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期农业论坛
C
s 川恋业科41
5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KHN0W6Y
牟锦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 支撑”“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 行动”,为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存在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够、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足、农业科技发展动力不
足等问题和挑战。为此,省农科院进行深入调研,建议,要抢抓“三大机遇”,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助力“
四类园区”,夯实乡村振兴 产业基础;突出“五个强化”,健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中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巩固拓展;有效衔接;科技支撑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 坚衔接课题调研方案》安排部署,四川省农业科学
院成立课题组深入我省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秦 巴山区和乌蒙山区,采取走访座谈、蹲点剖析、资料
收集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大 调研,涉及10县(市、区)、19个乡(镇)、23个农业
园区(基地),组织各级干部、部门负责人、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业主、农户等召开座谈会12次,广泛听取 意见建议,全面总结了省农科院在科技助力脱贫攻 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进一步
梳理支撑我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 和存在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1农业科技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 兴中的作用与成效
“十三五”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省委、省
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脱贫 攻坚与乡村振兴重要战略部署,以深入实施“农业
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行动计划”为重要抓手,以 科技助力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和民族地区增收致
富的根本途径,整合全院60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科 技力量,扎根全省脱贫攻坚第一线开展帮扶,累计实 施科技扶贫项目1752个,宜接帮扶3. 48万户贫困
户脱贫,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超100亿元,为
收稿日期:2020-12-13
作者简介:牟锦毅(1965 -),男,农学博士、高级农艺师。研究 方向:农业农村发展研究。E - mail :mujy87OO@ 126. com o
全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1.1强化规划引领,建立农业农村发展新智库
针对我省农业科研机构普遍偏重于技术研究,
对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不够的情况。我院坚 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发展、指导建设、优
空调不制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化布局的作用,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顶 层设计。
1.1.1建立新型智库 积极探索并设立了农村发 展研究中心、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大数据中心、 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四大专业研究机构,组建规划 专家团队和产业技术专家团队,形成了科学、规范的
智库服务体系。
1.1.2科学编制规划组织专家团队面向省、市 (州)、县(市、区)、乡(镇)、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
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服务,先后编制《四川省“十三 五”产业(农业)精准扶贫规划》《甘孜州幸福美丽新 村建设规划》《盐源县苹果产业新旧产能转变发展
规划》等专项规划200余个,实现帮扶地区产业规
划全覆盖。
1.1.3加强决策咨询 在各类规划实施过程中,深 入调查研究各地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实际问题, 开展常态化的决策咨询,由我院专家撰写的《提升 我省深度贫困地区优势特产业发展质量的主要问 题与建议的报告》《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助
力我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等72篇专
题报告和对策建议,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采纳。
• 5 •
农业论坛2021年第1期
12加快创新转化,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新亮点聚焦产业扶贫和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推用”结合的创新体系,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攻关与大面积示范转化,推动贫困和民族地区特产业高质量发展。1.2.1传统农业升级发展坚持从增产到提质导向,大力推进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选育和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发。“十三五”以来,全院通过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63个,占全省审定品种数的40%以上,研制部省主推技术41项,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为贫困和民族地区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有效科技供给。其中,由我院自主创新的“旌优781”“川康优丝苗”等优质水
稻新品种彻底改变了“蜀中无好米”的老大难问题;德优4727、成单30、川麦104等品种先后创造全省乃至西南地区高产纪录;“川羊肚菌1号及商业化栽培”技术首次攻克了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的世界性难题,实现甘孜州羊肚菌商业化生产从无到有、由小变强。
1.2.2示范基地连片发展围绕各级现代农业园区,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建成在全省有影响的“稳粮、增收、调优、调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65个,培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104家,率先示范推广我院“四新五良”科技成果,助推甘孜州建成833hm2全国最大羊肚菌商业化栽培产业带、西昌市建成6667hm2全国最大克瑞森葡萄集中优势产区、德昌县建成3500hm2全国最大果桑生产基地、盐源县建成2.87hm2西南地区最大优质高原苹果生产基地。
1.2.3生态农业创新发展全面贯彻绿发展理念,加强主要粮油经作物化肥农药减施、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研究,全面开展以全程绿为核心的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通过示范带动,我省贫困和民族地区粮油作物节本增效300~500x/667m2,经济作物节本增效400-15005E/667m2o其中,农林保水剂技术在理县苹果、会理石榴、雷波脐橙、攀枝花芒果等“川果”产业广泛运用,实现节水节肥50%以上,苗木移栽成活率提到到95%以上;在理县、丹棱县、茂县等地大面积推广“果-草-畜”套作生态模式,减少化肥施用量30%~40%、节约生产成本约500元/ 667m2o
13深化“院地合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引擎先后与18个市(州)、74个县(市、区)签订院地农业
科技合作协议,通过共同实施协同创新转化项目,推动“输血式”帮扶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式”帮扶转变。
C m川恋出科41
SKHUMI Aencuunnu.SCIENCE AND T ECHN0lO6Y 1.3.1建立“输血”机制以院地合作协议为纲、协同创新转化项目为领、人才支撑为本,按照“一事一议”工作方式,与各级政府建立了定期会商的工作推进机制,研究解决协同项目推进中技术、资金、人才等问题。“十三五”以来,全院累计投入项目经费5485.7万元,调动地方财政资金5000万元以上,联合申请各级帮扶资金近8亿元。同时,探索总结出以规划和培训为前驱动力,以建基地和畅销路为后驱动力的“四步”工作法统筹推进院地合作工作;建立农业科技进支部、进基地、进田间、进车间、进学校的“五进”工作机制确保合作实效;创建每个帮扶产业有一个院领导负责、有一个首席专家领衔推进、有一个专家团队直接帮扶、有一个项目支撑、有一个科技服务平台、有一批示范转化基地、有一套实施方案、有一套督促考核机制的“八有”工作法强化工作保障;形成了全院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1.3.2构建“造血”功能与市(州)政府共建川南、攀西、南充、凉山等分院11个,建立昭觉县“乡村振兴讲习所”、资中县血橙专家大院、越西县苹果博士工作站等县(市、区)级帮扶平台20余个,创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育工作,逐步构建起以省农科院为源头、分院为支点、基层帮扶平台为纽带的
科技支撑体系。其中,资中县血橙专家大院选育早红血橙、晚红血橙等新品种,实现资中血橙采收期延长到130d以上;越西县苹果博士工作站创新推广“宽行起垄+密植高纺+种草沃土+肥水布+小型农机农艺组合”为一体的现代简约化高效新模式,创造“一年长树、二年结果、三年稳产、四年丰产”新纪录。
1.3.3培育“活血”细胞以我院专家团队为依托,组建省、市(州)、县、乡“四位一体”的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大专家带小专家,小专家带土专家,土专家带本土人才”,全院累计派出科技人员
飞机出装2.3万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活动近10万场(次),发放技术资料超50万余份(册),参与培训农户达400余万人次,接收贫困和民族地区基层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主等近3000人次来院跟班学习。
2当前需求与存在不足
2.1农业科技有效供给还不够
当前大多数科技成果集中在品种和产中环节,产前、产后技术集成配套等研究成果还不够多,导致部分产业大而不强、特而不优、品牌不响,“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川
•6•
2021年第1期农业论坛
C
®川恋业科il
S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ECHN01O6Y -------------------------------------------------------------------------------------------------------------
果加工率仅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0%左右,商品化
处理率亟待提升,部分特主导产业如雷波脐橙、理 县苹果等尚无精深加工产品,需要在全产业链打造、
产业提档升级发展等方面“再扶一程” O
2.2农业科技投入力度还不足
尽管我省在农业科研上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
从横向看,全省农业科技人均财政支持4. 85万元的
资金保障力度,仍远低于浙江省的人均15万元、江 苏省的人均11-52万元。全省农业研究的投入强度
(农业科技政府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长期维
系在0.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0.53%的水平,与发 达国家2. 3%的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同时,多元化 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支持政策整合性差,有
效性不强。
2.3农业科技发展动力还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经 费缺、人员少、服务功能弱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特
优势产业主产区域,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仅有
1~2名专业技术人员,且大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知识体系主要集中在肥料农药推广、作物良种以及 栽培技术推广上,而针对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 加工技术等领域确不够了解,一定程度影响科技成
果转化见效。
3对策建议
3.1抢抓“三大机遇”,融入乡村振兴大局
3.1.1抢抓“十四五”发展机遇 加快推进全省 “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农业科技攻关计划、 育种攻关计划等编制工作,做好各项规划与全省乡 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的有效衔接。重点在巩固拓展
科技扶贫成果成效基础上,围绕构建“川字号”特 全产业链进一步调整完善创新链,推动脱贫地区项
目、资金、人才、政策、工作体系等平稳过渡和转型升
级,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在全省脱贫攻 坚“四大片区”和丘区“插花式”扶贫地区,建议研究
出台过渡性专项帮扶政策,制定专项帮扶规划,进一 步夯实科技帮扶力量。
3.1.2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
充分发挥成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集团军”优势,以
实施协同项目带动各类科研资源“互联互通、共建 共享”,重点围绕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腹心区
域和盆地丘区现代高效特农业发展,推进隆昌荣
昌现代农业双昌示范区、柠檬金三角产业带、万达开 农业科技示范走廊等建设,使之成为农业主导产业
集聚的功能区、先进成果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
业的样板区、协同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打造西部乃至 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先行区。
3.1.3 抢抓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 机遇按照突出特、差异发展、分步推进的原则,
以产业基础强、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川粮油、川猪、川
茶、川菜、川酒、川果、川药等为发展重点,依托四川 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省院协同创新专项,开展技术
集成、落地示范、推广应用、技术服务咨询等协同创 新任务,推动全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
用,逐步增强“川字号”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
力。
3.2助力“四类园区”,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3.2.1助力绿园区 科学指导各级现代农业园 区因地制宜发展“粮饲-猪-沼-肥”、稻渔综合种 养等生产模式,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 副资源综合开发、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研
发,加快“节水、节肥、节药、节劳、节种”生产技术和 设备研发推广,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2.2助力高效园区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行动 计划,支持实施一批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设施项目, 增强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实现产品由“裸 卖”到“精卖”;以填补川粮油、川茶、丿I 陳等产业
“高、精、尖”加工产品的空白为重点,推动科研院校
最吸引人的昵称(机构)与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实 验室等方式开展深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加工产品联
合研发,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3.2.3助力活力园区 对经营水平好、经济效益 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
重点支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更有效率 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现代农业园区建 设提供强大动力。
3.2.4助力智慧园区加快推进四川省种质资源 中心库、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等建设,加强全省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开展种源“卡
车晓离婚了吗脖子”技术攻关,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加 大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推进农业生产全
程机械化,探索建立农业生产智能服务平台,加强现 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运用,推进装备 智能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3.3突出“五个强化”,健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 作推进机制
3.3.1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 全面领导,建议省上成立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领
• 7 •
农业论坛 2021年第1期
导小组,加大对“十四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技重点任 务、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的指导监督力度。
3.3.2强化人才支撑探索建立“科研院校(机 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
人才培育模式,加强科技人员与基层农技人员上下 交流,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向纵深推进;创新
基层农技人才培养形式,整合“四川科技扶贫在线 平台” “天府农科智库大讲堂”等优势资源,完善乡 村振兴科技线上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有互动、线下有
实训、支撑有科技成果、服务有推广转化。
3.3.3强化资金保障 建议将贫困县涉农资金整
合使用政策年限再延长实施5年,突出县级财政对
涉农资金的整合功能,结合各类农业生产补贴的灵声之形剧场版
活运用,将涉农资金主要用于引导农业科技创新转 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建立多元投入
机制,建议明确把农业科技创新纳入国家、省支持扩 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范围,鼓励支持大型企业、金融
C
m 川恋圧科41
SKHUMI Asncuunnu.SCIENCE AND T ECHN01O6Y
机构等合法合规建立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金,多渠 道拓展科研经费来源。
3.3.4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完善脱贫攻坚和乡村 振兴协同推进的规章制度,建议省委、省政府及时修
改《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尽快出台《四川省
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在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细化完善《四川省激 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出台兼职取薪、 入股分红等具体办法,调动科技人员服务乡村振兴 的积极性。
3.3.5强化平台建设 大力支持科研院校(机构) 与地方政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大院等平台, 探索科技人员常驻服务工作机制,引导科技人员带
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成果常驻地方,强化考核监 督,构建“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全面服务、
考核逗 硬”的“院地合作”新模式。
《四川农业科技》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符
分类
名称
符号分类名称符号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km2压强帕(斯卡)
Pa 公顷
hm2
长度
千米(公里)
km
平方米
m 2米m
亩
667m 2
厘米cm 量浓度
摩[尔]每升mol/ L 毫米
mm
摩[尔]每公斤
mol/kg 微米Um 微量浓度毫克每公斤
mg/kg
纳米孙宁王学兵
nm 微克每克也/g 电流安(培)
A
微克每公斤
Ug/kg
摄氏温度摄氏度r 质量浓度公斤每升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K
克每升
g/L 热量
焦(尔)
J 毫克每升
mg/L 千焦kJ 时间
小时h
兆焦
MJ
分mil 光照度勒(克斯)lx
秒
s 功率
千瓦kW 天d
瓦
W
年
a 体积升
L(l)
质量吨t
毫升mL 公斤kg
立方米
m3克
g 立方毫米
mm 3
毫克mg
旋转速度
转每分r/mh 微克
也
米每秒m/ s
单位质量吨每公顷l/hm 2公里每小时
km/h 公斤每公顷
k ” hm 2
平面角度0公斤每平方米kg/ m 2分
/
克每平方米g/m2
秒
*
• 8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