难度大
2015年年底,全国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之后,在第一书记和后援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马山县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通过几年的努力,许多贫困村和贫困户脱掉贫困帽子,走上富裕之路。马山县14个深度贫困村由贫困村第一书记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并利用国家拨付的扶贫资金进行合作社建设,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和贫困户收入。然而,马山县合作社数量少且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下,带动贫困户致富能力较弱,难于抵抗市场风险。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4主观脱贫意识差,思想观念陈旧
一些贫困众安于现状,思想观念陈旧,主观脱贫意识差。尤其是马山县14个深度贫困村,出现了“干部干,众看”“干部着急,众不急”的扶贫现象,贫困众脱贫内动力不足,严重影响脱贫进度。
2马山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路径
2.1强化片区规划,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
首先,马山县深度贫困村集中于马山县东部石漠化地区,隶属加方乡、里当瑶族乡、古寨瑶族乡、金钗镇4个乡镇14个行政村,行政区域上交错相通,基本上是“九分石头一分地”的大石山区,存在“一方水土较难养活一方人”的状况。因此,马山县人民政府应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施区域联片扶贫开发,把里当瑶族乡、加方乡、古寨瑶族乡、古零镇部分地区、白山镇部分地区、百龙滩镇部分地区规划为马山县石漠化公园,实现石漠化地区发展一体化。其次,结合扶贫攻坚移民搬迁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公路沿线选择居民安置区,把深山中的居民统一集中就近安置,同时对安置搬迁户土地进行有偿流转,由引进公司依托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对石漠化公园进行规划和投资经营,把休闲农业作为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增加农业效益、促进深度贫困村贫困众增收的新途径。最后,按照“高标准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高档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业层次”的工作思路,把脱贫攻坚工作与建设“广西特旅游名县”结合起来,着力以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为核
作者简介:蓝丽珍(1977—),女,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苏继松(1976—),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扶贫工作与信息管理结合应用。
XIANGCUN KEJI2021年2月(下)39
电子商务专业实习报告村乡
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科技
XIANGCUN KEJI
40XIANGCUN KEJI 2021年2月(下)
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4个乡镇39个行政村同步发展。同时,借助并发挥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系列赛、中国—东盟体育旅游大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黑山羊之乡文化旅游美食节等活动平台效应,树立马山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把“黑山羊”“里当香鸡”“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和“扁担舞”等马山特品牌落地在相应移民安置区,让安置点变成旅游卖点,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增收[2]。
2.2利用政策扶持,精准发力建设深度贫困片区马山县深度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
石多土少,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发,要想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就要着力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1]。首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马山县东部地区公路沿线进行小城镇建设,或者做大现有的中心乡镇,将贫困众搬迁出来,谋划建设为马山石漠化公园片区,让农民享受乡村振兴发展红利[3]。其次,利用与脱贫政策,把壮族及瑶族文化传承与脱贫结合起来,利用扶持资金建设民族传承基地,让民族地区贫困众享受的福祉。再次,利用国家东西部粤桂扶贫资金支持,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例如,可发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政府的“红娘”作用,把电白区企业引入贫困地区开工厂办企业,把劳动密集型企业安置在移民区安置点,让贫困人口就业受益,消除搬迁人口的后顾之忧。最后,聚集全县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发力。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对深度贫困村进行帮扶,对居住在深山地区的众要动员搬迁至公路沿线居住,对因病致贫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全面实现贫困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3发展壮大合作社,提高贫困众家庭收入为确保2020年马山县贫困村顺利脱贫,马山县人民政府先后给14个深度贫困村各200万元作为发展资金(其中龙岗村250万元)。14个深度贫困村已利用这些启动资金培育和发展经济组织,现有合作社39家,改变马山县深度贫困村没有合作社的历史。但是,这些合作社发展质量不佳。马山县人民政府引入规模企业助力合作社发展,对相同经营方式的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按资金入股和众参与生产劳动,采取按股担责和比例分红方式进行经营。政府
对参与合作社的贫困户按扶贫政策给予奖补,同时给予企业相应的奖励,鼓励企业多吸收贫困户参与生产,带动企业、贫困户双赢发展。马山县人民政府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并由企业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农副产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和流通模式,提高
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比例。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抱团“取暖”,实现互利共赢,既能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提高贫困众生产生活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贫困众家庭经济收入。
2.4移风易俗,激发众脱贫内生动力
习近平在《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贫困地区、贫困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贫困众的主体作用,着力破除地方影响经济发展的陈规陋习,着力破除众“等靠要”思想观念。为了破除旧观念、旧思想,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开展扶贫文艺下乡活动。通过送文艺下乡,活跃众向上向善的精神文化生活,对贫困乡村的众树信心、鼓干劲,激发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二是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体育竞技和民俗文化活动,增进村民情感交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时代气息,推动移风易
俗和经济发展。三是做好文化宣传长廊“驻点”。在各深度贫困村公共场所设置文化宣传栏,让惠民政策、励志脱贫致富口号、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等走近众身边,营造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浓厚氛围。四是扶贫与扶智齐头并进。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同时依托职教中心、农技院校等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同时村集体成立劳务输出合作社,积极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着力打造一支带得出、干得好、富得起的劳动力大军,完成传帮带职能,提高现有贫困众劳动技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途径。五是加强对村委会的监督和执纪问责。村委会出台村风民俗活动制度,整顿村民的陈规陋习,要求婚丧事从简,并成立村委民风民俗帮工工作队,有偿帮助村民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对于拒不实行制度的众,要加强批评教育;对于整顿旧观念、旧习俗不力的村“两委”,要按照“不换思路就换人”的要求进行整顿。通过上述措施,解放贫困地区众思想,凝心聚力,汇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实现“双百年”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课题组.如何真正实现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人民论坛对百的专题调研[J ].人民论坛,2018(21):32-37.
1厘米等于毫米[2]庄天慧,孙锦杨,杨浩.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有机衔接路径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12):113-117.
[3]于法稳.基于健康视角的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问题研究[J ].重庆社会科学,2018(4):6-1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