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38 新闻传播学论文
情绪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
20xx年11月,“江歌案”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媒体的报道让这个发生于20xx年11月的“东京女留学生被害案”重回公众视线,随后的一系列二次报道点燃了网民的情绪,引发了舆论风暴。随着20xx年底日本方面对陈世峰进行了最后的判决,“江歌案”的热度逐渐降低,这一“爆点事件”变成了“案例”,出现在其他事件的相关报道中。
“江歌案”等涉及道德、人性、法律的命案事件发生后,一部分自媒体都成為网络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有意或无意地引导着受众的情绪。其中“咪蒙”最早发出带有情绪引导性的文章,点燃网民的怒火。20xx年2月1日“咪蒙”因媒介失范而被关停,不禁让笔者反思新媒体环境中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运用情绪是新闻工作者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范围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了解社会时事的重要载体。新媒体具有时效性极强、互动性强、媒介形式多样的特点,使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参与度高的传播效果。这种“快”“广”“热议”有时也会成为潜在隐患,如果再加上情绪的促动,或将出现网络暴力、舆论风暴等负面现象。
选取媒体报道进行研读,从文本出发关注媒体的情绪及其表达方式。综合分析“新京报网”“澎湃新闻”在20xx年11月至20xx年1月期间的相关报道。(如表1所示)
通过关键词搜索“江歌”“江歌案”,可以发现与之相关的新闻分为4类:第一,最新消息报道,关于最新的案情、法庭给出的事实等,不带有感情彩;第二,从法律角度对“江歌案”进行分析,法律知识普及的作用显著;第三,以“江歌案”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依托,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人性等角度展开讨论;第四,“江歌案”作为一个案例出现在其他主题的文章中。
二、研究发现及结论
(一)自媒体平台情绪倾向明显,传统媒体所属的、所管辖的新媒体平台情绪较为温和澎湃新闻的相关报道有48.33%持有中性情绪态度,10%略倾向于江歌母亲,没有文章语言过激或具有极强的偏见指向。(如表2所示)
自媒体发出的文章持有较为极端的负面情绪,声讨刘鑫,以一种直白的、情绪化的文字传递着作者个人的情感倾向。
(二)媒体的三种情绪导向
第一种是媒体表达对江歌母亲的理解与同情,移情效应下带动受众对江歌母亲的人文关怀。站在别人的
立场思考问题,深入他人的主观世界,了解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心理过程即为移情[1]。媒体在对江歌母亲的报道中体现出对其的关心。此类报道及网民内心的正义感、同情心促使他们在江歌母亲个人微博中留下暖心的话语。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正向的情绪影响。
第二种是媒体对刘鑫的批判撬动受众的朴素正义观,导致受众精神充血,进而发展为对刘鑫的全民讨伐。自媒体使用“带血馄饨”“闺蜜挡刀”“杀人偿命”等偏激的字眼,内容上使用具有极端情绪的词语对刘鑫进行
批判,进而带来一场对刘鑫的网络暴力。真相还在路上,各种评论、情感营销就汹涌而来。
第三种是凶手陈世峰才是悲剧的起点,不希望陈世峰成为配角,媒体呼吁受众进行理性思考,正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如新京报网)及新媒体(澎湃新闻)的评论栏目通过较为公正客观的语言对“江歌案”及此前出现的舆论风暴进行评论,呼吁受众要理性对事;同时辅以各类法律知识的补充,引导受众跳脱出朴素正义观驱动下的激动情绪,对此类事件进行客观反思。
(三)媒体报道与情绪的关系
首先,媒体的情绪牵动着公众的情绪,当形成一致的情绪导向后,无论媒体还是受众都将出现“一边倒”的情绪。
20xx年11月14日和20xx年12月11日是“江歌案”两个最热的舆论时间点,前者由新京报《局面》报道及“咪蒙”等一批的情感营销带来,后者是江歌案在日本宣判的时间点。
当全网处于讨伐刘鑫的情绪之中,一切与之相反的情绪都会受到打压。“咪蒙”文章《江歌刘鑫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的跟帖评论中,批
判刘鑫的有433条,支持咪蒙的有848条,这些评论大部分都得到了其他网友的“支持”回复;文章跟帖中有50条持理性声音,这些评论鲜有人应和,甚至收到了谩骂[2]。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交流,不免有些观点会遭到质疑。一种情绪越来越突出、声势越来越大,随之其他情绪的表达空间便会减少。在“咪蒙”文章的情绪导引下,受众逐渐发出了同一种声音。
其次,朴素的正义感具有局限性,公正的审判来源于法律,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导致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比较片面。
看到江歌母亲的悲痛,听闻刘鑫的“无情”,网友们情激愤是可以理解的。朴素的正义感让我们看到不公之事想去为弱者伸张正义。但需要注意,读者所看到的信息并不一定就是事实,从事实到读者之间还存在着媒体这一“把关人”。媒体会出于诸多原因对事实进行筛选、包装、加工,将符合本媒体初衷的稿件提供给读者。江歌案是怎么发生的
朴素的正义感并非现代法治之全部。现代法治讲究真凭实据,也强调程序正义,所以即使是舆论普遍支持下的朴素正义感,最终也未必能真正抵达真相和法治。有时候,两者甚至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