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话人格
双性化人格”指人的性格里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中性化”概念侧重形象,两者存在分离与契合。
【关 词】双性化;中性化;性别;电视选秀。
“双性化人格”指人的性格里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中性化”概念侧重形象,两者存在分离与契合。
“中性化”一词的流行始于2005年“超级女声”的播放。2005年李宇春以小巧的五官、硬朗的脸庞、接近男性的声线、高大却无曲线的身材以及干净俊朗、帅气洒脱的气质开启了“中性化潮流”的大门。2006年出现了尚雯婕、刘力扬、厉娜、许飞等一大批造型中性化的女孩。2009年因绵羊音备受争议的曾轶可也是以中性化的形象示人。2010年“花儿朵朵”再刮中性风,花儿十强中,中性风基本占了半壁江山。“中性化”率先以女性男性化的方式,成为一个时尚的概念,并逐渐确立为一种新的前卫风向标。
“女性男性化”只是中性化潮流的一个表现方面,几乎是在同时,“男性女性化”的趋势也悄悄发
迹了。2006年东方卫视开办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打造了不同“款式”的中性美男:有羞涩型的、颓废型的、温柔型的、忧郁型的等等,其中选手向鼎甚至被冠以“男版李宇春”的头衔。无独有偶,同年《我型我秀》节目中的师洋在海选时就顶着假发反串蔡依林,把阴柔、可爱、性感、妩媚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众多粉丝的支持。2010年,“快乐男声”开赛以来女性化打扮的男生层出不穷,一名叫刘著的男生,其容貌、着装、说话、唱歌都酷似女性,甚至引发了现场评委“安妮玫瑰”对于他身份的几度质疑,“伪娘”一词也因他疯行于网络。
随着中性风的刮起,学术界对中性化现象的研究热情也日益高涨,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位学者给“中性”一词下个严格的学术定义。笔者认为,从人文意义上来看,中性主要是强调行为方式和个体形象的去性别化特征,尤其体现在装扮方面。女性男性化,除了没有胡子、胸毛外,举手投足趋于男性特征,包括言谈、着装、身材、长相等;男性女性化,身材纤细、面部白净、胡须稀少、化妆美容、穿戴配饰、腔调柔软、阴柔过剩,缺乏阳刚之气。具体细分起来又为两种,一种是《流星花园》中f4所代表留长发、打耳洞、化妆美容、追逐时尚的“花样美男”,另一种是向鼎、刘著之类长有彻底的女性面孔的“伪娘”。
事实上,从“中性化”衍生出来的“女性男性化”与“男性女性化”,还可以用“双性化理论”来加以解读。“双性化理论”也即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理论。
一、什么是“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的概念来自于性别角理论。性别角是社会赋予特定性别在一定情境中的一套心理行为模式。对每个个体来说,性别角都是在遗传的“性”基础上,受社会环境和个人自我概念的影响,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获得的[1]
传统的性别角模式认为:其一,性别角的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个体的性别角处于该维度的某一点上;其二,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在心理上更为健康[2]。但这种观念日益受到新理论的挑战。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就性别特质提出了二维性的分类法,认为男女两性特征是两个独立的维度,人可以双性化,即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并提出了“性度”这一概念。所谓“性度”,是衡量某一个人身上男性特点与女性特点比重的性心理学概念,可分为男性度和女性度两个方面。男性度就是男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女性度就是女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从性度的角度看,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纯粹的男性,也没有绝对纯粹的女性,任何人都是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以不同比例调和而成的综合体[3]
1977年,贝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性别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度量表(bem sex rol
e inventory)。用此量表测试,把人的性度分为四种: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以及未分化。未分化是指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都不明显。双性化(androgyny)的英文单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andros(男人)和zengyikegyne(女人)。双性化人格是这样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素质的两性化既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义语。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并不是持续并强烈地认为自己同异性是一致的,而是同时对两种性别角的特征加以包容和认可[4]
中国学者在贝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大学生性别量表”[5],由五个分量表组成,即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量表、女性负性量表以及干扰词表,每个分量表中有二十个词,具体如下:
根据双性化模型的量表的分型来看,拥有双性化人格的人,是指在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人。他们十大主要特质是:自尊、诚挚、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竞争心强、有怜悯心、忠诚、可靠、个性极强[6]。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存在。2006年,王佳宁对332名被试的调查显示双性化占14.45%,其中男性被试中双性化占21. 05%,女性被试中双性化占10. 55%[7]
二、“中性化形象”与“双性化人格”的契合与分离
由上可见,“中性化”侧重对形象特征的概括,“双性化”侧重对人格特征的解读。两者既可以相互契合,又可以相互分离。拥有“中性化形象”的人,不见得是“双性化人格”,反倒可能是“男性化人格”或“女性化人格”;而属于“双性化人格”的人,可能外部形象分明,拥有一张典型的充满阳刚之气的脸,或拥有一张典型的妩媚阴柔的脸。
1.先来看女性男性化的情况。从以中性化形象出道的超级女生的现实发展来看,李宇春已经频频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尝试女装,周笔畅更是在2010年北京演唱会上以女人味新造型惊艳亮相,而尚雯婕在参加完“超级女声”比赛后不久就开始“女人味”的华丽转身,曾轶可也不例外。由此看来,选手们完全可以通过大众传媒颠覆以前的中性化形象,重现女人娇媚姿态。但是,尽管超级女生们的形象在中性与女性化之间不断变化,但是李宇春始终以其率性真诚、干净清新、满不在乎的个性征服着玉米们;周笔畅仍然真实自然、言语不多,也仍然个性坚强,充满主见,所以敢于负债五百万解约的新闻出现在她身上,受众没有表现太多的吃惊;尚雯婕还是那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散发着中产阶级贵族气质的音乐追梦人;曾轶可也还是那个唱着“绵羊音”,坚守原创歌曲且曲风别具一格,对“曾哥”称号毫不介意,甚至认为很豪爽
、很符合自己性格的90后小孩。在她们身上,既有奔放的、胆大的、直性子的、开朗的、豪放的等男性气质,也有纯真的、文雅的、洁身自好等女性特征,属于典型的“双性化人格”。由此可见,“中性化形象”既能为大众传媒所建构,也能为大众传媒所解构。但是,她们的“双性化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随着“中性化形象”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