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消费
-137-
泾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在脱贫攻坚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紧扣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部署和行动,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凝聚工作力量,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着力抓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绿开放幸福美好新泾川提供坚强保障。
1 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切实强化组织建设,打造脱贫攻坚“先锋队”
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带动能力弱、发挥作用不明显、软弱涣散等问题,按照“支部自查自评、党员众测评、党委定星挂牌”的程序,稳步推进“十星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对全县666个党支部重新进行评星定级,评选“十星级”党支部133个,全面消除“五星级”以下党支部。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动,全面推行产业党建“四链”模式,建立产业型党组织45个,领办产业园区164个。持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57人,覆盖率达到73%,结合推行村干部专职化试点工作,确定专职化试点村57个,考聘专职村党组织书记23名、村文书50名、“三变”改革助理员84名,不断
优化充实村级后备干部库。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回头看”,严格落实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村、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县级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的“四个一”措施,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1.2 全力抓好教育培训,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
持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甘肃干部网院”等平台,组织全县扶贫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展线上培训;把贫困众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党建的重要抓手,举办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农业干部能力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新任职专职化村文书等培训班,同时组建宣讲团深入村(组)开展政策理论宣传,受教育干部众达20000多人,切实加
强贫困户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提升;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各帮扶责任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围绕扶贫政策知识、专业技能等,深入贫困村、贫困户“面对面”“一对一”开展培训。通过线上线下齐抓共管,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实战能力,提振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气神,有效提高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自信心,增强了贫困户自力更生的能力。1.3 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全县1761名村“两委”成员开展任职资格联审,调整村干部285人,其中村支书128人。完善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落实驻村工作队员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
害综合保险以及生活补助等保障措施,着力解决工作队员吃住在村问题,优化调整驻村帮扶工作干部22名,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287人,有效压实工作责任,推动扶贫干部履职尽责。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提拔使用扶贫一线干部85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建功立业。持续深化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查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4件,立案5件,给予党纪处分3人,组织处理8人。深入开展“增强危机创新赶超拼搏意识”专题教育和“六查一看”活动,聚焦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任务,倒查挖掘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共214条,全力抓好整改落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聚力担当攻坚。1.4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脱贫攻坚“凝聚力”
注重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行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形成“三变 + 旅游”“三变 + 果品”“三变 + 肉牛养殖”等5种改革模式,为3992户贫困户量化配股5700万元,户均分红920元,贫困众增收基础进一步夯实。最大限度整合各类资源,深入实施“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持续推进“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携手共筑小康梦”、非公经济人士精准扶贫建功行动等活动,形成了各方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衔接落实各类
甘肃省泾川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胡海东
(中共泾川县委党校,甘肃 平凉 744300)
[摘要]泾川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切实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积极探索总结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契合点,促进二者相互融合,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了在乡村振兴中如何继续发挥组织、人才、产业等优势。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组织[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2021-02-26
[作者简介] 胡海东(1985—),男,甘肃泾川人,讲师,法学学士,研究方向:农业农村。
胡海东:甘肃省泾川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收入·消费-138-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9期(总第509期)
桃花运演员表
帮扶资金3405万元,新建日光温室30座、钢架大棚229座,扶持贫困户种植瓜菜666.67hm2,扶持贫困户购买红安格斯良种基础母牛120头,建成扶贫车间3处,参加天津市消费扶贫展销会和武清区对口帮扶“大礼包”订购会,销售特农产品3358t,实现销售收入5061.8万元,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043人(次),输转贫困劳动力2266人。
2 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还不相适应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因此乡村振兴面临的难度和任务更重,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高保障能力,但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方式、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问题,认为抓乡村振兴工作是实的,抓党建是虚的,缺乏对党建工作深入研究和谋划,不能有效调动农村退役军人、返乡人才、致富能手的积极性,制约了人才回流,增加了乡村振兴难度,同时在调动众广泛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等方面抓得不够、办法不多,有待于继续总结经验,推出更好的做法。
冬日娜老公
2.2 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还不相适应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基层党组织服务众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但是泾川县大部分村依然是“空壳村”,自身发展潜力不足,主要日常开支严重依赖财政拨付的村级组织活动经费,村集体经济规模小。近年来,全县虽然成立了一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精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工程,清理注销吊销“空壳社”324家、规范提升228家,但还是存在层次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活力不足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部分专业合作社仅限于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创新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作用还不够突出,部分村甚至陷入“集体经济无实力,为民办事无能力,众缺乏向心力”的尴尬局面,很多涉及众就医、文化、娱乐等公益事业无法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3 少数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与联系服务众的要求
还不相适应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抓党建无用、口头上喊得响、实际抓不紧等各种错误的思想,致使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加之有的党员干部存在畏难的思想,对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到合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没有形成党建统领的思想理念,没有把党建思路聚焦到乡村建设行动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个别党组织贯彻落实“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没有深入理解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同时部分村“两委”干部文化素质不高、发展产业视野不开阔,业务素质不高,带领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
3 切实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3.1 突出组织建设,强本固基,着力建优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桥头堡,不断提升乡村建设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拓展新模式,
寻求致富新思路。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引领致富新模式,在农村全面推行“四链”建设模式、“党组织 + 国有龙头企业 + 专业合作社 + 贫困户”模式和“党组织 + 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 + 企业 + 贫困户”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推动,国有平台承接政策、龙头企业对接市场、合作社组织生产,贫困户全环节地参与到产业链条中,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技术、信息、资金、市场优势,着力构建在党组织引领下的农村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产业和市场的对接问题,着力构建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激发战斗力,增强带富牵引力。持续深化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和“十星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完善“评星定级”程序,坚持把引领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明确责任分工,按照时间节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争创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3.2 突出队伍建设,选优配齐,着力建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乡村振兴的成。一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强化村级人才储备。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选拔党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众致富带头人等政治过硬、能力突出、视野开阔、热爱“三农”的人员进入村级班子,着力优化升级村级班子建设。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所有村干部进行全面考察,深入谈心谈话,征求党员众对村班子配备的意见,准确掌握可担任“一肩挑”人选的基本情况,逐村研究“一肩挑”人选,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党员干部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二是坚持选优配强,主动融入众开展工作。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度期间,注重选优配强第一书记,
在选派问题上慎重考虑、力求精准,务必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技术、行业骨干选派到一线锻炼,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干部的广阔舞台,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乡村干部要密切联系实际,主动服务农村,善于向众学习,敢于破解难题,当好村支两委参谋助手,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着力疏导民意、建办实事,全力解决联系服务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3 突出产业支撑,精准谋划,着力培育乡村振兴核心引擎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积极培育适合地域发展的特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顺利推进。一是加大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机遇,探索财政性投入,优先安排符合泾川果品、红牛等产业发展的企业入驻,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倡导对产品进行深加工, (下转149页)
收入·消费
-149-
受制于传统生活,信息接收较为迟缓,对网络技术及信息的接纳甚至存在抵抗性心理,应该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尤其是年轻人对长辈进行数字反哺。例如疫情期间兴起的网络直播,年轻的孙辈和祖辈们共同通过直播推广销售优质的自产农产品、通过抖音直播制作农家菜等,成为乡村“网红”,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带来了大量线上订单,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4.4 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创新扶贫模式
4.4.1 培育农民数字化意识。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基础工具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政府要引导贫困体打破传统扶贫的“等、靠、要”思想,加大农民数字能力培育,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不仅仅资金上帮扶,更要培养数字化技能以助力其长效脱贫,不易返贫;对有抵触心理的农民,要耐心引导帮助,组织农民进行数字知识的学习及培训,将实用性强的法律服务、管理技能、市场要素等知识传授给农民。
4.4.2 多元主体合作提升农村数字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扩大数据共享,基层政府应当加强与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及研究院的合作,引发农民对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帮助农民利用互联网工具实现脱贫致富;二是加强智慧乡村信息化的应用,重点完善农民关切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农村生活中的重点问题,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效率;三是加大普及农村数字化技术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由专业社工组织实施对农民数字化能力的帮扶,使数字化贫困体通过手机、电脑、平板学习互联网基本应用技能,提高中小学、村委会等场所普及信息技术设备率,为数字化设备的数字应用弱势体提供互联网应用机会。
4.5 加强社会网络培育,提高农民数字化活动的社会支持
牧童的诗意雷人搞笑舞蹈为了增强农民的网络数字化的意识、兴趣以及心理接受能力,扩建社会网络是有益的。激励公益性信
息组织及平台自愿参加融入农村扶贫工作,政府可以采取向社会订购数字科技性信息及技术服务的方式,带动农民正确客观的面对数字化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防止农民因数字化浪潮产生惧
怕心理、抵触畏惧情绪、沉溺问题等,让农民具有主动增强数字化资源的信心;通过改变对家庭、邻居及社区成员对于数字化浪潮的传统认知,利用数字化活动提高家庭支持、增强邻里认同和加强社区帮助,进而使得贫困主体更加充满激情增强数字化应用能力;要重视和保护农民数字化网络交往,让他们在网络中逐渐形成的信任、互惠、理解、宽容、团结、归属感等价值,进而不断促进农民在数字化合作互惠共赢。
5 总结与启示
农民数字化贫困的本质是因为农村居民缺失数字化工具的使用能力,包括对数字信息的获取、应用技能等,这也正是农民缺少数字素养和数字知识水平应用能力的表现。由于数字化素养和能力不足导致农民这一弱势体无法在数字化社会中充分享用社会资源,得到数字公共服务,从而减少了财富获取机会。消弥数字贫困,我们必需要提高农民的数字能力,充分保证农民的数字权利,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数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而使得广大农民可以共享数字化经济的成长果实。
[参考文献]
[1] 王锋.贫困的演进及我国精准扶贫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经济
界,2018(01):86-90.
[2] 吴玲,张福磊.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数字化贫困及其治理[J].当
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02):28-35.
[3] 王宜帅.新冠肺炎疫情下出现的“数字鸿沟”现象探析[J].视
听,2020(05):138-139.
[4] 吴根平.徐州精准扶贫脱困成效与经验、难点及对策[J].淮海文
踏浪歌词汇,2018(03):28-31.
[5] 闫慧.农民数字化贫困的结构性成因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
报,2017,43(02):24-39.
[6] 孙颖,陈彦华,孙洁.深度贫困人口的长效脱贫路径研究—以江
苏徐州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5):1-3.
家长评语10条[7] 彭波,严峰.我国消弭数字鸿沟的新机遇与新路径探析[J].现代
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2):142-147.
(上接138页)
调整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积极探索推广“三变改革”经验,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合作社入股企业,让资源变资金,让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民,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确保农民就近就业。二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集发展。充分利用各乡镇、村自然条件,依托农村废弃窑洞、山水、特民俗等优势,拓宽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渠道,积极探索建设集农业生产、采摘体验、乡村文化融合发展体验式观光旅游,打造生态农业 + 休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带动众发展特小吃、农耕体验、林下养殖等产业,不断健全
管理运营模式、收益分配制度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增加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隋明,张阳,荣加超,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路径思考[J].现代农村科技,2019(04) :104-105.
[2] 谢治菊.激发基层公务员内生动力 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路径选择
[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04):64-73.
[3] 尹红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建设
的对策[J].桂海论丛,2018(06):87-91.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袁 迪,等:农民数字化贫困及其减贫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