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_猝死是怎么病造成的(2)
其他因素过冷过热、暴饮暴⾷等情况,有时也可成为突然死亡的诱因。
综上所述,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内因,即体内已有潜在疾病或暴发性疾病存在。诱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的。某种诱因对于真正健康的⼈是很⼩的危害或毫⽆危害,但对于某些主要脏器有潜在疾病、体质异常或过敏的⼈,却能引其内在疾病的迅速加剧甚⾄导致死亡。但也有在⽆诱因作⽤的安静状况下,如休息及睡眠时发⽣猝死的。因此,在判断死亡原因时,必须正确地分析内因和诱因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作。
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发疾病
⼼脏病冠⼼病是⽼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献显⽰,我国因冠⼼病猝死平均发⽣率为28.7/10万,占冠⼼病总死亡率的45.1%。些死亡者⽣前冠状动脉主⼲或其分⽀常堵塞严重,平常重视不够或受医疗条件限制,不少⼈⼏乎没做过⼼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未被确诊,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常常在某些诱因下发⽣急性⼤⾯积⼼肌梗死后容易导致猝死。此外,其他⼼脏病,如⼼肌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狭窄、恶性⼼律不齐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肺栓塞由于检查⼿段的不断完善,结合死者⼫检表明,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病率越来越⾼,在⽼年猝死
的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年⼈⼤多存在⾎液⾼凝状态,相当⼀部分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或⾎栓形成。有的因病卧床时间长,活动少,也容易发⽣肺栓塞。⼀旦发⽣肺动脉较⼤分⽀的堵塞,即可出现致命性的后果,抢救成功率也低。
脑⾎管疾病主要是脑出⾎。脑出⾎病患者绝⼤多数有⾎管病的基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是常见病因。在情绪激动、烟酒等不良刺激下,常可引起⾎压急剧升⾼以致⾎管破裂。出⾎量较少急送医院救治,可保全⽣命。但许多患者由于出⾎量⼤,形成脑疝,压迫⽣命中枢,很快将死亡。所以,当患者⼀旦出现头痛、恶⼼等先兆时,⼀定要加以重视。
消化道疾病其中出⾎性坏死性胰腺炎导致猝死较多,⽽上消化道⼤出⾎等同样可发⽣猝死。消化道出⾎患者常有潜在的⾷道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量服药或应激史。夜间突发出⾎引起休克或呕吐物阻塞咽喉引起窒息等,常常是上消化道出⾎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低⾎糖⽼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因严重低⾎糖导致猝死的也较多见。其原因在于相当⼀部分⽼年糖尿病患者不正规,或接受降糖药后未及时进餐;有的患者⾎糖⽔平变化较⼤,夜间常发⽣低⾎糖。
猝死的特征
1.病魔之⾸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
2.发病突然
猝死是患者猝然⽽死,⽆论是患者本⼈还是他(她)的家⼈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法留下⼀句话。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
3.⾼发病率
绝⼤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脏停搏(CA),⽽⼼脏停搏的发病率⾮常⾼,美国⼼脏协会2013年6⽉在《循环》杂志⽹站上发表的徒⼿⼼肺复苏(CPR)共识指出:⼼脏停搏是美国最致命的公共卫⽣问题之⼀,它导致的死亡超过⼤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车祸、HIV、⽀案件和家庭⽕灾致死⼈数的总和[2]。我国每年有180万⼈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因猝死⽽死亡[3]。
4.多发⽣在医院外
绝⼤多数的猝死源于⼼搏骤停,国外⽂献报道40%的⼼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在睡眠中,70%~80%⼼搏骤停是发⽣在家⾥[]。根据美国及我国资料,死于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5]。我国另有⽂献报道,87.7%的猝死是发⽣在医院外。在院外发病就意味着发病后患者⽆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员的
急救,同时⼤众的⼼肺复苏技能也⼗分匮乏。这就是猝死发⽣率如此之⾼的重要原因之⼀。
猝死的病因
江歌案是怎么发生的 从不同的⾓度可对猝死进⾏不同的分类,如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类,即⼼源性猝死和⾮⼼源性猝死。从病理⽣理改变的⾓度可将⼼脏性猝死分为两种类型,即⼼律失常型猝死和循环衰竭型猝死。本⽂仅介
绍临床⾓度做出的猝死分型。
1.⼼源性猝死
⼼源性猝死也称为⼼脏性猝死,它指由于⼼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前多数⼈接受的有关⼼脏性猝死的概念是:“由于⼼脏原因所致的⾮预见性的⾃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脏病或⽆⼼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般在瞬间⾄⼀⼩时之内。”⼼脏性猝死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占绝⼤多数,长达26年的FraminghamStudy⼤规模的研究显⽰,在全部猝死患者中,⼼脏性猝死占75%。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病猝死,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肌梗死和不稳定⼼绞痛)。美国⼼脏协会研究指出:“25%左右的冠⼼病患者以⼼脏性猝死为⾸发临床表现。”国内⽂献指出:“在⼼脏性猝死的患者中,80%的成⼈死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6]”。
这类患者是死于急性⼼肌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后,突发的⼼肌缺⾎造成患者⼼脏的电活动紊乱,进⽽发⽣恶性⼼律失常(多为室颤),此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肺复苏或复苏失败,就会发⽣猝死。急性⼼肌缺⾎刚刚发病时最危险,急性⼼肌梗死第1⼩时内发⽣⼼室颤动的概率较24⼩时后⾼25倍。在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的患者中,绝⼤部分患者死于发病的第⼀个⼩时之内。这是由于突然发⽣的⼼肌缺⾎使患者猝不及防,其⼼脏电⽣理活动⽆法适应这种突发的代谢紊乱,故容易发⽣恶性⼼律失常。这个时间段患者往往没在医院,因此处在⽣死关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通过⾃我调整,将逐渐适应这种缺⾎情况,形成了新的动态平衡(⼼电重构),加上医学⼲预措施的应⽤等,使恶性⼼律失常的发⽣率逐步下降,⼼源性猝死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
导致⼼源性猝死的其他⼼脏疾病有两类,⼀类是器质性⼼脏病,如⼼肌炎、肺⼼病、风⼼病、⾼⾎压性⼼脏病等。另⼀类是⾮器质性⼼脏病,即⼼肌离⼦通道缺陷性疾病造成的猝死。如Brugada综合征、QT 间期相关综合征(QT间期延长及缩短等)、致⼼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马⽅综合征、⼉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还有某些⼼肌病等。这类患者⼤都属于基因缺陷造成的离⼦通道功能异常,多与家族及遗传有关。这类患者的⼼脏没有直观的形态和结构异常,故不属于器质性⼼脏病。只有⽤分⼦⽣物学的⼿段⽅能查出问题所在。多数患者在30岁前后就因⼼源性猝死⽽结束了⽣命。因为⼼脏搏动是由⾎清离⼦(K+离⼦、Na+离⼦、Ca+离⼦等)进出⼼肌细胞膜内外造成的,故⼀旦发⽣离⼦通道功能异常,离⼦⽆法正常出⼊⼼肌细胞,就可能促发恶性⼼律失常甚⾄⼼搏骤停,进⽽导致猝死的发⽣。
2.⾮⼼源性猝死
也称⾮⼼脏性猝死,指患者因⼼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全部猝死的25%。临床常见的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梗死、⽀⽓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的急性脑⾎管病(如脑出⾎),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坏死性胰腺炎等。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内源性⾼⾎钾)等。
猝死的预防⽅法
1.第⼀道防线:防⽌冠脉斑块形成
斑块的全称是动脉粥样斑块,是存在于动脉⾎管壁上的脂肪团。可以说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是不定时,⼀旦斑块破裂,就会⽴即在相应的⾎管内激发凝⾎功能,⼏乎在瞬间形成⾎栓,将冠脉的某分⽀堵塞,导致⼼脏突发缺⾎,即急性冠脉综合征,使患者处在危急关头。故防⽌斑块形成是从根本上预防猝死的最佳途径。
主要的预防⽅法是:科学的⽣活⽅式,包括科学饮⾷、坚持运动、摒弃恶习(最重要的就是戒烟)等,还要控制三⾼(⾼⾎压、⾼⾎脂及⾼⾎糖),通过上述做法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地防⽌和延缓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2.第⼆道防线:防⽌斑块破裂
如果第⼀道防线不幸失守,患者冠脉上有了斑块,注意防护第⼆道防线——防⽌斑块破裂。只要斑块不破裂,就不会发⽣冠脉综合征,多数情况下也就不会发⽣⼼源性猝死。
主要预防措施是:在科学的⽣活⽅式的基础上加上调脂药物,还应定期去医院检查。调脂药物通常是带有“他汀”这两个字的药物,如氟伐他汀、⾟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可以起到稳定斑块,防⽌斑块破裂的作⽤。
3.第三道防线:防⽌室颤发⽣
患者的斑块破裂了,发⽣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还有第三道防线——防⽌室颤发⽣。室颤是⼼脏停搏的⼀种类型,是⼼脏急性缺⾎时出现的恶性⼼律失常,⼀旦发⽣室颤,患者的⼼脏失去了泵⾎功能,⾎液循环停⽌,患者此时已是九死⼀⽣。故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后预防室颤的发⽣极其重要。
主要预防措施:8个字——静、卧、服药、呼救。
静:指发病后患者要安静、镇静及冷静。冠脉综合征发⽣时,患者的⼼肌极度缺⾎,此时任何增加⼼脏做功的因素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诱发室颤。如精神紧张、恐惧等,故保持冷静⾮常重要。
卧:患者应该就地休息,不要⾛动,全⾝放松,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卧位、半卧位及坐位等。卧是让患者尽可能减少⼼脏负担,以减少室颤的发⽣。
服药:冠脉综合征发⽣后,推荐患者⼝服的药物有三种:①硝酸⽢油:该药的作⽤是减少⼼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服药后症状不缓解时如有⾎压监测,只要⾎压不低于平时,可每隔5分钟含服1⽚。⾎压低于平时、⼼率慢者不能服⽤该药。②阿司匹林:作⽤是对抗⾎⼩板,减缓⾎压凝固。有出⾎倾向者、消化道溃疡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不能服⽤。③美托洛尔:作⽤是降低⼼脏耗氧,防⽌室颤发⽣。⼼率慢(低于60次/分)、⾎压低于平时者不能服⽤。如⽆禁忌证,上述三种药物都要服⽤。
呼救:⽴即呼叫救护车,并且强调需要带除颤器的救护车。如急救⼈员⽆除颤器,⼀旦发⽣室颤,医⽣也缺乏有效的⽅法。此外要注意,⼀定要等医⽣来,千万不要⾃⼰去医院,在没有⼼电监护的情况下去医院极其危险,患者途中有发⽣室颤的可能。
4.打急救电话
患者已经发⽣了室颤,还有最后⼀道防线——⼼肺复苏,通过⼼脏按压等措施为患者建⽴⾎液循环,以终⽌死神的脚步。
主要措施是:⽴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平卧,为患者实施持续的⼼脏按压及⼈⼯呼吸,每按压30次,为患者实施⼝对⼝⼈⼯呼吸2次。⼼肺复苏操作不能停顿,⼀直坚持到专业急救⼈员到来,患者可能还有⼀线⽣机。
对于患有家族遗传性离⼦通道缺陷疾病的患者,预防猝死的⽅法除服药(如β阻滞剂等)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在体内安装植⼊式⾃动体内除颤器(ICD),⼀旦发⽣室颤,ICD会⾃动识别并⽴即放电除颤。
发布评论