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笑大方》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
2、熟读古文,体会古文的大概意思。
3、理解文章的寓意,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熟读古文,体会古文的大概意思。
2、理解文章的寓意,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
1、过渡语:上课一开始啊,先来玩咱们熟悉的对诗游戏。
    大鹏一日同风起,(          )  (            ),丹光晴贯洞中霞。
  (          ),望帝春心托杜鹃    为寻庄子知归处,(            )。
是啊,上面的古诗中提到都与庄子以及他的著作《庄子》有关。
2、同学们,咱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代墨客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鸛鹊楼》。(指名门生背诵)
“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告诉我们的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是做井底之蛙,洋洋得意,骄傲自满,只会见笑于人。这个事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论述,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庄子在他的文章《秋水》中是如何论述这个事理的。
2、初读古文
1、了解庄子
(1)大家对庄子都有一定了解了,谁来简要说说?
大家都知道,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他承继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惟,是道家学派的首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2)《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展开。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
2、读古文。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多读两遍。
(2)这当中有一些难读的字词,你会读了吗?我请同学来试试。
第一组:泾流 渚涯 不辩牛马。
“不辩牛马”是什么意思?
第二组:少 难穷 大方之家
(3)“少”“难”是个多音字,你怎么确定读音的?踌躇满志什么意思
都知道读音要根据意思来定,他们是什么意思?
“大方之家”也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谁来说一说。(懂得大道理的人)
第三组 语 拘于墟 笃于时 束于教
语:与……谈论
总结:读古文啊,就要结合译文来读懂,才能读准,读明白它。
(4)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这几句断句有困难,谁来尝试一下?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两句的时候分别齐读。)
三、精读古文
过渡:好,下面这三节古文你会读吗?请根据老师的要求再来读一读。
1、再读古文
    第一,你要结合着书本上的译文来轻轻的读。听好了怎么结合,先读古文,再读读译文,读完了以后再反过来读读古文。
    第二,要读好断句。明白吗?自己在下面轻轻地读一读。下面开始。用你喜欢的方式读。
2、检查读书。
(1)我请同学来读,注意哦,读好断句。下面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准字音。
(2)文白对译小游戏:我们来玩个文白对译的小游戏。老师读古文,你读译文。注意老师停下的地方,多读可就算你们输了。
3、好,这两小节你们会读了,读懂了吗?因为我让你们结合译文的,现在来考考大家。
4、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1)说第一小节。师板书:欣然自喜
你读懂了这部分。河伯为何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出示图片。
(2)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述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来读,朗读时语速要迟缓而有派头,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留。
(3):河伯“欣然自喜”,这时候他的心理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成语来表达。
答:骄傲、得意、夜郎自大、狂妄自大,踌躇满志,洋洋自得……学生基本答到点子上即可。
(3)是啊,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用一个字“喜”来概括河伯的心理。此时的河伯是狂妄自大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齐读。
4、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思考:这个时候河伯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情绪急转而下。从开始的“喜”转为了什么?你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吗?
  (“叹”。)
  是的,河伯“旋其面目”,由“喜”转为“叹”。叹就是一种自觉渺小的羞愧心理。
(2)既然欣然自喜,为什么到了北海“望洋兴叹”?
预设1::因为到了北海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第一次所见,是河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的所见,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但当他来到大海边,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两者孰广孰阔,自不需多说。 
师:出示图片:你想到哪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大海?或者你想到了大海有哪些品格?
包容万物、宽阔、文明的发源地,像母亲,哺育人类。
还有什么原因,河伯由“喜”转为“叹”?
预设2:“野语有之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师:这个地方的翻译比较难,请一位同学翻译。
“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如果不到您的这儿来,那就危险了,我会长久地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
总结:河伯因认识到自己的浅薄而感叹。
你解释的很好,大家带着理解来读读这部分。
5、同学们,河伯的前后心理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你觉得河伯这个人怎么样?
河伯知道自己的错误,病有心改正,那它就是知错能改的人。
6、海神听了河伯的话,有什么反应?从而看出海神是个怎样的人?请男生一起为大家读读海神的话。
宽宏大量,原谅了河伯。有包容心,能够宽容他人。
4、拓展阅读
《自护其短》
1、老师还有一个小短文,请读读《自护其短》,这里的主人公与河伯相比,有什么不同,你怎么评价他?
河伯能够知错就改,但北人却不懂装懂,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最后只能闹笑话。
是呀,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不懂的东西,或面对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认,虚心向人请教,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通过这两个小故事,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
人贵自知之明;                       
谦受益,满招损;   
自大由于无知;   
知耻而后勇。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话。学生齐读。
五、拓展延伸
1、孩子们,“贻笑大方”和“望洋兴叹”皆出自庄子的《秋水》中。你能出文中这两个成语对应的句子吗?
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
贻笑大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谁来为我们解释一下?
2、庄子一书还有很多精彩的传说和寓言故事,读一读,请你为每则故事好成语朋友,能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就更好了。(选择填空)
总结:看来经过这么久的学习,同学们也能读懂简单的古文了。
总结:庄子的寓言博大精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作家的人生之路;庄子的人格像一堆精神篝火,烘烤着现代人潮湿的心灵。” 请大家在课后阅读《秋水》全文以及书后小故事“坎井之蛙”,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读出比“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多的感受。
附: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2]者,仕[3]于南方。席上啖[4]菱,并壳[5]入口。或[6]曰:“啖菱须去[7]壳。”某人自护其短[8],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9]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10]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