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音弹性具有对比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声音分解为单一对比成分进行训练,通过对声音的弹性练习从而让声音变得沉稳有力,怎样训练声音沉稳有力?训练声音沉稳有力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店铺整理了训练声音沉稳有力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训练声音沉稳有力的方法1、高与低
指在本人音域范围内音调相对的高与低。
练习一、有层次地爬高降低
选一句话,先用低调说,一级级地升高,然后再一级级地降下来。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练习二、一句高,一句低,低高交替
这个练习在发声上的难度大一些,因为气息,声带都要做跳跃式地调整。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练习三、一句话内音调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训练声音沉稳有力的方法2、强与弱
练习一、有层次地由弱到强
材料:“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1),第一遍用低弱声,一遍比一遍略强;高音基本不变(强弱度升高时,高音会略有上升);
2),第一遍用低弱声,一遍比一遍略强略高。到最强最高时,不能有喊的感觉。
逐渐增加由弱至强的中间层次。
练习二、小量练习
用较小的音量读一个小片段,字音保持一定清晰度,不压不噎不吃字。比如这样一段:
“参加这次决赛的中国选手胡晓平,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她比我们的共和国晚生一年,懂事后,有一大半是在动荡岁月中度过的。……胡晓平固然有歌唱家的秉赋,但更具有惊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几年’,为了唱好每一个音符,每个字母,小胡几十遍地反复练习,舞台上生动优美的那一刹那,台下却需要无数单调,枯燥的动作。”
练习三、弱中间强
随着文稿内容的发展,在小音量的基础上,间以较强音量。材料下面划线处适当加强,练习时加强的幅度可略为夸张。
“当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嘎然刹止时,会场突然鸦雀无声,一片沉静。帐幕缓缓闭合后,掌声,喝采声骤然四起,人们起立欢呼。掌声长达三分钟,演员出来谢幕五次。‘啊,中国!’‘女主角是中国人,真没想到!’人们赞叹地在议论。”
练习四、喊声及呼口号
在生活中和舞台上这种声音是既强又高的,而我们朗诵一般要用中等强度的声音,表现出高强的呼喊声,一般采用气息压力较强的虚声;雄壮多用下部共鸣,嘹亮的加用上部共鸣。比如: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雄壮)
2),由河对岸传来热情的呼喊:“张-老-师”。(其中的“张老师”要求高亢,气息控制较强)A,可以用不同的强度作这个练习。B,还可以用不同距离的感觉练习;练习时你会发现,呼喊的感觉距离越远,音调越高,音量越小,控制的难度越大。
训练声音沉稳有力的方法3、实与虚
一般朗诵要求用声门不闭紧的虚实结合的声音,随内容要求而灵活转换虚实程度。
台上月下比高低打一字练习一、偏实声练习
声门轻松闭合,声音较响亮,扎实,清晰度较高。播报新闻,朗诵议论性文章基本用这种声
音,知识性的作品也多用偏实的声音,是用得较多的基本彩。我们可以采用短小的消息作练习材料。如
“一种家用手动编织机,最近在湖南益阳通过鉴定。这种编织机,主要适用于粗的和中粗毛线加工毛衣。”
也可以采用知识小品作练习材料。
练习二、虚声练习
声门有一定的开度,气息逸出较多,容易频繁吸气并带出吸气声,练习时要注意防止;并要保证字音的清晰。虚声多用在说悄悄话,描述想象中的虚幻的事物以及惊叹等情况下。
以下几个段子,下面括号里的地方用虚声,其余的用实声。
1),“记得是春季,雾蒙天,我正在蓬莱阁后面拾一种被潮水冲得溜光滚圆的鹅卵石,听见有人喊‘出海市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象水墨画一样。”
2),“我不禁赞叹着说:‘你们的生活真象神仙啊!富足得很!’”
3),“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象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
1)中喊声与幻景用虚声;2)的赞叹有气音成分;3)因是在病人睡着的环境中说话,弱而带虚音,接近耳语。
练习三、虚实对比练习
选一些短句子,如“我爱伟大的祖国”,练习时,第一遍用实声,第二遍用虚声;如此反复
训练声音沉稳有力的方法4、明与暗
一般朗诵多用较为明朗的声音,但要根据作品内容需要,明暗适宜。
提颧,口腔内音束冲击点较集中,靠前,声音明朗;气息深缓,两颊放松,音束冲击点较散,靠后,声音偏暗。切忌用捏挤嗓子或用上部共鸣的办法寻求声音的明朗。
练习一、明朗音练习
选内容明快的小段子,作轻松,明朗的声音练习。这是朗诵者使用最多的音,一定要妥为掌握。
下面是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的开始段: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峰,象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象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练习二、暗音练习
朗诵作品时,虽然多用明朗的声音,而暗声也是绝不可少的。比如朗读鲁迅先生的杂文《为了忘却纪念》,如果用明朗的声音,必然导致情趣迥异,面目全非;只有较暗的声音才可能体现出作品的内涵。可选用这篇杂文的第一段练习。
“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练习三、明暗对比练习
分别用明朗和较暗的声音读一个句子,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情绪彩的区别。比如读“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这个句子,用明朗的声音容易体现开朗,欢快,赞颂的情感;用较暗的声音则容易体现深沉的感慨。
训练声音沉稳有力的方法5,刚与柔
声音要能刚能柔,刚柔相济。也就是说,刚与柔既是对立的两个侧面,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使声音柔韧而富于变化。既不能硬梆梆地僵直,也不能象没有骨头似的软绵绵,要知道“过刚则直,过柔则靡”的道理。
一般反映较重大政治事件及感情激越的稿件多是偏刚的声音,气息和口腔控制比较有力,一般胸声成分较多;而抒情性的生活气息较浓的及服务性的作品用声则较为柔和,气息和口腔的控制都比较和缓。
在一篇稿件中,刚柔也时有变化,那种不问稿件需要,一味地刚或柔的作法都是不恰当的。试朗读下面两段文章,就可以发现,第一段需要用偏刚的声音,特别表现在下面划线处;第二段则需要柔和的声音。
1).方志敏同志具有革命的眼力,他想得一点不错。在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写成的最后的报告,其中有着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直到一九三六年四月,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半年,才到了一个稳妥的渠道,把这些重要的文件迅速地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训练声音沉稳有力的方法6,厚与薄,粗与细
厚薄,粗细的含义有所区别,但在发声中,厚的声音往往与粗相连,薄的声音往往与细相连,
可以放在一组进行练习。
气息深,胸声强,声音厚;气息浅,胸声小,声音细薄。厚实的声音给人以深沉庄重的感觉,因而播新闻性及感情深沉的节目常用这种声音;较细薄的声音能给人以轻快感,但如果气息缺控制,声音容易飘浮,男声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用降低舌根的办法可以取得粗厚的声音,但不符合嗓子卫生,除在人物语言造型中可以偶然一用外,通常朗诵时不宜如此使用;而且降低舌根,会使声音发闷。
可以采用感情深沉的诗词锻练声音的厚度;轻松活泼的知识小品等可以用来锻练声音的轻巧。比如
1)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